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热带天然林资源变迁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带林是全球的财富,热带林逐渐消失已成为世界环境焦点之一。海南为我国仅有的两大热带林区之一,其热带林资源有着和世界其他地区热带林资源同样的命运.没有逃脱攫取木材、开辟牧场和刀耕火种之灾。了解热带林资源的变过历史,对于今天保护、恢复和发展热带林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海南是中国重要的热带林区,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对维护海南的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进行分类经营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林业经济体制。因为林业分类经营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有利于林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海南已具备了实施分类经营改革的良好条件,一是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二是热带天然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三是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1993年开始在海南实施的。《中国海南热带林分类经营永续利用示范》项目,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四是热带天然林停止采伐后,林区职工的自营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今后,海南实施分类经营改革的对策是:⑴抓好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划分,⑵建立公益林和商品林新的经营管理体制,⑶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⑷制定分类经营的法规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3.
宫照红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Z1):160-162
在阐述西藏林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可持续经营对西藏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迫切性.提出其经营的技术包括以过伐林和次生林的恢复经营措施为主的生态林业示范模式,符合西藏实际的林-农-鱼、林-牧、林-副等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都江堰市向峨乡土地资源现状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都江堰市中低山地区应调整产业结构,由发展小煤窑等矿山企业为主转向以种养业为主,实现农、林、牧、旅游齐发展,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经济达到高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剑  林言 《甘肃林业》2004,(6):36-37
合水林业总场连家砭林场是子午岭林区经营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高的一个林、农、牧、工、商综合性的国有林场。近年来,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林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先后受到省、市及林业部门二十多次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林场党委书记董百靖同志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他严抓管理、增强效益、争创一流林场的经营理念具体落实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民在经营农牧业的同时,兼营林业,实现以农促牧、以牧养林的良性循环,从而缩短林业发展周期,是农民早致富、快致富的好路子.所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国营林业企业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集体经济已经突破了六十年代单一的家属搞农副业生产的范围,进入了以知识青年为主的综合经营新阶段。这一变化,不仅大大丰富了林业经济内容,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林区生产实行常年作业后,集体经济也改变了生产的单一性,进入了多种经营的新时期,集体经济的林、农、牧、副、工、商一体化联合生产,已遍布整个林区,客观上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林业》2010,(1):48-48
近日,国有敖汉旗大黑山林场为适应市场需求,成立了由林场职工参股经营的绿野林业有限公司,他们积极推介和销售本地生产的农、牧、林土特产品.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林业的经济结构是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向纵深发展而由简及繁地变化着的。本文就林区的经济结构问题粗谈几点看法,供大家探讨和商榷。一、关于林区经济结构的组成我认为林区的经济结构应是一个由林、农、牧、工、商五种经济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是林。这不是一种新提法,实际上一些老林区积三十年的历史沿革和经验抉择,均已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10.
里下河地区林农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州市里下河水网地区.1977年开始建立以人工林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1984年在南京林业大学组织下成立科研协作组。目前已建立的开发类型有林-芦、林-水生作物-渔、林-渔、林-渔-农、林-农、林-牧-副-渔等六个类型。开发后的经济效益是开发前的10~30倍,工程投资回收期为0.2~1.36年,产出投入比为2.05~7.54,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科院广西大青山热带、南亚热带特用珍贵树种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实验局),是根据《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建立若干农、林、牧、渔现代科学实验基地”要求而建立的,是国家农委、国家科委于1979年提出在全国建立11处农、林、牧、渔热作现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次生林分布、类型与面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林的保护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占世界热带林面积约三分之一的热带次生林,其经济和生态效益通常较差,处于相对被忽视的状态,因此也往往被进一步破坏。将次生林经营纳入可持续经营的轨道,是实现热带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重要战略。通过对中国热带森林研究、经营和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本项目实施过程的实地调研取得的结果,文章对中国热带地区次生林分布、面积和类型作了阐述。热带森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以及福建和西藏的部分地区,包括124个县市的全部和50个县市的部分地区。据可认可的资料统计,中国热带林地面积(不含台湾省)约1125.66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074.49万hm^2,次生林面积544万hm^2。次生林占热带地区林地面积的48.33%,占有林地总面积的50.63%。中国热带林地和次生林的实际数字估计要比这一数值大6%以上,因为中国这几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森林植被恢复得很快,林地和次生林一直在不断增加。热带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包括湿润雨林、山地雨林);热带季雨林(包括半常绿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石灰岩季雨林);南海珊瑚岛植被;海岸红树林等。从森林经理的角度,中国热带次生林的类型可分为:(1)次生阔叶林,包括次生常绿阔叶雨林、次生季雨林和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2)次生灌木林;(3)次生针叶林;(4)次生红树林及次生珊瑚岛林等四大类型。  相似文献   

13.
ITTO 2006年5月25日消息:ITTO对世界现存热带林进行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调查显示,热带林已逐渐转向可持续经营,但仍有95%的热带林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4.
秦超 《热带林业》2012,(1):56-I0004
海南作为我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热带雨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发展林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建设速生大径材林、丰产林栽培基地,推广科学、  相似文献   

15.
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本文着重介绍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和林地优势,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推动林、农、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提出了将林下空间转化为更大的财富,充分利用起日益珍贵的土地资源,达到以短养长、综合发展的目的,是当前林业产业化发展中急需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岛霸王岭林区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热带落叶季雨林、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地常绿林4种热带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霸王岭林区此4种热带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差异显著;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较差,土壤养分的总含量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中上等级,高于海南全岛土壤养分的平均水平,说明海南岛的原始热带林能较好地保持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热带林永续利用示范区经营方案通过评审国际热带林木材组织在我国海南岛立项的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区项目实施计划(简称ITTO),共有四个子项目:1.热带林造林示范区;2.热带林经营永续利用示范区;3.热带林农林牧副结合示范区;4.热带原始林保护示范区。其中...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也就没有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林业是农业的组成部分,同样没有林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也就失去了保证。所谓林业现代化,就是:一个国家能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来武装林业生产全过程,并使其良种、育苗、造林、经营、林木生长量、木材利用率、森林覆被率、劳动生产率等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国家只用森林覆被率、林木生长量、木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重要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先进水平来定。我们认为:在山东除了实现以上要求外,还必须作到:以林促农,以林促牧,实现农、林、牧生态平衡,达到农、林、牧的全面发展。现仅就森林覆被率、林木的蓄积量和生长量,实现农、林、牧生态平衡,形成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等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世金 《中国林业》2012,(10):13-13
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之间,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实行农、林、牧等多种活动形式的立体式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有效增强林业的附加值,大大缩短林业经济的周期,对生态保护、人_T林研究有很大帮助。对于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