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农村家用沼气的大规模推广,沼气池的建设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沼气,同时还提供了许多沼气发酵残留物——沼渣沼液,为生态渔业和健康养殖创造了条件,对此,从2005年起,我们对鱼、猪、沼气、青饲料的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及开发利用技术引进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利用水面84亩的渔场进行养鱼、养猪、种草、沼气开发等生态养殖利用试验研究,项目实施两年共创产值132.97万元,获利57.9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77。  相似文献   

3.
冷水滩市岚角山镇保方寺村养鱼专业户杨为贤,1982年冬承包3.17亩鱼池.走上了养鱼致富路。他养鱼多年,年年都获得好收成.1987年共起水成鱼2424.5公斤.收入6943元,亩平收入2190.2元,他养鱼高产的秘诀有三条:  相似文献   

4.
国营益阳县来仪湖渔场职工何光明,一家三口人承包成鱼池14亩,近三年来连年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年亩平产鱼达600kg,亩平获纯利1100元。1992年他共产鲜鱼8568kg,亩平又达612kg;渔业利润总计17686元,亩平1263.3元,而养殖成鱼为13200元,  相似文献   

5.
进资县城郊渔场胡四海同志,他已养蚌育珠多年,但以往是专养,育珠手术蚌。为了充分利用水体,他在自已承包塘里(上口面积为15.8亩,水深2米),进行手术蚌,小蚌和鱼混养,获得了蚌、珠、鱼三方面丰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周银  王林 《科学养鱼》2001,(2):37-37
近年来,随着河蟹价格的不断下跌,病害的日趋严重,我市养殖河蟹利润越来越低,许多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本。为了稳定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保住天长市21万亩的水产养殖面积不受影响,市水产站于2000年元月份个人集资承包20亩地,探索生态健康种草混养鱼、虾、蟹技术,获得了河蟹800公斤,平均规格175克;鲢鱼1500公斤;青虾300公斤,取得亩均纯利润1557元的高效益。这种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成功,给许多养殖户的生产带来希望。现将池塘(通过稻田改造而成)生态健康养殖鱼、虾、蟹经验介绍如下: 一、放苗前…  相似文献   

7.
2003年,我们试验推广了近3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获得了亩平320千克产量,我们跟踪调查了两个养殖户,分别获得单产369千克和386千克,亩平4050元和4780元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洞口县山门镇里仁村的阳友生同志。去年利用屋前的0.15亩晚稻秧田进行“鱼、秧、鱼”轮作,两季鱼收入为550元。秧按一季稻谷计算,折币20元,合计收入570元除去各项开支95元,获纯利475元,取得了亩平3166.7元的好效益,他进行“鱼、秧、鱼”轮作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9.
低洼田养殖革胡子鲶技术江苏省如皋市马塘乡陆宝林,利用自家的3亩低产洼地养殖革胡子鲶,经4个多月的养殖获得净收入超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当地群众评为养殖致富的能手。他的具体做法是:1.田块改造3亩低洼田分成两块,一块约2.2亩,一块0.8亩.在...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渔业在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开拓前进,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与1986年相比,具体表现在“二稳定四增加”。二稳定:池塘湖库等养鱼水面稳定,全省放养水面达到509万亩;稻田养鱼面积稳定,计320.9万亩,扩大了17.7万亩。四增加:水产品产量增加;鱼苗产量增加;放养鱼种增加;湘莲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1985,(3):33-33
人粪、牛粪、猪粪及各种秸秆、垃圾,经过沼气池密封、高温发酵后,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照明和燃料用的甲烷,而且发酵后的沼气肥还是养鱼的优质饲料。利用沼气肥养鱼,能节约大量精饲料,提高鱼产量,减轻环境污染。以每亩水面养鱼二百尾计算,每天计施沼气肥二十至三十斤,一口沼气池能保证为三亩鱼塘提供常年用的饲料。  相似文献   

12.
池塘虾、蟹、鳜、鳖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提高池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我们于2003年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池塘综合养殖青虾、河蟹、中华鳖、鳜鱼项目的试验,获得了亩纯利润1188元的养殖效益。现将该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宜婉 《水产学报》1985,9(1):49-62
本文报导了1980-1982三年中在南京市郊江宁县东山公社百家湖渔场的两个相邻并大小相同的池塘中,分别用猪粪与经沼气池发酵后的肥水和部分废渣作为培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肥料。分析了池塘施用沼气肥水后水中理化、生物等因子的情况,指出用沼气肥水可引起池塘藻类种群组合和数量的变化,若长期施用沼气肥水还可调节自然饵料季节间的平衡关系和促进有利于池塘养殖的藻类种群组合的形成,使鱼池持续高产。1981年亩净产为1129.6斤,1982年为1311.1斤。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南郑县郭滩乡永丰村农民郑继康,1985年利用1.45亩稻田,进行田、坑、沟结合养鱼,获得高产。经地、县、区有关水产部门验收,产成鱼122.5公斤,鱼种70公斤(长10厘米),平均亩产鱼132.8公斤,收稻谷600公斤,比未养鱼的1984年增产19.5公斤,实现了稻鱼双丰收。他的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15.
华容县北景港下西湖渔场陈玉田同志,坚持科学养鱼,以养优质鱼为主,年年获得高产高效益。他承包的6亩精养鱼池,近几年连续保持高产,1992年产优质鱼2600kg,产鲢鳙鱼1340kg,总产量3940kg,亩平656.6kg,总产值15042元,除去物化成本获纯利10877元。其主要经验有: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七都镇煤烂村的扣蟹养殖户施海根是“吴江市渔业科技示范户”,2007年他在市镇二级渔业科技指导员的帮助下,运用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包括种植多种水草、调控水质、全程使用EM菌、强化营养搭配等,培育扣蟹25亩,取得了6937.2元/亩的良好经济效益。他还带动周边12户新养殖户,为他们提供无偿技术服务,使其平均亩效益也达到2500元以上。现将他的成功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密山镇新河村养殖户宫正力,以养殖鲤鱼为主。但近几年来由于鲤鱼价格偏低,饵料系数高,只能获得微薄利润,甚至面临赔钱的危险。在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利用7亩池塘进行主养鲫鱼套养二龄青鱼的试验,获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汉川县杨林区莲籽湖渔场养鱼户李桂祥一家四口,两个劳力,经营:18.6亩水面,其中成鱼池一口16.6亩,鱼种池一口2亩,6亩饲料地。由于他措施得力,1986年生产成鱼7470公斤,鱼种1660公斤,总收入24568元,除了开支14,300元,赢利10,268元,亩平552元,劳平5134元。李桂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渔业经济研究》1989,(3):36-36,40
三站镇宏伟村的韩守庭,今年74岁,从1985年开始养鱼至今已整整4年,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16.5亩的鱼池上大做文章,由粗放经营到饵肥草齐用,最后达到鱼猪禽联养,产量提高,成本降低,效益大增。1988年,产商品鱼2587公斤,其中鲤鱼691公斤,鲢鳙187,9公斤,平均亩156.7,公斤,收入7,7,10元,去掉鱼种款,  相似文献   

20.
阳罗渔场农业队万贱生同志八四年承包一丘3.45亩低水田,进行稻田发花、育种试验。分别收获稻谷(一季稻)1454斤。亩平421.4斤,获得夏花鱼种4.8万尾,其中销售3万尾,春片鱼种562斤,成鱼192斤,现金收入(鱼款)2612.96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