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87次会议、2003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119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的犯罪活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原粉、…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农药管理 ,针对重庆市农药生产点多面广、假劣农药、未登记农药、国家禁用鼠药大量充斥农药市场、农药市场规范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市农业局、市技监局联合发出《关于今年继续开展“查农资、保春耕”工作的通知》 ,市工商局、市农业局、市公安局文件《关于对非法制售剧毒鼠药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的通知》对农药执法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 ,全市加强执法、规范市场取得了明显效果 ,特别是永川、荣昌县、渝北区、垫江县尤为突出。永川市在严格规范农药经营、认真执法等方面成绩显著永川市共有农药生产厂家12个 ,约占我市农药厂家的30 % ,…  相似文献   

3.
全国封杀毒鼠强大卫杀鼠药三证齐全 ,灭鼠首选针对近几年剧毒杀鼠药在社会上泛滥成灾 ,极大危害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从 2 0 0 2年 12月 31日起国家五部委 (农业部、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将开展一次剧毒杀鼠剂及高毒农药的专项整治活动 ,彻底捣毁生产违禁剧毒杀鼠剂毒鼠强等的黑窝点 ,取缔非法销售的经营单位和摊点。国家为什么封杀毒鼠强 ?毒鼠强又叫没鼠命、三步倒、闻必死、一扫光、四二四等。它是一种无嗅、无味白色粉末状剧毒化学品 ,其毒性可长期残留在植物体内 ,对生态环境可长期造成…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对杀鼠剂生产、销售、使用的管理 ,促进农牧业健康发展 ,维护生态平衡 ,预防和打击利用杀鼠剂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2 0 0 3年 7月 18日 ,农业部、公安部等九部委、局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联合发出《关于清查收缴毒鼠强等禁用剧毒杀鼠剂的通告》 ,主要内容如下 :一、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和使用、持有毒鼠强、毒鼠硅、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甘氟 (又名三步倒、闻到死、气死猫 )等国家禁用剧毒杀鼠剂。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生产、…  相似文献   

5.
元月份以来,陕西省各级农业部门集中开展了剧毒杀鼠剂和高毒农药的查处整治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1精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后,省农业厅及时向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剧毒杀鼠剂和高毒农药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随后,省政府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剧毒杀鼠剂和高毒农药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明传电报,并于2月20日由省农业、公安和工商行政管理三厅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在全省开展为期7天的集中清查清缴违禁鼠药农药的联合战役,严厉打击制售违禁鼠药农药的行为。各地也都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及时…  相似文献   

6.
按照2002年12月16日召开的全省加强剧毒鼠药和高毒农药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级农业部门在巩固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修订和细化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工作重心也从城镇农药经营门市转移到农村代销点、集贸市场摊贩和走街串巷的游动商贩,通过全面排查,将剧毒鼠药和高毒农药的专项整治活动引向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1整治工作声势大,工作细,群众欢迎2002年12月16日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后,全省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7100多人次,专用车辆458辆次,检查农药企业34家,清理整治农药经营摊点19700多个,取缔无证摊点和流动摊贩437…  相似文献   

7.
《湖北植保》2006,(4):50-50
湖北省执法人员2006年8月份开始换证2007年8月1日后全部更替从2006年8月1日起的一年时间里,湖北省将全面更换新的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2007年8月1日之后,持“旧证”执法无效,老百姓可以“不买账”。近日已发出通知,全省持有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的人员,以及新进入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岗位的人员,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新的执法证件。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领证。此前,湖北省已进行了3轮换证。行政执法证件编号为Z 8位数,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编号为J 7位数,二证的前4位数均为统一编…  相似文献   

