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紫花苜蓿应用根瘤菌剂和稀土肥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通过根瘤菌种衣剂包衣、根瘤菌种衣剂包衣 稀土旱地宝50倍液喷施;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 生物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喷施;根瘤菌种衣剂包衣 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喷施、根瘤菌种衣剂包衣 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 生物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喷施3种方法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播种当年出苗、生长情况及鲜草产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根瘤菌种衣剂能促进苜蓿出苗;稀土微肥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并以根瘤菌种衣剂包衣 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 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硼、钼、锌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钼、锌以一定的比例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苜蓿干草产量,尤其是硼(1.0kg/hm2)、钼(100g/hm2)、锌(3.0kg/hm2)配施可获得最高产量(17.7 t/hm2),较对照增产21.3%;单施硼(1.0 kg/hm2)或钼(100g/hm2)或锌(1.5 kg/hm2)也可以显著(p<0.05)提高苜蓿干草产量。硼、钼互作对苜蓿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硼(1.0 kg/hm2)和锌(3.0 kg/hm2)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在不施硼的情况下,钼、锌配施可以显著降低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单施锌对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锌、铁、钼配施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锌、铁、钼配合施用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能显著提高第1茬苜蓿产草量,当施用锌5 kg/hm2、铁7.5 kg/hm2、钼0.45 kg/hm2时,苜蓿能增产18.1%;配合施用微肥对第2、3、4茬以及苜蓿年总产草量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3种元素中,锌的增产效果较好,而铁和钼的效果不明显。合理施用微肥能明显提高苜蓿的饲用价值,当施用锌10 kg/hm2、铁15 kg/hm2、钼0.225 kg/hm2时,能显著提高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钙含量;3种元素对苜蓿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锌的影响最大,而铁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2014-2016年在张家川县对天水苜蓿、阿尔冈金、苜蓿王、THG-1等四种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HG-1鲜草产量最高(15 870 kg/hm2),其次是阿尔冈金(15 810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天水苜蓿的产量(13 695 kg/hm2)提高15.9%和15.4%。THG-1适合在张家川种植,其再生性好,鲜草产量高,粗蛋白质含量高,有望成为张家川乃至天水地区新的优质苜蓿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锌、铁、钼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满足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提高其产量和品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比较贫瘠的土壤条件下,研究了锌、铁、钼肥单独施用及组合施用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锌、铁、钼肥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草产量,其中铁单施(15 kg/hm2)和锌钼配施(12 kg/hm2,0.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分别增产15.9%和5.9%。微肥对粗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铁单施、钼单施、锌钼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苜蓿粗蛋白产量。微肥能降低粗脂肪含量和产量;对粗纤维含量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其产量;对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提高其产量;显著降低钙含量,对钙产量无显著影响;能提高磷含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袁柱  孙彦  陆继肖  郭郁频  冯子蓉 《草地学报》2015,23(6):1329-1335
在分析内蒙古额克托旗地区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基础上,连续2年在不同年限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采用质量分数为0.229%,0.371%和0.600%的硼砂溶液进行花期叶面喷施,研究其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种子生产微肥施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硼对成熟期苜蓿单株叶重和荚果重、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其中单株叶重以喷施0.600%的硼砂溶液效果最好,2013和2014年分别比对照增重80.77%和35.71%,0.371%的硼砂溶液对增加单株荚果重、单株结荚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果种子数以及种子增产效果最显著,2013和2014年种子单产分别为604.38和322.76 kg·hm-2,比对照增产71.35%和37.37%,正常种苗百分比分别比对照提高10.24%和21.11%,种子硬实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16%和10.55%。因此叶面喷施合适浓度硼肥可促进生殖分配,显著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正常种苗数,降低硬实率,综合考虑以质量分数为0.371%肥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生态区以肇东苜蓿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选育的100号苜蓿新品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00号苜蓿新品系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能显著,草质柔软,初花期蛋白质含量20.19%,饲草品质好。新品系平均干草产量为8210.06~10188.78kg/hm2,比对照(5680.92~6723.86kg/hm2)增产24.74%~27.50%;平均种子产量为225.39~325.97kg/hm2,比对照(215.17~289.50kg/hm2)增产6.56%~12.60%,是寒冷干旱地区建立人工苜蓿草地和良种生产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种子基地微量元素有效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7种微量元素对苜蓿种子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苜蓿开花期喷施不同种类的微肥,硫酸锰处理的种子产量为353.3 kg/hm2,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千粒重以硫酸锰、硼肥、硫酸亚铁处理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硫酸锰处理组的种子长度、两侧宽、背腹宽在各处理之间相对较高。以不同浓度的钼酸铵进行喷施时,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产量有提高的趋势。分析不同微肥处理组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的相关性,结果均不显著(P>0.05),但不同钼酸铵浓度处理条件下的种子产量与鲜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58。  相似文献   

