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应用正交试验研究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对肠道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AUH-HM195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与酶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菌龄6 h,溶菌酶浓度5 mg/mL,酶解时间1 h,渗透压稳定剂在制备时使用0.7 mol/L KCl,再生时使用17%蔗糖,制备率为93.2%,再生率为14.5%。  相似文献   

2.
以地衣芽孢杆菌B-1和鞘氨醇单胞菌SC-1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因素,为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β-氯氰菊酯高效降解菌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菌株B-1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13 h,溶菌酶浓度0.1 mg/m L,溶菌酶作用时间15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3.11%,再生率为7.22%;菌株SC-1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菌龄12 h,EDTA浓度5 mmol/L,溶菌酶浓度3.33 mg/m L,溶菌酶作用时间15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5.37%,再生率为27.04%。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用辅酶Q10产生菌深红红螺菌和根癌土壤杆菌为出发菌株,系统研究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为辅酶Q10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菌龄、溶菌酶质量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高渗溶液的选择等,对深红红螺菌和根癌土壤杆菌2株菌进行了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①根癌土壤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为:菌龄13.5 h,高渗溶液为0.8 mol/L NaCl,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2 mg/mL,酶解时间75 min,酶解温度35℃;②深红红螺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为:菌龄45 h,高渗溶液为0.5 mol/L蔗糖+0.02 mol/L的MgCl2.6H2O,溶菌酶质量浓度为3 mg/L,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37℃。【结论】得到了根癌土壤杆菌AT-N10和深红红螺菌Rh1.5005适宜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  相似文献   

4.
豆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适宜于工业生产豆豉的重组菌株,对4株豆豉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溶菌酶浓度、酶解时间和温度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成正相关,与再生率成负相关。不同菌株对溶菌酶的敏感度不同,适宜形成原生质体的酶浓度为0.05~0.50 mg/mL,酶解时间5~20 min,酶解温度35℃,原生质体形成率达90%,原生质体再生率为8%左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青霉素、甘氨酸、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菌龄、再生培养基对生防芽孢杆菌Snb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培养液中青霉素和甘氨酸的终含量分别为0.3%和1.0%时,菌株Snb2的生长量最佳;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溶菌酶浓度为2.0mg·mL-1,酶解温度为35℃,生产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为对数生长中期;在最佳再生培养基HCNB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再生率为66.0%。  相似文献   

6.
研究南阳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取原生质体采用酶法,再生采用双层高渗平板法,因素重要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龄10h,以2.0%蜗牛酶加0.5%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进行酶解破壁,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5h,以0.6mol.L-1蔗糖做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形成率91.40%,再生率10.56%。不进行预处理,在试验条件下,对南阳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影响因素依次为:菌龄>酶解时间>酶浓度>渗稳剂。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进行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所需的高质量原生质体,选用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D-118,分别从酶种类、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值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6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从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2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是"纤维素酶+溶菌酶+崩溃酶"组合酶、总酶终质量浓度10mg/mL、菌丝菌龄15h、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35℃、酶液pH5.6、以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此最佳条件组合所制备的原生质体产率高达4.00×107/g;原生质体最佳的再生条件是酶解3h的原生质体在含1.0mol/L甘露醇的再生培养基上26℃时进行培养,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再生效果,再生率为39%。  相似文献   

8.
以青霉素、甘氨酸、溶菌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等为影响因素,通过酶解,稀释平板计数等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QM3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适条件是:酶解缓冲液SMM pH=6.5,青霉素和甘氨酸的浓度分别为4U∕ml和4mg∕ml,时间2h;溶菌酶的浓度为2mg∕ml,在32℃下,酶解60min,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达到82.11%和89.2%。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QM3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将其进行基因操作等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菌丝体培养时间、酶组合、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稳渗剂类型、再生培养方式等对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为:菌丝体培养60h,用1.5%溶菌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在pH值6.0~6.5,30~35℃,酶解4h,以0.7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1.68×107个/ml;原生质体再生的优化条件为:PDA为再生培养基,以0.5mol/L蔗糖为稳渗剂进行双层固体培养,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6.05%~6.12%。  相似文献   

10.
里氏木霉DWC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影响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DWC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 ,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菌龄为 1 0h ,采用 2 %纤维素酶和 2 %蜗牛酶混合液 ,酶解温度 30℃ ,酶解时间 90min ,用 0 .6mol·L- 1 蔗糖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 ,原生质体的形成数为60万个·L- 1 ,原生质体再生率为 1 0 .1 %。  相似文献   

