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介壳虫若虫孵化涌散期用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混剂4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6天防效均达94%以上;在介壳虫二龄若虫越夏期用滴一滴、蚧虫毒乳油、吡虫.噻嗪酮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绿颖矿物油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种药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9天,滴一滴、蚧虫毒乳油防效可达98%,施药后第21天吡虫.噻嗪酮悬浮剂、绿颖矿物油的防效分别可达93.13%,76.55%。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及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进行喷药试验。【结果】 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药后1、7、35 d对螺旋粉虱的防效分别为100.00%、93.83%、和86.70%;药后2、7、14 d观察,未见番石榴树出现药害现象。【结论】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番石榴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螺旋粉虱的防治药剂在番石榴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使用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3.
进行稻飞虱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40%噻嗪·毒死蜱乳油1350m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药后5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9.5%,药后15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89.8%,其速效性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40%毒死蜱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无毒害。  相似文献   

4.
通过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试验表明,在褐飞虱大发生年,以低龄幼虫期为主施药,每667 m2施用10%哌虫啶悬浮剂40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2 g,均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危害。相比吡蚜酮,哌虫啶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虽无明显差异,但其最高防效、持效性以及对低龄若虫防效均优于吡蚜酮。每667 m2施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1.25 g,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该药剂为水稻田广谱高效除草剂,能有效防除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且对水稻安全。推荐量40—100ml。55%丙.氧.噁草酮乳油是哈尔滨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广谱高效除草剂,该除草剂不仅能防鸭舌草、慈姑,而且能防除三棱草等恶性杂草。为验证其防效,2016年我们应用该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1内容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药剂:55%丙.氧.噁草酮乳油(哈尔滨利民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50%丙草胺乳油(江西正邦生物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为螺旋粉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500、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啶虫脒微乳剂、20%噻嗪酮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及清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进行喷药试验。【结果】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药后1、7、35d对螺旋粉虱的防效分别为100.00%、93.83%、和86.70%;药后2、7、14d观察,未见番石榴树出现药害现象。【结论】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对螺旋粉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番石榴生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螺旋粉虱的防治药剂在番石榴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在螺旋粉虱成虫高峰期使用40%毒死蜱·噻嗪酮有机硅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效果研究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联苯菊酯水乳剂、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较高的防效,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和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不但防效高、持效期长,而且对捕食性天敌杀伤较小,可作为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的药剂推广。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噻嗪酮乳油90mL处理对水稻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防效仍为90.8%,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进行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有明显防效,且对水稻安全,适宜剂量为1 200~1 800 g/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38%吡虫啉o噻嗪酮悬浮剂防治芒果介壳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芒果介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按照253 mg/kg的使用量,第一、二次田间使用该药剂,防效分别为82.94%、89.96%,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吡虫啉悬浮剂(使用量253 mg/kg)的防效(76.84%、82.18%)和40%噻嗪酮悬浮剂(253 mg/kg)的防效(76.85%、83.96%)。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芒果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