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肠炎、烂鳃病在成鱼阶段常呈一起并发。一般每年的4~10月是草鱼三病的发病季节,其死亡率较高,严重的可达80%以上。防治方法可采用:1.用烟末治疗每天每亩鱼池面积用废香烟末150克,开水泡浸2小时,连汁带渣全池泼洒,连用3天为1疗程。轻者1个疗程即可,重则连续2个疗程。2.用三氯异氰尿酸治疗三氯异氰尿酸又叫强氯精,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杀菌剂,是治烂鳃、肠炎、赤皮病等鱼病高效良药。用法是每亩水面深1米的池塘,用药130克兑水稀释1000倍,进行全池泼洒,一般施药2~3次即可根绝鱼病。  相似文献   

2.
<正>板蓝根性苦、寒,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1.防治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到来前1个月起,每半月投喂1个疗程的板蓝根、穿心莲合剂,预防出血病有特效。具体做法是:第1天,按每100公斤鱼用板蓝根2.5公斤、穿心莲1.5公斤加开水浸泡1小时,取汁加食盐0.5公斤,然后拌入麦麸或玉米粉4公斤做成药饵投喂。第2天取第1天留下的药渣放锅中加水煎1.5小时,取汁按第1天的方法再投喂1次。或者每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防治草鱼出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防治草鱼出血病,提高草鱼成活率。[方法]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拌通威饲料在4个水域进行投喂,开展草鱼出血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水域1草鱼在用药后的第4天基本没有鱼发病死亡,之后没有发生草鱼出血病。水域2草鱼6月24日用药,6月26日病愈,并且没有出现草鱼出血病复发现象。水域3草鱼在用药后第3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水域4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死鱼现象停止,之后没有复发。[结论]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4.
1。家兔繁殖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发情.冬季也不例外;2.家兔发情周期短.每15天发情1次,持续3—4天;3.家兔怀孕期短,妊娠30天产仔.每年可产6—8窝:4.家兔产仔后很快又恢复了空怀状态.立即又发情。产后第二天第三天可配种,称“血配”,每年可进行3—4次“血配”:5.家兔泌乳期可以和妊娠期结合起来.即哺乳期怀孕不影响泌乳:6.产仔率高,每胎可产5—12只,系多胎动物:7.家兔在生理上属刺激性排卵动物.母兔发情不等于排卵.必须经公兔的性追逐、爬跨和交配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卵巢排卵.根据这一特点,家兔在非发情期如予交配.经性刺激也可排卵受孕:8.家兔性成熟早.4—5个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但性成熟不等于体成熟.初配年龄要在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又名大蓝根、大青根,性苦、寒,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对多种细菌及病毒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防治草鱼出血病。在鱼发病季节到来的前1个月开始,每半月投喂1个疗程的板蓝根、  相似文献   

6.
梅青辉 《新农村》2006,(3):19-19
草鱼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佳,为广大群众所喜食。但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发病率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做到对症下药,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出血病该病由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从3.5厘米夏花到15厘米鱼种均可感染发病),发病时间一般从每年6月下旬开始,8月份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草鱼苗在不同时期口服出血病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从草鱼开口至第42天,投喂用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胞疫苗制成的特异性饵料,对预防草鱼出血病有一定效果,且以早期投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一、防治出血病 1.每50千克鱼或每万尾鱼种(下同),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混合碾粉)250克,食盐250克,与1.5千克菜籽饼、5千克麦麸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9.
一、草鱼出血病 1.流行情况.(1)发病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危害草鱼,从体长2.5~15厘米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  相似文献   

10.
草鱼四大病防治方法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陈维荣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一、病毒性出血病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疗状:肌肉呈占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  相似文献   

11.
曹宝康 《当代农业》2013,(22):43-43
每100公斤生石灰加食盐2.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可防治鲫鱼出血病、草鱼出血病;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时用15公斤食盐化水后全池泼洒.可治疗鱼类白头白嘴病和车轮虫痛: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时用1公斤食盐、3公斤菖蒲汁化水后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类水霉痛。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江苏省涟水县在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草鱼鱼种发生死亡作出如下诊断与防治:一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13.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在江苏省涟水县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草鱼鱼种的发生死亡及对策做出如下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4.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在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广,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该病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养鱼生产中经常发生“暴发性出血病”。此病来势凶猛,危害面广,发病周期长,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严重威胁着鲢、鳙、鲤、鲫、鳊等经济鱼类的生产。 该病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病症与草鱼出血病相似,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4—9月为重,草鱼一般不得此病。其主要症状,病鱼口腔,头部、鳃盖及各鳍条基部不同程度充血,体表部分鳞片基部呈点状或块状充血,有时肌肉也充血,  相似文献   

16.
叶建生 《农家致富》2012,(16):40-41
草鱼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佳,为广大群众所喜食。但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发病率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对症下药,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出血病1.发病情况该病由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从3.5厘米夏花到15厘米鱼种均可感染发病。发  相似文献   

17.
添加莨菪和疫苗对一龄草鱼促长防病饲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莨菪和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疫苗添加于一龄草鱼的日粮中,经45-60天的网箱和水泥池饲养结果,口服莨菪和疫苗(含5%CMC),既可使草鱼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5.7-82.9%,又可对出血病的免疫保护率达40-54.6%。莨菪和疫苗是促进草鱼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有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微囊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为原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草鱼出血病口服微囊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以及加入疫苗体积对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疫苗加入量>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制备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的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壳聚糖浓度为1%,氯化钙浓度为4%,加入疫苗体积为2 mL。该微囊疫苗平均粒径为(7.02±3.95)μm,平均包封率为60.53%,平均载蛋白量为8.12 mg/g,在pH 7.4的PBS溶液、生理盐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洪爱云 《当代农业》2011,(15):44-45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100~300克的一龄草鱼种发病尤为严重,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20.
1.出血病。危害对象为草鱼。“红肌型”症状:病鱼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轻微出血,但肌肉充血明显,全身肌肉呈深红色;“红鳍红鳃盖型”症状:病鱼的口腔、下须、鳃盖、眼眶四周以及各鳍的基部明显出血;“肠炎型”症状:肠道局部或全肠因出血而呈鲜红色。防治方法:①用0.6mg/kg敌菌灵(外用)全池遍洒。②用0.7mg/kg硫酸铜全池遍洒,连施两天。②大黄(口服)与饵料混合投喂,每万尾鱼种用大黄粉剂0.25—0.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