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3个土壤基础地力测定汇总,当季小麦土壤基础地力供应氮(N)83.1 kg/hm2、磷(P2O5)36.75kg/hm2、钾(K2O)48.15 kg;12个点的测定结果,100 kg小麦籽粒产量平均吸氮(N)2.75kg、磷(P2O5)1.04 kg、钾(K2O)1.84 kg;小麦全期对肥料养分的吸收率钾>氮>磷。水稻土和潮土氮肥吸收率分别为48.31%、39.26%,磷肥(P2O5)分别为28.79%、39.57%,钾肥(K2O)吸收率分别为50.30%、41.05%。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张家港稻区进行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4点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6.66%、10.74%、7.94%.氮、磷、钾肥对产量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粒数,对粒重作用不太明显.水稻在产量水平为6 726.28 kg/hm2时,每100kg产量需吸N、P2O5、K2O2.18、0.98、3.26 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区,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依次为K2O>N>P2O5,土壤供N、P2O5、K2O的量分别为86.02、59.62、191.2 kg/hm2.在施肥缺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34、0.69、0.64,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表现为N(26.42%)>K2O(21.92%)>P2O5 (7.28%).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施用量对灌淤土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宁夏灌淤土上,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各3个施肥水平对水稻(宁粳28号)产量、养分累积量及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累积有显著影响;水稻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穗数和每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磷肥有利于穗粒数的形成,过量施用氮肥还会显著降低水稻千粒质量。本试验水稻氮、磷、钾肥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254.3、P2O5150.8和K2O 145.6 kg/hm2,获得最高产量的最大施肥量组合分别为N 309.3、P2O5253.9和K2O177.6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水稻在沿江潮土上进行生产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2008年夏播期间在张家港市沿江潮土地区,进行了不同肥力潮土上水稻生产中氮、磷、钾三要素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水稻"南粳5055"的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且氮、磷、钾肥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 6.0 4%、3.9%、1 2.1 4%;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氮肥、钾肥主要是增穗、增粒,磷肥主要是增粒,钾肥的增穗、增粒效果均差于氮肥;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水稻"南粳5055"在标准产量(含水率1 4.5%)水平时,每100 kg籽粒的N吸收量为1.67~2.39 kg、P_2O_5吸收量为0.72~1.11 kg、K_2O吸收量为2.80~3.40 kg;4个试验点间土壤N、P_2O_5、K_2O供应量有明显差异,N供应量为67.36~108.75 kg/hm~2、P_2O_5供应量为49.18~77.97 kg/hm~2、K_2O供应量为194.07~225.37 kg/hm~2;4个试验点的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碱解氮为0.38~0.54、速效磷为0.97~1.41、速效钾为1.17~1.84;4个试验点的肥料养分利用率差异较大,N为13.07%~39.06%、P_2O_5为4.02%~12.87%、K_2O为14.22%~54.32%。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钾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磷>钾,施用氮肥的作用仍大于磷肥和钾肥;氮磷钾配施增产效应是NP>NPK>NK>PK。平均1kg养分增产小麦分别为:N12.59kg,P2O58.00kg,K2O4.16kg;N+P2O8.24kg,N+K2O6.28kg,P2O5+K2O1.23kg,N+P2O5+K2O6.80kg。(2)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每667m2纯N11.3kg、P2O53.3kg、K2O6.1kg。(3)二水平肥料利用率氮为36.8%,磷为7.5%,钾为27.6%。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年在袁州区水稻田进行常规施肥下晚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常规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87.5kg/hm2、磷肥(P2O5)78kg/hm2、钾肥(K2O)105kg/hm2,氮、磷、钾配比1:0.42:0.56,肥料利用率氮肥26.2%,磷肥13.5%,钾肥39.8%;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量为:氮肥(N)159kg/hm2、磷肥(P2O5)72kg/hm2、钾肥(K2O)111kg/hm2,氮、磷、钾配比1:0.45:0.7,肥料利用率氮肥30.5%,磷肥16.5%,钾肥46.3%。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试验,获得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技术参数:无氮基础地力产量为408.1kg/667m2;土壤供氮量为7.33kg/667m2;每形成100kg水稻籽粒对养分的需求量为氮(N)2.36kg、磷(P2O5)1.10kg、钾(K2O)3.04kg;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为尿素(N)35.5%、过磷酸钙(P2O5)43.9%、氯化钾(K2O)45.2%。  相似文献   

8.
