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番茄品种"天粉2号"为试材,采用番茄6号、7号、8号、9号、10号种衣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研究不同种衣剂对番茄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效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于新疆番茄生产的种衣剂,为番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增加幼苗株高、根长、茎粗、鲜干质量,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效果最明显。各包衣处理能够有效防治番茄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为71.51%~84.38%和72.03%~84.73%;番茄9号种衣剂对立枯病防效最好,为84.38%;番茄10号种衣剂对猝倒病防效最好,为84.73%。各包衣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番茄产量,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较对照增产最显著,667m~2产量为13.1t。综合各指标,番茄9号种衣剂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张丽琼 《长江蔬菜》2013,(22):68-71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油菜出苗,且菌剂浓度越高,出苗率越高;低浓度(2%和4%)生防放线菌制剂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而10%浓度的菌剂能促进幼苗的生长;随菌剂浓度的提高,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包衣油菜种子时,不同浓度的菌剂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生产上应用生防放线菌防治油菜土传病害菌核病时,应正确使用适宜的菌剂浓度,以免抑制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农药对油菜跳甲和茎象甲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杂305"油菜为试材,选用吡虫啉、氟虫腈、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5种农药,采用拌种法防治油菜跳甲和茎象甲("两甲"),以期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拌种农药。结果表明:当毒死蜱浓度为推荐剂量的0.5倍时和吡虫啉浓度为推荐剂量时,油菜平均被害指数最低,分别为0.09和0.07,对跳甲的防效最好;吡虫啉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对茎象甲的防效提高,辛硫磷的处理浓度为推荐剂量时防效最好,毒死蜱的处理浓度为推荐剂量的0.5倍时,防效基本同推荐剂量;说明吡虫啉、毒死蜱和辛硫磷对油菜"两甲"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用7种药剂分别采用药液浸种法、苗期喷雾法、果实发病初期喷雾的方法防治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结果表明:关键用药时期为苗期,最可靠的药剂为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和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种药剂苗期防效均超过80%,其次是农用链霉素和DT杀菌剂.种子处理方法的防效均不理想,最高的也不超过50%.果实发病初期喷药方法次之,最高防效为55.6%,可作为补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10种杀虫剂防治甘蓝田甜菜夜蛾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超  胡延萍  刘永强  王伟  慕卫 《长江蔬菜》2010,(18):109-111
采用9类不同作用方式的10种化学和生物杀虫剂作为供试药剂进行了甘蓝田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甲维盐、茚虫威、溴虫腈均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1000倍液施药后3d防效达到最高,防效为84%~90%;多杀菌素、虫酰肼、甲氧虫酰肼速效性较差,药后1d1000倍液处理防效仅为64.26%,43.25%,40.16%,施药后7d防效达到最高,为78%~83%;灭多威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但持效性较差;氟啶脲对甜菜夜蛾防效较差,施药后7d,1000倍液处理防效仅达到71%;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对甜菜夜蛾防效较差,1000倍液处理防效均低于70%。  相似文献   

6.
以辣椒品种"天椒11号"为试材,采用2.5%咯·恶霉灵、10%苯醚·嘧菌酯、10%甲霜·锰锌和17%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辣椒种子,以未包衣种子为对照,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衣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适于新疆辣椒生产的种衣剂,为辣椒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种衣剂处理均能提高辣椒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幼苗株高、根长、茎粗、叶龄、鲜干质量,抑制辣椒立枯病病菌效果较好,5种浓度下抑菌率在44.67%~91.33%,田间立枯病防效为61.97%~86.21%。综合各指标,10%苯醚·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1990-1993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种子包衣提高了种子质量,可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苗齐、全、壮、使甜菜块根产质量提高,甜菜包衣种与普通生产种相比,室内发芽率提高11.7%,田间保苗率提高14.74%,出苗30天,平均片数多1.84片,主根增长0.354cm,对甜菜象甲的杀虫率平均为80.78%,对立枯病(黑脚病)的防效为78.16%,甜菜块根产量提高10.12%,含糖率提高0.2度,产糖  相似文献   

8.
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难以控制的重要害虫之一,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损失。本试验以白萝卜品种丰收303为试材,研究昆虫病原线虫(EPN)对萝卜黄曲条跳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对萝卜地黄曲条跳甲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在萝卜播后0、15 d和30 d各施用1次,小区试验防效可以达到75%以上,大区试验防效也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9.
黄曲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取食为害萝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其幼虫生活在地下,取食为害蔬菜的根部,黄曲跳甲在蔬菜的各个生长时期均可为害,以苗期发生最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菜农经济效益低下;常用药剂敌敌畏、辛硫磷、菊酯类农药等防效欠佳,持效期短.为了筛选出防治黄曲跳甲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进行了48%乐斯本乳油防治黄曲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三氟甲吡醚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10%三氟甲吡醚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75、90、105 g hm~2剂量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的3个不同剂量处理,在药后3d,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85.20%、93.84%、94.80%;在药后7 d,防效分别为84.57%、94.25%、95.22%;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84.73%、93.91%、95.81%,说明三氟甲吡醚悬浮剂对甘蓝小菜蛾的击倒速度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剂量为90~105 g/hm~2。  相似文献   

