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养鹅业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根据资源条件,我国养鹅可发展到20亿只,年产肉量540万吨,占全国肉类的20%以上。85年到88年,我国鹅的饲养量已由1.5亿只发展到3亿只,鹅肉产量超过了40万吨。在部分地区畜牧业和肉食供应上都起了重要作用。我省养鹅业发展也较快,特别是活拔鹅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养鹅积极性,1988年已存栏1500万只以上。养鹅发展如此迅速,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鹅的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养鹅业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物流加速,鹅的各种疫病时有发生。在养鹅生产中,如何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预防各种疫病的发生,提高雏鹅成活率和鹅体健壮,是养鹅业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环。根据多年养鹅场疫病防制工作经验,养鹅要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必须重视鹅病的防治,尤其应贯彻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许多养鹅户都采取自然孵化鹅蛋的方法进行自繁自育,发展养鹅。但要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和小鹅的质量,在自然孵化鹅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抱好窝。自然孵化鹅蛋时,首先要给种鹅抱好窝,抱窝要选用柔软的稻草或松针,并要根据窝的卫生情况及时更换。2、量鹅定蛋。为确保蛋温,要根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养鹅一直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项目,但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导致食物链混乱,养鹅过程中也经常发生疫病。因此,为了对鹅疫病有效地进行控制,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预防疫病原则。本文从日常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比、消毒以及防疫等工作方面,提出了一些常见的鹅疫病预防技术与措施,希望为广大养鹅农户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鹅旱养的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前养鹅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种鹅网上平养技术及旱养模式下的饲养管理技术,比较了旱养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的生产性能差异,并分析了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水平,为我国养鹅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鹅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养殖产业,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鹅产品的市场需求正在急剧崛起。鹅养殖、鹅屠宰、鹅产品加工,形成了鹅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市场呼唤鹅产业的崛起,但传统养鹅方式已不适于鹅产业发展的要求,阻碍着鹅产业化的形成。秸秆分解剂的诞生并应用于养鹅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养鹅方式,实现了秸秆养鹅,规模舍饲养鹅,常年、多茬、反季节养鹅。养鹅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鹅产业的崛起。而秸秆分解剂是鹅产业崛起的杠杆,秸秆分解剂在养鹅业中全面普及必将推动我国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因地制宜发展养鹅生产俗话说:“有水有草好养鹅”,鹅是草食性家禽,主要饲料是青绿饲料,因此选择养鹅必须有大量的青草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家禽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养鹅业的发展和壮大对家禽养殖业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养鹅产业无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在养殖方式上,都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养鹅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分析,已成为了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石屏县种草养鹅生产现状入手,通过对种草养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种草养鹅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把石屏县种草养鹅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石屏县种草养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养鹅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激起了广大农民朋友养鹅的热情,实践证明,养鹅业确实是一项适合农村发展的养殖项目。然而有很多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存在重养轻防现象,不重视养鹅中疫病的预防,往往造成养殖的失败。还有一些养鹅户缺乏对鹅的认识和了解,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鹅的养殖.看见别人发财了也跟着养.却不知在养鹅的过程中最严重对鹅业危害最大的小鹅瘟该怎么预防,最终也导致了养鹅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养鹅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小鹅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鹅是草食家禽.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完全用牧草饲养。大力发展种草养鹅,正成为各地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项目,种草养鹅技术也成为广大农户追求的一项新的实用技术。笔者总结了当地种草养鹅的经验教训,将种草养鹅的注意事项总结加下:  相似文献   

14.
养鹅致富快,已成为广大农村饲养户的经验,全国大江南北,从西到东都掀起养鹅致富的热。出现了从所未有的养鹅新局面。发展养鹅,首要的是养好雏鹅,春季是饲养雏鹅的旺季。怎样饲养好雏鹅呢,四川隆昌县饲养雏鹅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节草、节粮型养鹅业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现介绍以下几种节约型养鹅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养鹅生产中,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鹅的关键,雏鹅是指0~3周龄的小鹅,在这个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常会发生各种疾病,造成大批死亡,使养鹅者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几年来笔者在农村技术服务中,调查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霍邱县种草养鹅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瑞 《北京农业》2011,(3):138-139
近年来,安徽省霍邱县邱依据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品种资源,大力推广种草养鹅技术,积极应用新型养鹅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分析种草养鹅可行性,阐述了种草养鹅技术的优点,然后介绍了种草养鹅技术的几种模式,最后重点总结了种草养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天水 《农家致富》2005,(4):21-2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同里镇于2002年7月挂牌成立鹅业技术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到每年种植牧草2000余亩,上市菜鹅80万羽,饲养种鹅8万-10万羽,开办哺坊30余家,出孵苗鹅400万羽。几年来,协会在养鹅户中开展信息与技术服务,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促进鹅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养鹅户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荣刚 《当代农业》2011,(22):48-49
一、技术优势 麦田养鹅,麦鹅互惠,不仅为麦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将拉动具有市场潜质的养鹅业的发展。麦田养鹅具有比种草养鹅更好的优势:一是麦田养鹅亩用麦种投入比牧草种少10元左右。二是农民对小麦栽培技术熟悉,易管理。三是小麦对鹅的适口性好,没有其他副作用,特别是在小麦冬季生长量明显优于牧草,拔节前麦苗细嫩,仔鹅特别喜欢。  相似文献   

20.
鹅耐粗饲,生长快,是主要的草食家禽,过去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近几年,中国养鹅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3年鹅存栏量近7亿只,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地位.已成为国家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福建省有养鹅吃鹅的习惯,但饲养总量不多。在目前粮食紧缺的情况下,要缓解肉类供求矛盾,走发展以草为主食的养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