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甘肃省退牧还草工程的农户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访谈式的环境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与列联表检验的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甘肃省的退牧还草工程对农户的经济影响和农户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虽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环境改善效果显著,但是政府的补偿政策缺乏灵活性、补助标准偏低,农户生活水平下降,导致农户返牧的可能性极大,退牧还草政策不成功.  相似文献   

2.
牧户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是退牧还草工程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经济行为和认知响应将会对工程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就牧户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态度,退牧还草工程对牧户的经济影响等问题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的牧民已经认识到了天然草地退化的严重性,能够顾全大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生态效益。然而,由于缺乏牧民的广泛参与,政府的移民安置方案缺乏灵活性,移民区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较低,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大部分牧民认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并影响到退牧还草政策的持续执行。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牧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整合到工程实施中,将会有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改善草原和促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笔者就切实提高对退牧还草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落实政策,完善措施,确保退牧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木里县国家天然草原2004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一年后,经广大科技人员检查,各项指标达到了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今后更好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兹将实施要点及体会介绍于下,以供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县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建财 《青海草业》2005,14(2):51-53,62
通过对果洛州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今后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1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重大意义1.1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做出的重要决策去年,国家颁布了新修订的《草原法》,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决定在西部地区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今年1月,国务院西开办、农业部召开了全国退牧还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实施退牧还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省是西部地区优先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试点的7个省区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作为2003年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列为省政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改善草原促进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笔者就切实提高对退牧还草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内蒙古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落实改策,完善措施,确保退牧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等问题,工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反映退牧还草工程在伊金霍洛旗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由伊金霍洛旗农牧业局组成的退牧还草工程调研组,于2012年5月深入到苏布尔嘎镇、红庆河镇和札萨克镇进行了抽查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进村入户访问、工程察看和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做法与经验,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农牧民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调研。  相似文献   

9.
何风 《草业科学》2004,21(12):87-87
2004年11月初,青海省召开了退牧还草工程会议,会上青海省叫停了在退牧还草工程中的整体搬迁行为,实行零散搬迁、已搬迁户安置、以草定畜3种模式,确定了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工程7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国家生态政策调整及其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HP方法,构建了以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生态补偿、参与式监测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融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西北退牧还草生态工程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高寒草原区、山地干旱草原区、山地荒漠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的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退牧还草”工程对促进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及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小型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藏北羌塘地区6县10乡(镇)的100户牧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结果表明,大多数牧民认可并支持“退牧还草”工程,81%的牧民认为工程能有效促进草地恢复;依据草原保护奖励机制(试点)补偿标准,74%的牧民支持长期(10年以上)的生态补偿;考虑生态移民后的生计保障问题,52%的牧民不愿意移民到城镇。因此,有必要及时完善“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并使其与生态移民工程相结合,以实现西藏羌塘牧区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北塔山牧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得到了较好的推进与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引导下,通过围栏封育、改良补播、牧民定居等措施,草原生态明显改善,草场植被有效恢复。本文对北塔山牧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价,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草地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草地资源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重要意义以及试点工程的具体做法和效果,指出了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草地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大规模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果洛州牧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巩固牧区退牧还草工程成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阿拉善盟是退牧还草工程的典型项目区,自2003年到2008年已实施了6期项目。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明显,地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有力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由于搬迁成本过高以及后续产业和政策的缺乏,对退牧户的安置不够彻底,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返牧"现象,退牧还草工程的成果难以巩固。  相似文献   

16.
额敏县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本文通过对项目实施后的效益和出现的负面影响分析,提出今后发展畜牧业生产、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一些设想,以使退牧还草工程达到趋利弊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木里县国家天然草原2004年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一年后,经广大科技人员检查,各项指标达到了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今后更好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兹将实施要点及体会介绍于下,以供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县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后,国家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在西部牧区实行退牧还草工程。笔者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区进行了中期效益分析,并结合其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力图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该工程作一评价,以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确保该项工程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实现生态建设、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欧 《草业科学》2006,23(6):73-77
退牧还草工程是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之后,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出台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对内蒙古翁牛特旗退牧还草项目实施的实证分析,探讨建立与完善退牧还草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退牧还草工程是国家在西部几个省区的草原区实施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近8年来.总体上取得了较为显著和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一项值得肯定和继续推进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乌拉特中旗是一个少数民族边境旗,通过6个年度8期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当地910多万亩荒漠半荒漠草原植被明显恢复.同时.依托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草原人口转移的探索。不仅取得了一些直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也极大地提升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战略意义。2009年初。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也强调指出,要切实做好草原保护建设这篇大文章.并提出要争取利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草原普遍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需要我们继续总结经验、改进措施,切实把下一阶段的退牧还草工程做好、做大、做出更为现实的成效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