11.
黄曲条跳甲为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本文研究了呋虫胺悬浮剂防治萝卜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呋虫胺在120g/hm2、90g/hm2、60g/hm2条件下防治黄曲条跳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d防效分别为99.32%、96.97%、93.61%,且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为7d左右,建议与其它农药进行轮用。  相似文献   

12.
33%二甲戊灵乳油防除甘蓝田一年生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王冠 《北方园艺》2015,(6):106-109
以33%二甲戊灵乳油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甘蓝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适宜剂量,以期为药剂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3%二甲戊灵乳油施用后,对甘蓝无显著药害症状,能很好地防除甘蓝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33%二甲戊灵乳油有效成份618.8~742.5g/hm2,推荐剂量内对禾本科杂草稗草的株数防效为80.5%~84.7%,鲜重防效为88.1%~91.6%,对阔叶杂草的株数防效为89.6%~94.3%,鲜重防效为93.5%~96.8%。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表现为鲜重防效高于株数防效。  相似文献   

13.
对4种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进行了防治冬枣尺蠖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 5%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750倍液的防效最好,药后3~15天的防效为84. 0%~94. 0%; 1000倍液的防效与药剂1. 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4.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及10%虫酰肼乳油1000倍液均无显著差异。试验各药剂均对冬枣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4.
2.5%木虱毙乳油防治梨木虱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梨木虱为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 ,发生猖獗 ,危害严重 ,用传统农药品种防效不佳。 2 .5%木虱毙兼具杀灭梨木虱若虫和卵的效果 ,适宜稀释度为 2 0 0 0倍。对若虫药后 1 5天防效为 97.2 %~ 1 0 0 %,与对照药(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 0 0 0倍稀释液 )效果相似。校正杀卵率为 71 .2 %,显著高于对照药 ( 55.3 %)。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药浸法进行了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室内毒杀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4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LC50为0.026mg/L。用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具有良好防效,药后3d浓度为200mg·kg-1的甲维盐微乳剂防效达95.81%,药后9d,防效下降为89.15%,表明持效期10d左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甲维盐与氟啶脲按不同比例复配对斜纹夜蛾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按有效成分1∶10复配对斜纹夜蛾表现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同时研究了2.2%甲维盐·氟啶脲乳油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氟啶脲乳油600,900,1200mL/hm2在药后10天的防效达72.25%~82.96%,植株未出现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药浸法进行了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室内毒杀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4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LC50为0.026mg/L.用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微乳剂对菜青虫具有良好防效,药后3 d浓度为200 mg·kg-1的甲维盐微乳剂防效达95.81%,药后9 d,防效下降为89.15%,表明持效期10 d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黄瓜种子包衣的种衣剂,以‘津春5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用种衣剂1号、种衣剂2号、卫福和40%(w,后同)多菌灵4种不同种衣剂、药剂对黄瓜种子进行包衣试验,比较了不同种衣剂对黄瓜出苗率、抗病性、株高、单株鲜质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2号和卫福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种衣剂2号对病害的防效最好达到85.5%,卫福次之为82.5%;对单株鲜质量及株高效果最好的是卫福,其次是种衣剂2号。总之,种衣剂2号和卫福无论在出苗率、防病效果还是产量方面总体效果最好。由于卫福是进口种衣剂,价格昂贵,建议在今后的生产中选择应用种衣剂2号。  相似文献   

19.
1996~1999年,笔者进行了48%地乐胺乳剂防除保护地西瓜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48%地乐胺乳剂500、250、200、100ml对杂草的平均防效为97.4%、98.1%、97.4%和90.1%,药后40天调查,杂草鲜重平均防效分别为99.9%、99.7%、99.7%和99.8%,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印海 《现代园艺》2023,(4):10-11+30
为研究树干注药技术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效果,选择1.8%阿维菌素微乳剂、0.3%苦豆碱水剂、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进行室内毒力检测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测定室内毒力,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材线虫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通过林间防效试验表明,在药后1年和2年,4种药剂松材线虫病的防效均在70%以上,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9.33%和89.91%,其次是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防效分别为84.12%和86.14%。说明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在树体内传导的注干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效及持效期,可在林间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