11.
将高效降解氨氮的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与高效降解亚硝酸盐氮的耐盐红螺菌Rhodospeudomonas capsulate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探讨原生质体制备及融合的条件,并对融合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如下:耐盐红螺菌,溶菌酶量为1.5 mg/mL,EDTA浓度为0.1 g/L,作用时间为45min;假丝酵母菌,蜗牛酶量为0.5 mg/mL,巯基乙醇的质量分数为0.1%,EDTA浓度为1 g/L,作用时间为30 min。两种原生质体在聚乙二醇(PEG-6000)和Ca2+的诱导下发生融合,在添加制霉菌素和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以生长稳定性及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效能等为指标进行复筛,获得了具有较好降解效能的融合子R1菌株。该菌株对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效能与耐盐红螺菌相同,达到90%以上;对氨氮的降解效能为63%,较耐盐红螺菌提高54%。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药标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TXRAl(CAd ,Elf)为亲本菌株,在DNase I始终存在的条件下,采用Lysozyme-EDTA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在高渗琼脂平板上再生。系统地优化了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各种条件,摸索出鸭疫里默氏杆菌TXRA1以Lysozyme 0.1 g/L作用20 min后补加EDTA至终浓度为0.01 mol/L继续作用45 min为最佳试验条件,并成功获得了92%的原生质体制备率和38.77%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株木霉菌SWFC1511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并观察其原生质体释放过程。结果表明:木霉菌SWFC1511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菌丝培养20 h后,用比例为1∶3的2%溶菌酶与2%蜗牛酶为酶解液,在35℃下酶解3 h后,原生质体的产量较高。所形成的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1上的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金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金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中酶体系、菌龄、温度、时间、渗稳剂的最佳用法。[结果]金耳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有三种类型:酶解初期的顶端释放、侧位释放和后期的原位释放。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3d的菌丝体,在1%纤维素酶+1%蜗牛酶+1%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6℃酶解4h,得到原生质体制备率达1.76×107个/ml;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5d的菌丝体,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3℃酶解3h,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达0.22%。[结论]为金耳的原生质体融合、紫外线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研究等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15.
贺婷  郭成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74-1376
[目的]对金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金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中酶体系、菌龄、温度、时间、渗稳剂的最佳用法。[结果]金耳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有3种类型:酶解初期的顶端释放、侧位释放和后期的原位释放。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3 d的菌丝体,在1%纤维素酶+1%蜗牛酶+1%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中,以0.6 mol/L蔗糖为渗稳剂,36℃酶解4 h,得到原生质体制备率达1.76×107个/ml;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5 d的菌丝体,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3℃酶解3 h,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达0.22%。[结论]为金耳的原生质体融合、紫外线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研究等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夏顺翔  张魁  贾秉晟  杨启银  薛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780-2782,2792
[目的]对红色素生产菌RZ21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育种,以提高其红色素的产量。[方法]以粘质沙雷氏菌为供试菌种,研究其原生质的制备、再生的条件和该菌的原生质紫外诱变对红色素产量的影响。[结果]RZ21菌株以溶菌酶8 mg/ml,37℃作用30 min后,再加0.01 mol/L(终浓度)的EDTA作用20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达81.9%,再生率达31.5%。该菌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原生质体处理及抗性平板、摇瓶两步筛选后,得到1株高产株RZ21-3,灵菌红素产量达到了0.813 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4.9%。[结论]溶菌酶8 mg/ml,37℃作用30 min后,再加0.01 mol/L(终浓度)的EDTA作用20 min为该菌原生体制备的最佳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马铃薯疮痂病新致病种Streptomyces galilaeus典型菌株CPS-2的转化体系,对该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菌株CPS-2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TSB培养基一级培养24h,改良YEME培养基(含10%蔗糖和1.0%甘氨酸)二级培养60h,溶菌酶用量为3.0g/L,37℃酶解90 min,原生质体形成量可达4.4×109个/mL;在R2YE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22.71%。采用含25%PEG1000的Tbuffer介导转化质粒pIJ702,24h后覆盖含有硫链丝菌素的营养软琼脂,4d后可筛选到转化子,每微克质粒DNA可获得102~103个转化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预处理剂质量浓度、酶质量浓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的筛选,对酒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酒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菌龄20 h,青霉素G钠质量浓度0.5μg/mL,酶质量浓度1mg/mL,酶解时间30 min,渗透压稳定剂采用SMM缓冲液,再生培养基采用添加0.7 mol/LKCl的ATB培养基,再生培养时采用双层培养基厌氧培养,可以保证较好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