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试验对大麦进行了六种剪芒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的芒对大麦籽粒产量的贡献卓越,其贡献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来说,长芒大麦>短芒大麦、多棱大麦>二棱大麦;芒在从大麦抽穗到成熟的各段时期内的贡献大小不一;二棱大麦麦穗一侧的芒对另一侧的籽粒产量不作贡献;剪芒对大麦结实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特种黑大麦新品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大麦新品种杂交育成,中高杆,茎杆粗灶,抗倒伏,属二棱大麦,早熟,长芒大穗、大粒型,重粒重44-50g。成熟后期穗 、颖、芒和籽粒转为黑色。  相似文献   

3.
大麦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涛 《大麦科学》1999,(1):21-22
大麦的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的灌浆及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探索。在大麦灌浆前期,籽粒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茎杆贮藏物质,在中期,倒2叶以上各光合器官对籽粒的物质积累起关键作用,在后期,倒2叶作用消失,而剑叶和芒仍对籽粒的灌浆发挥很大作用;大麦倒2叶以上的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卓越,其中剑叶的贡献最大,而芒的作用也很显著;大麦各光合器官在抽穗后对结实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大麦的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的灌浆及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探索。在大麦灌浆前期,籽粒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茎杆贮藏物质,在中期,倒2叶以上各光合器官对籽粒的物质积累起关键作用,在后期,倒2叶作用消失,而剑叶和芒仍对籽粒的灌浆发挥很大作用;大麦倒2叶以上的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卓越,其中剑叶的贡献最大.而芒的作用也很显著;大麦各光合器官在抽穗后对结实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四川栽培大麦新变种的发现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四川197个栽培大麦品种在成都种植3年以上的观察,鉴定出它们属于普通大麦种二棱大麦和多棱大麦亚种,共65个变种,其中新变种11个。多棱大麦变种占99.4%,皮麦多于裸麦。变种中以稀穗、极密穗、长芒、齿芒、穗和籽粒黄色、秆黄色类型占多数。多棱大麦以pallidum,thyrsoideum,parallelum,subhorsfordianum,nigribruneum,fujianicum等变种  相似文献   

6.
黑大麦新品种,系(利马黑大麦×舟麦2号)杂交育成,中高杆,茎杆粗壮,抗倒伏,属二棱大麦,早熟,长芒大穗,大粒型,千粒重44~50g(南昌,甘肃)。成熟后期穗、颖、芒和籽粒转为黑色。是研制黑啤酒和开发系列营养保健品、饮品的特种资源。对黑大麦新品种籽粒主要营养成份及氨基酸组份测试结果表明,黑大麦籽粒中“三高”(蛋白质、纤维、维生素)营养含量比普通大麦含量高,其中蛋白质11.17%,提高2.85%;纤维6.63%,提高13.18%;核黄素2.44mg/kg,提高34.07%。主要矿物元素中,以Ca含量高(701.4%mg/kg)比普通大麦提高9.42%,比玉米含量高2.5~3倍。对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测试结果,黑大麦具有14种氨基酸含量明显比普通大麦高2~10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含量0.4999%,提高7.9%;含硫氨基酸平均提高10.4%以上,羟基类提高8%以上等等。因此,黑大麦营养价值比普通大麦还好,可开发珍珠米、麦片、面包、糖浆、大麦咖啡等饮料和婴儿食品,亦可用作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及肝病等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7.
大麦历来是我省冬季主要谷类作物之一。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二棱大麦型品种是我省大麦主要栽培品种。随着畜牧业、尤其是啤酒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籽粒品质要求业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众所周知,优质啤酒大费要求籽粒蛋白质含量适中,饲料大麦要求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含量也高。为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二棱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因子,近  相似文献   

