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安县大公镇蚕桑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进 《中国蚕业》2009,30(4):86-87
通过对大公镇蚕桑生产现状调查分析后认为,连片桑园出现毁桑改种,桑疫病在部分村组蔓延扩大,桑、蚕药销售市场混乱,蚕茧收购秩序不稳等因素,对大公镇目前蚕桑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建议从加强宣传教育,稳定蚕农情绪;加强桑疫病防治,控制病害蔓延;加强执法检查,整顿桑、蚕药销售市场;执行蚕茧收购政策,稳定收购秩序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绵阳市涪城区蚕桑产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蚕茧质量与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收购秩序井然有序,桑园面积与养蚕数量保持稳定,2012年,全区5000多户蚕农户均茧款收入近万元,龙头企业——天虹公司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年毛利润1000余万元,呈现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多赢局面,其做法和经验受到同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提出2012年要继续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蚕茧收购时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杜绝"毛脚茧"的上市,防止收购鲜茧时"打白条",做好2012年蚕茧收烘工作,促进蚕桑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雷应蓉 《四川蚕业》2000,28(3):36-37
<正> 蚕茧收烘是蚕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收烘质量是蚕桑产业效益高低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蚕农、企业和国家三者利益,蚕茧收烘工作在整个蚕桑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普格蚕桑生产发展实际,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把握好质量标准,千方百计节能降耗减成本,不论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蚕农增收、企业增  相似文献   

5.
蚕桑是川中丘陵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为了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研究解决蚕茧生产在数量发展的同时,质量下降的问题,探讨在蚕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改革和蚕桑生产与收购经营分离后,在多由民营龙头企业来组织蚕茧生产收购经营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蚕桑生产数质并举,同步增长的问题,笔谨以此与业界人士共商。  相似文献   

6.
余建盛 《四川蚕业》2011,39(4):54-55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3月由绵阳市涪城区丝绸公司改制组建,承担涪城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全部职能。改制时,全区蚕茧产量500多t,实际收购量只有生产量的30%,蚕茧质量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分析涪城地处绵阳城郊的实际,决定建立“公司+共育户+蚕农”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走精品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14,(3):3-3
<正>2014年6月8-9日,全省蚕茧质量效益提升现场会在绵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市(州)、县(区、市)蚕桑站(局)长、茧丝绸企业、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计50余人。会议由省蚕业管理总站副站长朱洪顺主持,省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杨彪作讲话,省蚕丝学会理事长曾华明参加会议,绵阳天虹丝绸公司董事长杨慧君等作交流发言。会议参观了涪城区仪评收茧、蚕桑基地建设现场。涪城区从2010年全面推广"仪评收茧、按质计价"以来,蚕茧质量迅速提高,如今,"七彩之虹"蚕茧已成为全国一流蚕茧。2014年春季收  相似文献   