9.
试验阐明了在景泰的土壤条件下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品质和营养吸收的影响,为苜蓿的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氨基酸复合微肥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株高并提高草产量.适当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还能提高苜蓿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且在此试验条件下苜蓿喷施氨基酸复合微肥的最佳用量是1 350 mL/hm2.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沿黄滩区,通过播前基施硒钴配合微肥研究其对紫花苜蓿光合能力以及生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硒钴配合微肥均能够显著提高从现蕾期到开花期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能力,提高苜蓿单位叶面积生产干物质的速率.其中,硒肥570g/hm2、钴肥762g/hm2配合基施的效果最佳,和对照相比,从现蕾期到开花期苜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硼、钼、锌与大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0  
刘贵河  韩建国  王堃 《草地学报》2004,12(4):268-272
在氮磷钾肥料基础上,研究硼、钼、锌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磷钾肥可以提高苜蓿干草产量,降低叶茎比,但对其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在氮磷钾肥适量的基础上,硼、钼、锌合理配施可以增加苜蓿干草产量,其中单施硼(2.0 kg/hm2)或锌(1.5 kg/hm2)增产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增产29.0%和25.9%;硼、钼、锌配施对各茬次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单施锌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单施钼粗蛋白质含量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外源锰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于2006年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锰水平对其草产量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锰可以显著提高苜蓿草产量(P<0.05),以施锰量为100 mg·kg-1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CK相比,产量可提高24%;施锰可显著地提高锰、铁、锌、钼、钴、硒,其中锰含量以Mn3处理(400 mg·kg-1)最高,即苜蓿锰含量随施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苜蓿锌、钴、钼和硒含量以Mn1处理(100 mg·kg-1)最高,施加高浓度的锰却降低植株内含量;而铁含量以Mn2处理(200 mg·kg-1)最高;喷施锰肥后苜蓿铜、硼含量有所降低,并随外加锰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喷施硫酸锰能显著地提高8种微量元素的年积累量(P<0.05),其中Mn1(100 mg·kg-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苜蓿苗期的杂草问题,从保护播种入手,在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黑麦、小黑麦四种作物共五个品种中寻找适宜的伴生作物。通过对产量、株高、杂草率等多个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出中新830小黑麦、赣选一号黑麦草适于用作苜蓿播种的伴生作物,同时获得两个苜蓿存活率最高的处理:苜蓿(15kg/hm2) 中新830小黑麦(150kg/hm2)撒播及苜蓿(18 kg/hm2) 中新830小黑麦(250kg/hm2)30cm条播。试验还表明撒播方式下,苜蓿播量与其竞争力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专用根瘤菌剂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根瘤菌不同剂型、接种量、施用氮肥以及微量元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瘤菌菌液不同浓度接种对出苗率无显著影响,草炭剂型接种量为0.48 g/pot时效果最好,种衣剂包衣处理效果优于草炭剂型接种,在根瘤菌接种条件下按纯氮0.03 g/kg施肥,产量最高,施用钼肥可提高产量,其它微量元素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水分打捆贮藏对苜蓿干草营养价值和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在高、低水分条件下打捆对苜蓿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捆前含水量的逐渐下降,茎叶比增加,叶片损失率增大,对于茎秆未经压扁的苜蓿,其含水量与茎叶比呈一元线性相关;茎秆压扁后,其茎叶比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呈指数曲线的变化趋势.采用高水分打捆贮藏,草产量、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 817 kg/hm2,915 kg/hm2和192 kg/hm2.  相似文献   

16.
微肥Zn和Mn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河南省气候土壤特点,Zn、Mn肥的生理功能以及牧草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Zn、Mn微肥在优质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中的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n肥对紫花苜蓿的有效范围为400~500 mg/kg,最佳浓度为430 mg/kg.430 mg/kg的Zn肥与380 mg/kg的Mn 肥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可使牧草产量提高10.7%,种子产量提高13.7%.  相似文献   

17.
喷施微肥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琴  韩清芳  贾志宽 《草地学报》2008,16(4):408-411
通过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微肥,研究了硼、钼、锌、铁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植株叶面喷用质量分数为0.25%的硼砂,粗蛋白含量提高了8.44%,粗纤维含量降低了10.8%;喷用质量分数为0.06%的钼酸铵,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3.07%,粗纤维降低了3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全磷含量提高了28.5%,与对照差异显著;喷用质量分数为0.2%的硫酸锌,粗蛋白、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1.9%、8.5%、7.1%和49.4%,均显著地高于对照;喷用质量分数为0.6%的硫酸亚铁,粗蛋白含量提高了7.2%,全磷、全钾、粗灰分分别提高10.7%、21.1%和7.6%。在苜蓿返青和分枝初期单独喷施硼、钼、锌、铁肥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8.
施氮肥对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2000-2001年在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牧草试验站进行了施氮肥对交战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活力和质量,并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和小花数/小穗;施氮肥提高了种子产量,其中以秋季60kg/hm^2 春季120kg/hm^2施氮量为最好,种子产量可达1653.9kg/hm^2。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483.3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kg/hm2产干草6928.7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500kg/hm2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75kg/hm2)产干草76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 ̄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