8.
大麦的芒是大麦后期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对籽粒产量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笔者曾恻定了9个大麦品种在抽穗后去芒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麦在去芒后其单粒重下降2.42-8.50mg,平均下降4.48mg.不同类型品种间,去芒对粒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核型和叶片大小等因素,而同一类型品种去芒对粒重的影响则主要取决于芒的长度。因而在大麦道传百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测定大麦芒长具有一定意义。实际工作中测定芒长,由于每个小钮上芒长度差异很大,对每一根芒分别进行测量,方可求得其平均芒长,工作量很大。本研究从各种棱型大麦芒长在动内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异规律,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对15个大麦品种(系)籽粒中的13种酚酸进行了提取、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籽粒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含量较少。不同品种和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黑皮大麦籽粒中总羟基苯甲酸衍生物(THBA)、总羟基肉桂酸衍生物(THCA)和总酚酸(TPA)的含量均高于非黑皮大麦;二棱大麦籽粒中THBA、THCA和TPA的含量均高于多棱大麦;皮大麦籽粒中THCA和TPA的含量高于裸大麦,但THBA的含量与裸大麦无显著差异。另外,与裸大麦相比,皮大麦籽粒中含有更为丰富的酚酸种类。  相似文献   

10.
黑大麦新品种“赣大麦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大麦1号是以秘鲁引进的Lima黑大麦为母本,舟麦2号(81-C1)为父本,进行二棱大麦亚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12种选育而成。赣大麦1号系春性,属二棱皮大麦,幼苗直立型,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6-100cm,穗和芒、籽粒品质极佳,并富含硒成份,麦芽品质极优,是研制生产中名啤酒和开发系列特色营养保健品、饮品、麦片、咖啡、大麦茶等优异的特种新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二棱大麦的最佳收获期,是麦子粒重的最大形成期,也是“九成熟、十成收”的准确时期,为了准确掌握这一标准,1994年~1995年我们很据二棱大麦成熟期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从田间麦芒全黄开始,每隔二天大田取样一次,最后一次(第五)在麦子植株全部枯死为止,先后分期取样五次,从芒、穗、叶、粒四个方面观察测定与粒重的相互关系,其测定结果如下表:根据观察,二校大麦最佳收获期的外部形态是:麦芒全部枯黄;穆茎全枯有弹性,有60%的麦穗下垂;旗叶、叶鞘全枯;籽粒外色淡黄或黄色,手捏软而不扁,此时收获,麦子粒重最大,经济效益最…  相似文献   

