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江苏冬麦区,早熟品种是能在5月15~20日成熟的品种,比早熟三号早熟3~5天,目前不可能培育更早熟的品种。早熟品种应选有耐寒性较好,拔节不太早,而后期发育快的品种。早熟品种应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性和较好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2.
栽培花椰菜时,人们通常将栽培密度定为:早熟品种每公顷52500 ̄60000株;中早熟品种每公顷45000 ̄52500株,本试验选用早熟种,中早熟种花椰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并以此密度作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以早熟种栽培密度为每公顷33000株,中早熟种栽培密度为每公顷30000株的T1处理和对照相比,T1处理个体产量及总产量最高,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张鹏  徐宗俦 《作物研究》1995,9(4):25-28
高海拔低气温地区不同类型水稻的播种适期,以“清明”后5-10d为宜,且应选择中、早熟类型水稻品种(组合)为恰当。  相似文献   

4.
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早麦5号简介早麦5号由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小麦遗传育种课题组用浙江的“早熟908”与自育的“75(3)2—2”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1995年7月通过贵州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早麦5号属半冬性品种,早熟、抗病是其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种分析表明,稻小球菌核病可造成寒地水稻减产7.6 ̄32.5%,糙米率下降2.7 ̄6.0%,其中,穗重型品种的减产幅度高于穗数型品种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优异资源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 ̄1993年对黑龙江省的739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及抗病虫性鉴定评价,筛选出超早熟种质1份,多花荚、多分枝种质5份,高蛋白种质8份,抗SCN的8份及抗SMV的种质5份。  相似文献   

7.
盆栽条件下,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N水平(每公斤土施用0.1克、0.2克氮)下,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吸收、利用氮肥的差异。结果表明,植株全氮积累量:中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施氮对增加各品种植株氮的积累有明显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早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而且增产作用显著,增产率分别为N1:24.1%-40.7%和N218.5%-61.9%;植株中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分别为23.5%-43.6%和50.5%-68.2%.其大小依次为早熟品种>早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至成熟期,68.8%-81.8%肥料N转移到籽粒中,早熟和早中熟品种高于中晚品种.  相似文献   

8.
咸阳超大穗小麦84(加)(79)-3-1在福建东南沿海高产地区表现矮秆(85cm左右)、大穗(穗长18 ̄20cm、22 ̄23个小穗、45粒左右)、大粒(千粒重55g左右)、高产(亩产350kg左右)、早熟(比晋麦2148早熟7d左右)、抗锈病和白锈病,感染赤霉病,可作为高产搭配品种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9.
新石H16是2021年通过审定的早熟棉花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好,不早衰,吐絮畅,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西北内陆早熟植棉区春播种植,但不宜在黄萎病重病地种植。对新石H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大豆品种产量稳定性研究:Ⅱ.多年份品种产量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佩占  闫日红 《大豆科学》1998,17(4):292-298
1989-1993年以不同熟期不同结荚习性的九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吉林省公主岭研究了大豆品种籽粒产量稳定性与品种生育期,结荚习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即生育期间5-9份降水量为370-740mm,有效积温在3000℃左右时,以中熟,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为最稳产。在不同气候条件的年份组合的平均表现不,中熟品种的稳产性比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好,但中熟品种中3种结荚习性间的稳产性差异不明显。在  相似文献   

11.
大豆品种对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 ̄10号10个大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对200多份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筛选出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抗性资源18份。鉴定结果表明,灰斑病菌1 ̄10号生理小种的致病频率分布在0.25 ̄0.583之间,其中6、2、3号生理小种具有较高的致病水平;而且大豆品种对1 ̄10号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在群体水平上表现出同时抵抗10个生理小种的5 ̄8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2.
廖毅敏 《作物研究》1994,8(2):43-43
早熟早籼新品种89早229示范情况及栽培技术廖毅敏(湖南省宁乡县种子公司410600)宁乡县于1991年冬引进89早229。1992年全县设4个点进行早稻品比和示范,折合平均产量为6082.5kg/hm2,比对照浙辐802增产2.5%,居5个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鲜食与加工兼用型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春薯5号。  相似文献   

14.
试论南疆植棉区棉花品种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疆植棉区的热量条件只适宜种植中早熟陆地棉品种和早熟长绒棉,因棉区的枯黄萎病蔓延,近几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大量引进,形成品种多乱杂,针对棉区生态特点,尽快正确确定棉花主栽品种是当务之急。品种应具备早熟、稳产、抗病、优质。强化种子法规,制定品种收购标准,研究栽培技术,加强良种繁育,保持品种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早熟甘薯鲜薯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素兰 《杂粮作物》1998,18(4):36-3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7个早熟甘薯品种的6个相关因素与鲜薯产量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早熟品种与其相关因素的的关联度排列顺序依次为:上薯率r5,藤叶重r3,一次分枝数r2,烘干率r6,最长蔓长r1,结薯数r4。明确了各因素对鲜薯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选育早熟高产甘薯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早熟区粒用高梁品种多而乱。但主导品种不多,敖杂1号、四杂25、吉杂90等这些20世纪80—90年代育成的高梁品种,目前仍占高粱播种面积的50%左右。遗传基础狭窄,杂优模式简单,种质创新不够是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今后应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更新杂种优势模式,增强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提高早熟区高粱的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婉娴 《北方水稻》2006,(Z1):28-28
针对新城子区2005年水稻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较大的问题,对全区晚熟水稻品种采取促早熟措施,结果表明:667 m2平均增产45 kg左右,早熟3 ̄4 d,投入产出比为1∶(11.9~20.8)。  相似文献   

18.
花生品种丰产性,早熟性,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38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和田间耐旱性,采用接近程度分析对参试品种作了综合评价,评选出与目标品种的综合接近度在90%以上的品种7个,单一性状表现优良的高产品种4个,特早熟品种3个,强耐旱品种5个。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上世纪70 ̄90年代,豫西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5℃以上,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所以,生产上采用的品种基本上是以极早熟类型东农303为主。但该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方法,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15份早熟大豆品种、14份中熟大豆品种和12份晚熟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存在差异。晚熟品种根系最发达,其次是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根系相对最不发达,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差异在苗期表现不明显,花期和鼓粒初期差异表明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