早稻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早稻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养分丰缺情况为低氮、中磷、中钾的潴育潮沙泥田,土壤对产量的当季贡献率是56.4%;氮、磷、钾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N33.3%、P2O518.0%、K2O28.4%;氮、磷、钾肥料的农学效率分别是N14.7kg/kg、P2O516.3kg/kg、K2O10.5kg/kg;氮、磷、钾肥料的偏肥生产力为23.57kg/kg。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当N=168.9kg/hm^2、P2O5=54.9kg/hm^2、K2O=138.8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325∶0.822时,早稻经济产量最高,可达7196.2kg/hm^2。为建立完善该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表明,该地区氮、磷、钾肥养分已成为限制啤酒大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单施钾肥较对照增产16.2%,单施磷肥较对照增产12.2%,氮、磷、钾配施较对照处理增产39.2%。在每hm2施磷肥(P2O5)76.5kg和钾肥(K2O)30.0kg的条件下,氮肥用量的适宜范围为51.0~76.5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51.0kg。啤酒大麦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每hm2施纯N76.5kg、P2O576.5kg、K2O30.0kg。  相似文献   

10.
在桂东沙泥田水稻土上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排序是:氮肥>钾肥>磷肥;三者配施增产效果更显著;总体上要以"控氮、节磷、增钾"为施肥策略;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为29.5%、10.9%、24.1%和13.1 kg/kg、9.9 kg/kg、8.9 kg/kg;最佳施肥量为:N 134.0 kg/hm2,P2O552.4 kg/hm2,K2O 103.8 kg/hm2,N∶P2O5∶K2O=1∶0.39∶0.78,水稻产量可达6 227.2 kg/hm2,施肥利润达7 126.6元/hm2,效益较高。4年多点大田对比试验也表明其增产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平衡施肥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平衡施肥参数.[方法]进行两年多点的田间肥料缺素试验.[结果]施用化肥能使甜瓜产量提高21.55;~ 47.05;,氮肥、磷肥、钾肥全施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为71 59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加47.05;,化肥对甜瓜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养分吸收系数分别为:N 207.0 g/100 kg、P2O5 43.1 g/100 kg、K2O 536.6 g/100 kg(N∶P2O5∶K2O为1∶0.21∶2.59).研究区土壤有效养分与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碱解氮1.87 kg2/( mg·hm2)、速效磷1.02 kg2/(mg·hm2)、速效钾1.30 kg2/(mg·hm2).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氮肥26.2;、磷肥3.7;、钾肥47.8;.[结论]当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目标产量为75000 kg/hm2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310.04 kg/hm2、P2O5 135.44 kg/hm2、K2O 154.35 kg/hm2.  相似文献   

12.
碱化土壤施肥对油葵养分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碱化条件下施肥对油葵氮(N)、磷(P2O5)、钾(K2O)养分吸收积累与油籽品质的影响,探讨碱胁迫条件下油葵养分吸收与油籽品质的关系,在宁夏典型碱化土壤西大滩进行油葵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油葵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符合Logistic曲线,叶、茎、盘、根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趋势,籽实的干物质积累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油葵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增施氮肥N积累量提高1.47倍,增施磷肥P2O5积累量提高26.2%,增施钾肥K2O积累量提高2.4%。整个生育期,N的吸收高峰在现蕾期,P2O5、K2O吸收高峰在现蕾期和开花期。氮、磷处理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达19.6%,氮、磷、钾处理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达55.3%,施肥对蛋白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粗蛋白、油酸、硬脂酸质量分数与油葵植株N养分吸收积累量呈正相关,与P2O5、K2O呈负相关;粗脂肪、亚油酸、棕榈酸质量分数与油葵植株N养分吸收积累量呈负相关,与P2O5、K2O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在喷灌条件下对夏玉米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效果大于磷肥效果,磷肥效果大于钾肥效果;夏玉米最佳经济施肥量(kg/亩)N∶P2O5∶K2O为11.32∶4.87∶3.87。氮、磷、钾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6.2%、15.7%和17.9%;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9.8、6.5、6.3。氮钾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施用氮钾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施用氮磷。  相似文献   

14.
