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风园     
《花木盆景》2006,(6):24-25,8
楚风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凤凰花城内,现行博兰、香兰、雀悔、金银化等各类成型、半成型盆景数百件。  相似文献   

2.
读者茶座     
《花木盆景》2008,(9):11-11
盆景创作的物质手段,即用植物来“长成”盆景的艺术形象,客观上决定了年功是盆景创造美的基本方法,是盆景“师法自然”、“寄情于景”等创作理念的具体实施。年功的作用有二:一是使盆景长出自然的美态,其基本技法如“蓄干截枝”、“一寸三弯”、“树石结合”等等都必须依靠年功来完成,盆中之树要想具有根理健壮、  相似文献   

3.
丘大军 《花木盆景》2007,(12):71-71
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海南省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胡庆魁海南乡土树种盆景展”于10月9日至11日在海南省书画院举行。 胡庆魁,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盆景艺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二十余年来业余痴迷于盆景,为寻访适合盆景制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树石盆景最富于树的造型美与石的结构美,能融二美于一体,充分利用石来衬托树的高大雄伟及自然神韵;树又使石活,赋予勃勃生机,增强艺术的生命力,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效果。因此,树石结合能完美地再现自然景观。几年来,试作了多盆树石盆景,现以几件不同形式的作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1):20-20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有一件题名为《瑞气祥云》的榕树盆景,让我们喜出望外——人们见到了盆景盎上一棵自然树,一棵自然率真、野趣地道的树,此树高不过1.2m,胸径可有40cm多,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自然的思考 自然是什么?是山川河流,风雨雷电、树木花草,可以说广阔的很,也深远的很,我们这里谈及的自然,主要是与盆景相关的或者说能被盆景利用或学习的那一部分“自然”,是与盆景创作有关的自然。比如树的自然生存状态、常见的树相等。具体到盆景创作中所要用到的自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指的具体的盆景素材,比如我们山采的树桩,我们点缀的山石等等。我们要谈及的自然,应该是广义的更高层面上的自然,即自然界里树木生存的自然树相,象松树高耸的气节、河岸垂柳的飘逸恬静,柿树的寒枝、枣树的铁干等。  相似文献   

7.
师法造化gro,山松如歌/佚名9102树灿烂/佚名9/03风骨/佚名9/04松林颂/黄玲瑜胡乐国9/05枯荣/佚名9/07自然之美/诚树苑9/08原野之树/胡光生9109百年赤松/佚名盆景鉴赏18101盆景铭劝天佛国》读感l马树营,田02气角枫盆景作品赏析/黄建明20102林瑞温酒瓶盆景/池国益18103崇尚自然力求创新—韩学年盆景艺术/谢克英18j04师古而不泥古—赏袁欧明雀梅盆景《幽谷揽胜》/曾宪烨20/04大与清香似有私—洪锦华和他的梅花盆景/张一民21104岭南水岸盆景《细水长洲动小析j陈万钧19105威武神韵血火风采—赏楼木盆景《剑之恋))/陈洪全寸9205嚼芙蓉国里尽朝晖…  相似文献   

8.
岭花 《花卉》2008,(4):11-13
一、岭南盆景的基本技法 (一)蓄枝截干 岭南树桩盆景造型的基本技法是“蓄枝截干”。从新胚初种到成型上盆观赏,部是为蓄枝截干展开。通过摘叶、抹芽、牵拉、修剪、提根、矫形、嫁接等工作,尽快达到“蓄枝截干”,缩短成型时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  相似文献   

11.
师法造化9/01江南榆/周原9/02自然之舍利/周原9/03天然的树石盆景/周原9/04蓬勃/佚名9/05泉“州倒榕”/L i9/06铁划银钩/佚名9/07有榕在野/汪尚星9/08古松/李永权吴善军9/09亭亭山上松/佚名9/10古榕/绿茶9/11古樟/绿茶9/12孤松/于家峰盆景论坛14/01浅谈盆景作品的署名权/郑绪明12/02盆景艺术应走多样化之路/惠幼林15/02盆景著作权问题之我见/于家峰12/03也谈中国盆景走向世界/冯如林16/03盆“景维权”还应稍安勿躁/李新12/04关“于舍利干”“和神枝”之浅见/宫树鼎12/05关于盆景展评规则、程序的思考/林联兴15/05浅谈文人画与文人树盆景/罗…  相似文献   