8.
绵阳市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基础扎实,是富民强县的优势骨干产业。近年来,以涪城区为核心,不断探索现代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路径,通过抓经营主体培育、关键技术落实、蚕桑多元开发的“三抓”,实现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蚕茧质量、蚕桑效益的“三提升”,产品质量享誉全国,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 1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蚕桑生产一直是吴江市的传统骨干副业,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发达的乡镇工业和民营企业起步的基础。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特色的蚕桑产业更加显现弱势群体的弱点。近两年来,国际国内的蚕茧价格下跌,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导致桑园面积锐减,失管、抛荒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与收购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嘉兴市1983年撤地建市以来蚕茧价格的走势、近年来蚕茧价格的波动情况及2008年蚕茧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特色产品、大力开拓国内丝绸消费市场、实行土地流转推进蚕桑规模经营、成立蚕茧生产合作社、创新市场体制等稳定嘉兴市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质量是行业的生命力。四川蚕桑生产多年来由于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而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阻碍越来越突出。蚕茧、丝绸产品已具有完善的国际国内销售网络,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蚕茧质量,才能拥有这个市场。要使四川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2.
楼平  王伟毅 《蚕桑通报》2008,39(2):36-37
1新昌县蚕茧质量现状 新昌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至少有2500年,是浙江省古老的重点蚕区之一。1949年产茧52t,2006年为1357t,比1949年增长了25.1倍。特别是1994年养蚕67235张。产茧2663t,创历史最高纪录。历史上新昌的蚕茧质量久负盛名,在浙江省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蚕茧收购体制和收购方式的变化,蚕茧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蚕茧的解舒率,近几年在50%左右徘徊,已严重影响到蚕茧的收购价格和蚕农收入的提高,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县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2005~2007年我县茧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海盐县是浙江省位居第六的蚕茧主产市县,蚕桑生产是全县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蚕茧收入一直是蚕农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由于茧丝绸行情的频繁波动,导致行业日益萎缩,尤其在蚕茧收购上,每次养蚕都要等到开秤收购才知道价格,蚕农感到心中无数。虽然当前茧价高涨,蚕农增收,激励了曾经低落的蚕桑生产热情,然而丝绸企业由于成本高涨,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4.
东台市自1997年以来,在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成立了蚕茧有限公司,市多管局蚕桑技术人员和原丝绸公司蚕茧收烘人员,在保留各自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合并办公,一体化运作.乡镇蚕桑站是乡镇的直属事业单位,仍保持不变,基层茧站直接隶属于市蚕茧公司.经过几年的磨和、融合,东台市蚕桑生产、收烘一体化运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江苏蚕业》2005,27(4):53-53,56
<正>据初步统计,江苏省现有桑田140万亩,今年全省发放饲养蚕种290多万张,其中:春季139.9万张,夏秋约155万张,饲 养量较上年增加约2%。全年生产蚕茧约10万吨,春季5.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6%,夏秋季产茧4.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 产近20%,年产茧量减1.1万吨,减产幅度约10%。全省蚕茧收购均价1100元/50公斤,比上年提高约200元/50公斤,增幅 近20%,预计全年蚕茧生产总值增加约2亿元。集中产区蚕茧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南通蚕茧收购均价1221元/50公斤、盐城 蚕茧收购均价1289元/50公斤,分别比上年提高295元/50公斤和325元/50公斤。但由于各地蚕桑生产水平不一和秋季减 产损失程度差并较大,一些蚕区的蚕农收入将比上年下降。  相似文献   

16.
蚕茧生产效益高低取决于单产质量与茧价,从靖江市一些蚕桑生产高产户的经验来看,要提高蚕茧单产和茧质,在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蚕桑生产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成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以来,淳安县蚕桑生产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强化技术服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蚕茧品牌战略,着力建设现代蚕业示范园区,不断探索栽桑养蚕新技术、新设施,不断引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大力推广蚕桑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我县蚕桑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2000年在杭州市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抓住省"蚕桑西进"这一机遇,2004年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蚕桑产值达1.35个亿,蚕茧产量跃居浙江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18.
养蚕设施标准化建设与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东市通过推广小蚕共育标准化设施建设,通过全面推广纸板方格蔟具,在全省率先达到两个100%,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了蚕茧单产和蚕茧质量。尝试了现代蚕桑设施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建议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中,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投入,为努力保持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12月12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公示名单,其中涉及蚕桑产业的有4个,分别是特色粮经作物的"绵阳市游仙区、涪城区蚕茧""宜宾市宜宾桑蚕茧""凉山州德昌县德昌桑椹"和"南充市嘉陵区嘉陵桑茶"。加上2018年首批名单中的"凉山州大凉山桑蚕茧""攀枝花市盐边县盐边桑蚕茧"。  相似文献   

20.
贺臻全 《四川蚕业》2000,28(4):49-50
<正> 蚕茧生产、收购两大环境与茧质关系十分密切。生产环境对茧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收购环境对茧质主要起导向性作用。在正常的收购环境条件下,生产环境对茧质起决定性作用,在收购秩序混乱的环境条件下,不良的收购环境对茧质将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多年的“蚕茧大战”使南充蚕茧生产、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