长安灌区小麦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安灌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穗粒数增多有显著促进作用;磷肥对小麦分蘖、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肥效方程确定小麦产量达最高为414.9kg/667m2,相应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4.37kg/667m2、P2O511.50kg/667m2、K2O 5.97kg/667m2,N∶P∶K=1∶0.8∶0.415。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67m2施氮11.86kg、P2O56.75kg、K2O 8.44kg,此时小麦产量为409.4kg/667m2。小麦达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29%、1 109%和42.64%;小麦达最大利润施肥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4.45%、17.85%和28.85%。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汉江洲滩平地夏玉米(Zea mays L.)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现状,科学推荐夏玉米氮、磷和钾肥的施用量,按照"3414"部分方案实施了氮、磷和钾肥效用试验。结果表明,洲滩平地中等以下肥力田块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磷、钾肥增产幅度分别为27.49%、6.29%、3.15%。肥料行端(边)边际效应对肥料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此类田块氮、磷、钾肥行端(边)边际效应幅度为-5.37%~5.97%。夏玉米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推荐配方施肥(OPT)为2 471 mg/株,氮素对增加子粒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氮素钾素磷素;茎叶氮、磷、钾养分吸收量OPT为7 502 mg/株,钾素对增加茎叶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钾素氮素磷素。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表现为土壤肥力越低其吸收量和利用率越高,OPT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8.84 kg,其中N 4.25 kg、P2O50.73 kg、K2O 3.86 kg;氮、磷、钾肥当季回收利用率分别为65.43%、14.49%、27.74%;OPT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63.85%,当地常规施肥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48.66%,表明推荐施肥量N 204 kg/hm~2、 P2O572 kg/hm~2、K2O 72 kg/hm~2为适宜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7.
早稻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早稻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养分丰缺情况为低氮、中磷、中钾的潴育潮沙泥田,土壤对产量的当季贡献率是56.4%;氮、磷、钾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N 33.3%、P2O5,18.0%、K2O 28.4%;氮、磷、钾肥料的农学效率分别是N 14.7 kg/kg、P2O5 16.3 kg/kg、K2O 10.5 kg/kg;氮、磷、钾肥料的偏肥生产力为23.57 kg/kg.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当N=168.9 kg/hm2、P2O5=54.9 kg/hm2 K2O=138.8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325:0.822时,早稻经济产量最高,可达7 196.2 kg/hm2.为建立完善该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中等肥力的沙质红泥土上实施甘蔗"3414"肥料效应试验,分析表明:氮磷钾肥对甘蔗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增产幅度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建立的肥料效应方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甘蔗产量相关性强,有显著的回归性,两者之间呈抛物线关系;肥料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10.83%,磷肥利用率6.63%,钾肥利用率21.44%;试验耕地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供肥量每667m2为N 7.67kg、P2O52.83kg、K2O 15.74kg,土壤养分氮属于中等偏低水平,磷钾属于中等水平;甘蔗推荐施肥量每667m2为N 27kg、P2O59kg、K2O 23kg。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探讨土壤中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棠湾龙楼田洋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作用大于磷肥和钾肥。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最佳经济产量为550.83 kg/667m2。其氮、磷(P2O5)、钾(K2O)肥最佳施用量依次为:6.9、1.19、0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岐山县千山南麓旱作区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陕西省岐山县在千山南麓旱作区设置了夏玉米"3414"完全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棒粒数增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磷肥对玉米千粒重有促进作用。试验肥料效应方程式确定千山南麓旱作区中等肥力地块夏玉米最大施肥量与产量为:667 m2施纯N 18.48 kg、P2O53.42 kg、K2O 9.71 kg、产量为388.45 kg,氮、磷、钾比为1∶0.47∶0.44;最佳施肥量与产量为:667 m2施纯N15.98 kg、P2O59.74 kg、K2O 2.02 kg、产量为385.10 kg,氮、磷、钾比为1∶0.61∶0.13。2水平施肥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6.14%、6.59%、和1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