12.
树石盆景格调高雅,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素以树石造景见长。在树木造型上,他致力于自然与人工结合,扎剪并用,力求树干骨架各部位之间过渡自然。  相似文献   

13.
跃进 《花卉》2005,(11):32-33
盆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以花木为主的称为树桩盆景,形式有盆栽、盆景之分;以山石为主的可称为山水盆景,形式有水意式、岸崖式、水岸式之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盆景,它作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都是由景、盆、几座、题名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就是盆景界常说的“盆景四味”。一件优秀盆景作品,应该是盆景“四味”俱全,且相互映衬,妥贴得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盆景艺术的起源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盆景艺术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文人树”隶属于树木盆景中的一个类别,主要源于国人的文人文化。“文人树”盆景艺术的发展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语言特质,基于此,以盆景艺术的发展作为研究背景,揭示“文人树”艺术表现作为研究目的,针对“文人树”盆景,从文化渊源、历史溯源、创作特征、语言特质以及对当代中国盆景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工作者“文人树”盆景创作提供有利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动势盆景的发展之路,贺淦荪先生说:"在完善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又说:"树石组合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熔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盆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盆景艺术创新的主攻方向,是让盆景真正步入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树石盆景突破了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的局限性,组合形式上的多样性,表现情感内容的丰富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件赏心悦目的盆景作品,由树胚到成型,需要制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然而我们在制作盆景时,往往存在重造型、轻养护的问题,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现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就养护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陷丝不拆或者拆丝季节不适宜对树木的伤害为缩短盆景成型年限,目前多采用扎剪结合的方法培育盆景,由于树木是活的植物体,所扎枝干随着生长,如铝丝拆除不及时或拆除季节不适宜很容易陷  相似文献   

17.
贺天 《花木盆景》2022,(8):26-33
<正>“雨落仙境三四点,风吹人间千万家。”提到“雨林式盆景”,人们就会想到它的创始者——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刘传刚。刘老师出生于湖北鄂州,自幼喜爱山水、花草,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40年,他不仅继承了恩师贺淦荪“动势盆景”理论精髓,还力求创新,独创“雨林式盆景”系列作品百余件,获奖甚多。1992年赴海南艰苦创业,奋斗至今,并创建了锦园博物馆。刘老师在海南生活期间,被神奇的热带雨林景观所吸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热带生物群落成为他创作“雨林式盆景”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盆景是人与自然和谐后的产物,既是对自然的摹写,也是对艺术家心境的摹写。需要凝炼自然,状写心意,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诞生的一种高雅艺术,不仅要追求树相的美观,而且要能够表现比盆景树相本身更深层的意蕴。表现比作品本身更深层的东西,也是各门类艺术作品的共性。所以,我们常说盆景是画、是诗、是音乐,其实盆景就是盆景,是假托盆、树、表现的一种“景”。其重点是景,而不是其他。只有我们弄懂了盆景的真正内涵,创作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创作的过程才会清晰而简洁。  相似文献   

19.
<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的一年,盆景技法栏目特邀广州“树·问”团队撰稿,弘扬盆景文化,介绍盆景创作技艺及心得体会。2024年第1期,本栏目为读者带来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何文开的艺术之道,后续会对本期刊载的部分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盆景代表作 这件作品创作于1976年,1984年刊发于本刊试刊号封底,在1985年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被誉为“给我们古老盆景带来新意”的作品之一。“《秋思》这件盆景作品问世的意义在于:一、在贫景中去探求艺术的共性规律和美的规律,并用以指导盆景的艺术创作和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