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关于第九届理事会的工作 四年来,我会在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和支持,学会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学会坚持面向生产实际,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的指导思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科教兴湘和科技兴茶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省科协、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茶界的广泛好评。学会连续四年被省科协评为“全省先进学会”,  相似文献   

2.
(2 0 0 1年 10月 2 3日 )各位代表 :我受湖南省茶叶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的委托 ,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第一部分 四年来的工作回顾本会自从 1997年 3月在衡阳召开的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以来 ,已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年历程。这四年我们经历了香港、澳门回归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喜庆。四年里 ,我们送走了旧世纪 ,迎来了新世纪。四年来 ,我会在省科协和理事会的领导下 ,通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 ,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个文明建设 ,科技兴湘、科技强省的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生产 ,研究茶科技 ,普及茶知识 ,弘扬茶文化 ,发展茶经…  相似文献   

3.
1四年来的工作回顾本届理事会自2001年10月在长沙召开的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四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科技强省的指导思想,坚持面向生产,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为科教兴湘和科技兴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1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茶叶经济发展1·1·1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3~8日在长沙市隆重举行,来自台湾、福建、广东、浙江、安徽、江苏、重庆、山东、湖南等10个省市的136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台湾代表22人。会议收到论文73篇,其中44篇论文…  相似文献   

4.
黎云 《茶报》2000,(1):18-18
(本刊讯)1月21日上海市茶叶学会召开四届七次理事会,确定今年工作重点。坚持科技创新,大胆探索学会发展新路。以人为本,大力加强茶科技研究,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为上海经济发展,中华茶业振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茶叶科学》2007,27(4):F0004-F0004
为了跟上茶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同耐也为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要求,更好地为茶科技和茶学科建设服务,经省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从2008年起,本刊将由现行的季刊改为双月刊。扩刊后,每逢双月的15日出版,每期80页,定价10元/册,全年定价60元。  相似文献   

6.
由建四市城关茶场承担的南平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银杏叶茶的开发研究”项目,于今年元月25日在建区市召开的评审会上,通过由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南平市农业局、林委,建四市林委、经作站等单位的七位专家评审,一致认为:建区市农业局与城关条场的科技人员、充分挖掘当地的植物资源,研制并开发银杏叶茶在我省当属首创。其制作采用马龙茶初制工艺精工细作,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工艺先进,制出的成品茶色香味更优,很受消费者欢迎。银杏叶菜的开发成功填补了我省校产品的空白,其制作工艺与产品质量达国内先进水平。由于银杏叶茶含有丰…  相似文献   

7.
王楠  尹静 《福建茶叶》2023,(5):73-75
本文通过对信阳毛尖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传统文化在茶文化体验馆中的渗透与应用来进行研究,通过茶中四艺、茶与琴棋书画来进行分析,探讨了茶文化体验馆所具备的功能,分析了茶文化体验馆环境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主要以广东地区各科研院所发表的CNKI数据库科技文献(期刊、专利、成果、标准)等数据库为数据源分析近3年来广东茶叶科技发展趋势,进而对广东未来茶叶科技发展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广东茶叶产业近年科技发展成效显著。广东科研院校积极开展茶品种选育和研发,并注重学科交叉等实用新型研究等工作。2015-2017年,广东涉及茶文化的科技期刊文献数量增长明显,涉及茶消费领域专利较多,科研奖项提质、推广奖项数量增多,登记成果数量略减,地方标准建设停滞。分析表明广东茶叶科研具基础优势,涉茶类产业消费应用成为科技聚焦点,涉茶类生产技术、标准、成果数量等研究关注度略减,广东茶业科技与茶产业发展、茶市场消费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来,浙江茶叶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从茶树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茶树栽培技术、茶树病虫综合治理与农药的安全使用、茶叶加工技术和机具的发展、茶叶生化与检验技术、茶的综合利用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茶学研究的进展,重点是最近10年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0.
无锡毫茶产于江苏省无锡市。1973年开始立项,历经6年创制成功。确立了包括适用品种、加工工艺、品质风格等在内的系列技术,并通过科技鉴定。相继获得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被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1989年在西安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无锡毫茶在碧螺春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主要工序为摊青、杀青、揉捻、  相似文献   