8.
最近,陕西省礼泉县公安局会同礼泉县植物检疫站对一起野蛮殴打致伤检疫人员的暴力干涉公务案进行了严肃查处。主要违法分子祝增科被依法处以15天行政拘留,并被责令负担受害者全部医疗费用、赔偿全部财产损失。祝增科野蛮殴打检疫人员事件,说明了在植物检疫工作中执法与反执法的斗争还是比较激烈的。1991年3月5日晚,礼泉县植物检疫站检疫员张建奇、郭言论等人在城北桥口执行检疫任务时,发现祝驾驶满载着苹果(注:苹果是陕西省的应检物品)的大卡车从此地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目的在于在滴灌长绒棉生育期灌水量及施氮量一定条件下,调节不同时期的水氮配比,进一步优化水氮管理,提高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试验方法:在长绒棉主产地阿瓦提县,选用新海24号,设9个不同水、氮配比处理,研究生育期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1)不同时期灌水量变化对长绒棉生育进程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变化;(2)不同水氮配比对长绒棉生育前期(7月5日前)及后期(8月1日后)单株叶面积影响较大;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出苗后45 d左右均达最高值,在出苗后60~75 d迅速下降,Pn最大值第二次出现的时间及下降速率差异较大,9个处理中,以7月5日前灌水130 m3·666.7m-2,追氮10.44 kg·666.7m-2;7月6日至7月31日灌水78 m3·666.7m-2,追氮17.4 kg·666.7m-2;8月1日后灌水52 m3·666.7m-2,追氮6.96 kg·666.7m-2的水氮配比(N3W1)Pn二次峰值出现时间最早,在出苗后75 d,为22.7μmol·m-2·s-1,且持续时间长,下降缓慢;(3)通过对8月21日的单株成铃数分析表明:N3W1处理单株成铃最多,为15.8个·株-1,脱落率最低,仅为41.5%。结论:在滴灌长棉生育期所需纯氮20 kg,灌水约260 m3·666.7m2条件下,以7月5日前灌水130 m3·666.7m-2,追氮10.44 kg·666.7m-2;7月6日至7月31日灌水78 m3·666.7m-2,追氮17.4 kg·666.7m-2;8月1日后灌水52 m3·666.7 m-2,追氮6.96 kg·666.7m-2的水、氮配比方式最利于长绒棉经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1、选择灭鼠药剂:统一使用安全经济优质杀鼠剂7.5%杀鼠迷和0.5%溴敌隆药剂。 2、配制灭鼠剂:①选用7.5%杀鼠迷500g加入8—30kg热水,然后往溶液中加100kg大米或谷物搅拌使大米或谷物吸于液体,堆闷16h左右,每隔2~3h翻拌一次,凉干备用。  相似文献   

11.
冀北山地白桦全生长季树干液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组织热平衡原理,运用热扩散探针法,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对冀北山地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的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气温、相对湿度、净辐射、总辐射、风速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研究其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五台地区白桦树干液流启动于4月下旬,结束于10月上旬,前后历时160多天。晴天条件下,不同月份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2)生长季各月白桦树干液流速率日均值变化表现为单峰型,以7、8月最高,分别达到0.074和0.083kg·h~(-1)·cm~(-1);5、6、9月次之,达到0.06kg·h~(-1)·cm~(-1)以上。3)白桦5-9月单株日耗水量在65.04-86.69kg·tree-1·d-1之间;生长季单株总耗水量11452.07kg·tree-1,其中以7、8月耗水量最大,分别为2374.32和2687.24kg·tree-1。4)白桦树干液流速率与空气温度、净辐射、总辐射、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相关关系不显著。辐射和气温是影响白桦树干液流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灯光诱捕的方法研究了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并运用轨迹分析软件HYSPLIT4.8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迁飞高峰期进行轨迹分析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白背飞虱始见期为5月6日,共有8个迁飞高峰,迁入峰为5月7-10日、6月4-18日、6月27日-7月11日、8月9-11日,8月27日-9月7日,迁出峰为7月17-18日,8月3-5日,10月8日。(2)白背飞虱在双季早稻、单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混合发生,单季中稻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3)2011年5月上旬白背飞虱迁入虫源主要来自广西西南部稻区,6月上旬大规模迁入虫源来自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稻区。西南气流为白背飞虱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水是迫使白背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8月初从本地迁出的白背飞虱随西南气流北上到达湖南西部和北部稻区,10月份迁出的白背飞虱随东北气流南下到达广西的柳州市。  相似文献   

13.
塔克拉玛干沙漠综考队完成克里雅河下游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1日至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队组织了对深入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河的多学科考察。考察分外围、绿洲两阶段,进入沙漠腹地17天,先后在大河沿、米萨来、琼麻扎建立了考察营地。参加考察的有8个单位、12个专业,32名队员中专业人员24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9人。  相似文献   