12.
为改良大麦籽粒性状,依据棱型、皮裸及选育水平对125份大麦材料按3种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了组别间的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的差异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麦粒重与棱型相关,与皮、裸无相关性,二棱大麦粒重(46.89mg)显著高于六棱大麦(35.71mg)。就籽粒长而言,皮大麦长于裸大麦,二棱大麦长于六棱大麦,以野生大麦最长,为13.19mm;人工驯化和品种选育使大麦粒长有所变短。二棱大麦的粒宽(3.55mm)显著大于六棱大麦(3.26mm);粒宽在皮、裸大麦间无显著差异。粒厚变异与粒宽类似,野生大麦的粒厚最小(1.69mm)。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粒重主要由粒宽、粒厚决定,且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大麦育种材料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霉病是大麦最主要的世界性病害,在湿热的流行年份不仅使大麦减产严重,而且受过赤霉病菌毒素污染的籽粒严重影响人畜的安全。目前对赤霉病最好的防治途径仍然是对抗性品种的选育,而抗病育种的关键是筛选和创造抗病材料。本研究对2000份加拿大大麦新品系进行了赤霉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系间的抗赤霉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有193份品系较抗(耐)赤霉病;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其抗病品系也显著多于六棱大麦;大麦的抽穗期对赤霉病的发生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麦播期、密度及肥料试验研究表明,干旱年份,二棱大麦扬饲麦3号10月25日左右播种较好:二棱大麦苏啤3号基本苗适当增加到390万/hm^2左右,有利于提高产量;六棱大麦大中88—91,在总施N量225kg/hm^2的情况下,基肥、苗肥、穗肥施用比例5:2.5:2.5,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麦籽粒大小的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以185份大麦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7个试验环境下籽粒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环境下二棱大麦粒长、粒宽及千粒重均值均大于六棱大麦,籽粒长宽比均值均小于六棱大麦;二棱大麦与六棱大麦千粒重、粒长、粒宽及籽粒长宽比在品种(系)间及环境间差异均极显著,且品种(系)与环境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籽粒大小在环境间差异程度因性状而异,其中以千粒重的差异程度最大。依据10级分类分布频次法则,千粒重和粒宽分布比较集中,六棱大麦集中分布在3、4等级,二棱大麦集中分布在7、8等级;粒长和籽粒长宽比分布比较分散,六棱大麦粒长和籽粒长宽比分别分布在1~10等级和2~10等级范围内,二棱大麦粒长和长宽比分别集中分布在4~8等级和2~7等级范围内。千粒重与粒长、粒宽及粒长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籽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与粒宽及千粒重与籽粒长宽比的相关性因棱型不同而异。二棱大麦千粒重的稳定性小于六棱大麦,而粒长和籽粒长宽比的稳定性恰好相反,粒宽的稳定性与棱型无关;皮大麦千粒重稳定性小于裸大麦,其余籽粒大小性状的稳定性与皮裸无关。通过熵权法TOPSIS对大麦籽粒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籽粒饱满且稳定的品种川52209,其可作为大麦籽粒性状改良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不同棱型的大麦品种早春播种叶用的可行性,通过对158份大麦材料春播条件下的苗期鲜叶生物产量及有关性状的研究,选择适宜本地区春播种植的叶用大麦品种类型。结果表明:疏二棱大麦分蘖性强,苗期产量高,本地春播叶用大麦以疏二棱材料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方法对15个大麦品种(系)籽粒中的13种酚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籽粒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含量较少。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黑皮大麦籽粒中总羟基苯甲酸衍生物(THBA)、总羟基肉桂酸衍生物(THCA)和总酚酸(TPA)的含量均高于非黑皮大麦;二棱大麦籽粒中THBA、THCA和TPA的含量均高于多棱大麦;皮大麦籽粒中THCA和TPA的含量高于裸大麦,但THBA的含量与裸大麦无显著差异。另外,与裸大麦相比,皮大麦籽粒中含有更为丰富的酚酸种类。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与西南亚地区野生二棱大麦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和西南亚地区野生二棱大麦的生活型、形态性状、变种性状、特性性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在生活型、碎穗、三联小穗新颖、小穗轴毛长、侧小穗柄、护颖、芒型和芒性等性状上,它们基本相同。结合他人有关染色体和核型等有关报道,认为它们可能起源于共同祖先,即有真正野生群落的原始野生二棱大麦。然而,两个地区生态环境迥然有异,导致它们在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12个性状上,存在着明显的生态型或变种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对研究大麦的起源与进化、遗传与育种以及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赣大麦1号是以秘鲁引进的Lima黑大麦为母本,舟麦2号(81-C1)为父本,进行二棱大麦亚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12年选育而成.赣大麦1号系春性,属二棱皮大麦,幼苗直立型,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6~100cm,穗和芒、籽粒品质极佳,并富含硒成份,麦芽品质极优,是研制生产名啤酒和开发系列特色营养保健品、饮品、麦片、咖啡、大麦茶等优异的特种新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大麦籽粒生长及麦芽品质对短期高温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籽粒灌浆期间的环境条件是导致大麦麦芽品质下降的一个因素,但有关不同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特定影响却知道得很少。本研究试图利用便携式气候室在田间评价短期高温(〉35℃)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连续两年(1993和1994)内进行了两套试验,两年的供试品种分别为啤酒大麦栽培品种Schooner(1993年)和Parwan(1994年)试验处理为:(1)全灌浆期对照(不置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