11.
"战略"所指代的时间维度大约为3-4年,也就是茶企需要在至少3年的时间内来改观自身的营销生态环境,并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要件来赋予营销模式全新的价值。当前茶企应选择三个创新方向,即产品结构优化、品牌价值提升、域内厂商竞合。具体实施对策可围绕着:政府的公权力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茶企应切实做好目标市场调研工作、政企双方共同搭建起信息传递平台、茶企合作开发茶文化全域旅游项目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2.
钱时霖 《茶叶》2013,(1):60+63-60,63
1小龙茶见于赵抹的《重游龙井》诗 在《全宋诗》第6册第42、49页赵扑诗集卷六中载有《重游龙井》诗,全文如下:予元丰已未仲夏甲寅以守杭得请归田,出游南山,宿龙井佛祠。今岁甲子六月朔旦复来,六年于兹矣。老僧辩才登龙泓亭烹小龙茶以迓予,因作四句云。  相似文献   

13.
无性系良种茶苗圃传统的繁殖方法用工多成本较高。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良种茶苗圃剪穗扦插高效低耗的“四省三早二高四管”技术,2005年在金井镇王梓园村进行试验示范,达到了高效低耗的预期效果。现将“四省三早二高四管”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在考察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所提出的统筹“三茶”论述为指引,在简要回顾分析了2022年福建和我国茶业战线上所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要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提升茶叶品牌价值;茶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茶叶产值;茶科技要创新科技手段,提升茶产业竞争力;‘三茶’融合,要标准化先行”的促进茶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振兴福建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与茶结缘     
<正>与茶结缘许是83年,妈妈为躲计划生育,带着很小很小的我藏在乌岽山里,种下了我与茶相恋的种子!99年参加工作后,历经商海浮沉,兜兜转转,直到2011年偶遇华农大茶学系的老师,带给我对茶不一样的认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抛下原有工作,一心学茶、专心事茶。四年来孜孜不倦,在茶海里挥洒汗水,习茶、制茶、习茶艺、传播茶文化。先后跟随专家老师去了多个茶山考察学习;成立了广州市小  相似文献   

16.
赵大川 《中国茶叶》2002,24(5):32-34
四、茶业会馆、茶漆会馆——杭州茶业的行业组织 杭州的茶庄和茶号较多,必然有建立行业组织,保护行业利益的需求,茶业会馆和茶漆会馆以及解放(1949年)前后的杭州市茶叶业同业公会则是杭州茶庄和茶号的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17.
赖建红 《中国茶叶》2007,29(1):30-31
一、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促进安吉茶产业的发展 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于2001年1月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获准注册,是全国茶叶类的第1只证明商标。安吉白茶产业快速发展,与证明商标的规范管理与使用不可分离,安吉白茶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科技工作者发现,经试验、示范推广,到1996年全县种植的安吉白茶面积只有1082亩。近十年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安吉白茶种植面积每年均以5000~6000亩飞速增长,到2006年冬全县拥有安吉白茶面积4.2万亩,产量由2002年的13.5吨增长到2006年的260吨,产值3.2亿元。  相似文献   

18.
发展茶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正确理解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的内涵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从字面理解,茶文化就是茶与文化两者的有机融洽体。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自然和社会双重职能属性;从狭义上讲,特指精神财富,也就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其内容非常广阔,涉及到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经济贸易、赋税法律、新闻出版、医学保健、餐饮旅游、游艺娱乐等学科与行业。形式丰富多彩,包括茶叶专著、茶叶报刊、茶待条词、茶歌茶舞、茶与字画、茶与小说、戏剧曲艺、茶与故事…  相似文献   

19.
金水翠峰是我所20世纪70年代创制的名茶,1980年通过省级鉴定,1982年获湖北省科技改进三等奖,同年参加商业部名茶评比,被评为中国名茶。二十多年来,由于制茶机具的更新换代,金水翠峰工艺也随之改变。为了提高金水翠峰品质,我们通过对比试验,对金水翠峰加工工艺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武夷茶诗是武夷茶文化的一个方面,为数甚多,此只就少见引用的,选录阅人十家之作十三首,聊添茶兴。魏杰《武夷杂咏》(四首选一首)杰字拙夫,自号鹤山樵者、桃岩居上,清陶县人。诗见《逸园诗钞》卷四:武夷深处是仙家,九曲溪山遍种茶;最是一年春好景,情歌日日来新芽。叶在衍.《武夷茶市》在衍室名“花南砚北之斋”,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闽县人。诗见《唐风集》页十拔尽新芽谷雨天,许多异种说岩前;泰西也有卢金榜,岁岁争输百万钱。伊秉经《清夫寄至新茶》秉缤字组似,号墨卿、默庵,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土,宁化县人。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