14.
张卓敏 《植物保护》1985,11(1):36-37
经国家科委批准,山西省棉花所、小麦所、情报所、技术咨询服务站有关人员组成的山西省赴美干旱地区棉花科学技术考察团,从1984年8月24日至9月7,对美国主产棉花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州立农业大学和机械大学、拉博克州立技术大学,国际半干旱研究中心等地区和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2015—2017年,在象山县对自动虫情测报灯下褐飞虱、拟褐飞虱、伪褐飞虱的发生数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始见期上,伪褐飞虱最早,为5月底至6月上、中旬,拟褐飞虱居中,为6月上旬至中旬中期,褐飞虱最晚,为6月上旬至下旬前期。从年度诱虫量上看,2015—2017年褐飞虱占3种飞虱总和的比率分别为47.4%、16.6%、39.3%;从月度诱虫量上看,伪褐飞虱与拟褐飞虱诱虫量较高的时期集中在6、7、8月,而褐飞虱集中在7、8、9、10月;从逐日诱虫动态来看,伪褐飞虱峰日集中在6、7月份,拟褐飞虱峰日在6、7、8、9、10月份均可能出现,而褐飞虱峰日发生于7、8、9、10月。其中,8月下旬和9月上旬出现峰日的频率较高。观察结果对排除近似种干扰、准确预测褐飞虱发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然降水量利用与旱地裸燕麦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该项调查与分析表明 :旱作区裸燕麦年平均降水量 30 0 - 40 0 mm,6- 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64% - 74% ,降水变率小 ,降水日数多 ,大于 1 0和 2 5 mm降水次数多 ,1天或者 1小时内降水强度小 ,全年超过 30 0 mm降水保证率达 80 % ,生长季节内超过 2 5 0 mm占 70 % ,7-8月超中均出现丰、平、欠年规律 ;4、5、6月降水量大于 1 0、2 5、5 0 mm,7和 8月大于 1 0 0 mm。或者有两次 1 0 mm的保苗雨 ,40 - 60 mm的抽穗雨 ,1 0 0 mm的灌浆雨 ,亩产达 5 1 - 74kg。反之 ,2 0- 30 kg通过蓄住天上水 ,保住地里摘 ,形成土壤小水库的耕作措施 ;合理调节播种期 ;搭配不同熟性品种 ,增强抗旱性和经济性状 ,达到持续丰产和稳产目的。  相似文献   

17.
樊寿三 《植物保护》1966,4(3):100-100
1965年8月7—8日、13—14日是永修县第三代三化螟的两个卵孵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采用短期深灌水护秧,起到了显著的治螟效果。我们在九合公社河头大队第五生产队,利用两丘毗邻的田,早稻莲塘早已收割,7月26日栽双晚糯稻(品种系大红袍),面积有4亩左右进行试验。其中一丘田较低洼,从8月8日开始灌水5寸左右,浸没秧苗叶鞘口;另一丘地势较高,灌水1.5寸左右。两块田的卵块密度每亩都在1,000块以上。8月20日检查结果:浅水田的枯心率高达24.30%,深水护秧田的枯心率下降到3.22%。同时,我们在县样板队(三角公社树下大队)进行了一次大田调查;如第九生产队有10余亩双晚(品种油粘子),8月9—10日由于天然降雨,水深4寸左右,未发现枯心苗。而其它浅水晚稻田,虽然在8月12日打了一次6%六六六,枯心率仍然有0.18—0.85%,没有打药防治的枯心率达2.08—34.27%。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8月12日,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与泸州金土地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召开了"冬水田杂交中稻底肥一道清复混肥示范推进会"。参会人员来自泸县、合江、纳溪的农技站及种粮大户或专合社相关人员70余人。冬水田杂交中稻"底肥一道清"复混肥由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与泸州金土地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2016年开始在泸州各县(区)示范近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掌握特色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和防治用药情况,2016年8月2日~8月4日,我们对荆门市5个市、区、县开展了柑橘、葡萄、樱桃、桃树、樱桃番茄、西(甜)瓜、观赏南瓜、芒果等8类作物的病虫草害为害情况及防治现状的初步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今后工作建议。1调查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采取一般调查和重点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对8类作物上的有害生物和防治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工作中,将所  相似文献   

20.
伍明祥  吴娟 《植物医生》2003,16(4):12-13
水稻纹枯病是玉屏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常年发生面积为 2 333hm2 次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 5 .6 % ,为害损失粮食 5 5 .6万kg。因此 ,进一步掌握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搞好预测预报 ,指导大面积的综合防治 ,是目前全县水稻生产中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1 发生规律全县一般在 7月 4日始见病斑 ,在 7月 19日前病情较为稳定 ,扩展较慢 ,病株多为 1级即始病期 ,7月 19日~ 8月 10日发病进入高峰期。这期间 ,田间病丛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上升较快。 7月 2 4日调查病丛率为 76 % ,病株率为 13.6 8% ,病情指数为2 .85。 8月 5日病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