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施氮处理对不同株型水稻根系氮代谢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探讨了施氮处理对不同株型水稻根系氮代谢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型水稻根系NO_3~-含量、NO_2~-含量和NH_4~+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齐穗期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与松散型品种秋光的根系NO_3~-含量差异极显著。随生育时期推进,根系NO_2~-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沈农07425 NO_2~-含量拔节后增幅远小于秋光。两株型品种间根系NH_4~+含量差异较大。两株型水稻品种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生育期变化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且随施氮量增加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此外,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品种与施氮水平正交互作用影响,且受施氮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处理下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土壤全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提高,2个株型水稻品种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主要受施氮水平因素影响。不同株型品种间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消长规律不同。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在拔节期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大,秋光则在分蘖期活性最大,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品种间差异较大。2个株型品种不同处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且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强。品种与施氮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大。不同株型间土壤脲酶活性均以中氮处理活性最高。磷钾肥对照与完全不施肥对照间脲酶活性值基本无差异。脲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氮素水平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土壤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品种与施氮水平对土壤脲酶活性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相对而言,土壤脲酶活性受施氮水平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广西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为广西抗旱性玉米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要种植的1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测定苗期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通过五级评分法,综合评价玉米苗期抗旱性.[结果]苗期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对照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增加,其中相对含水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幅最小的为桂单0810,对应抗旱系数分别为0.9210和0.8366;叶绿素含量降幅最小的为桂单688,抗旱系数为0.9486;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丙二醛含量增幅最小的均为桂单0810,对应抗旱系数分别为0.3010和0.8234.各生理指标均与品种抗旱性存在极显著相关,通过五级评分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数为2.3939~5.8943,其中桂单0810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桂单688、玉美头102、正大619和玉美头105.[结论]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玉米苗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广西主要种植的12个玉米品种中以桂单0810苗期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用低氮(N0)、中氮(N1)、高氮(N2)盆栽土培的超级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伤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水平的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伤流量增加。随着水稻生长,N2处理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幅度小于N0和N1;N2的硝酸还原酶较高活性和高伤流量的持续期长于N0和N1。氮素对杂交水稻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伤流量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种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施氮处理对不同株型水稻叶片氮代谢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株型水稻叶片NO_3~-含量、NO_2~-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似,保持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且均在一定生育期内随外源氮素水平提高而呈上升趋势,表明水稻生长初期硝酸还原酶活性较低,经时间诱导逐步积累增加。因此,水稻生育初期吸收氮素离子速率较低,随水稻生长发育及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吸收速率加快。NH_4~+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再回升的趋势。NH_4~+与NO_3~-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且这种现象在秋光上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高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含氮量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是影响高梁产量的重要生理指标。以目前辽宁省主推高梁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生育中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与高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杂10、辽杂18、锦杂100的产量较高,达到8100.00kg·hm^-1以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开花期6个品种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高于灌浆期,且高产品种两个时期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高于低产品种。生育中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高.有利高粱穗粒数的增加和籽粒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抗旱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体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气孔扩散阻力,蒸腾强度,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株高,叶面积系数,抗旱指数对6个玉米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及显著性测验得出,玉米在其一生中,大喇叭口期是抗旱性鉴定的关键时期,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蒸腾强度和气孔扩散阻力可作为全生育期抗旱鉴定的重要指标、株高、叶面积系数,硝酸还原酶活性可作为中期鉴定指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作为中、后期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盆栽和水培试验条件下,对两种钾营养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耐低钾品种相比,早稻耐低钾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特点.晚稻耐低钾品种在游离氨基酸总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方面比不耐低钾品种强,而在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上则较低.在低钾胁迫下,早稻耐低钾品种对钾离子的亲和力明显高于不耐低钾品种,晚稻两品种间对钾离子的亲和力无明显差异.同时还表明早晚稻间也存在着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9.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抗旱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离体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气孔扩散阻力,蒸腾强度,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株高,叶面积系数,抗旱指数对6个玉米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及显著性测验得出,玉米和其一生中,大喇叭口期是抗旱性鉴定的关键时期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蒸腾强度和气孔扩散阻力可作为生育期抗时鉴定的重要指标,株高,叶面积系数,硝酸还原酶活性可作为中期鉴定指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作为中  相似文献   

10.
对吉林省1923至1999年育成的16 个主要栽培大豆品种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第四节期(V4)较低,盛花期(R2)最大,此后又迅速下降; 盛花期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品种育成年代的推进而增加,76年来增加了32.47%,平均每年增加0.43%;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其中盛花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产量关系最密切(P<0.05),可作为高产品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1.
水稻抗旱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与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呈呈正相关。4个品种不同生育期表现各异,但抗旱性强的品种,其SOD和CAT活性有随含量降低而升高的趋势。3个生育期综合表现为诱一号和IRAT109抗旱性强,汕优63和泸科三号旱性弱,与生产实际相吻合。因此可用SOD和CAT活性来鉴别水分胁迫下水稻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测试6个不同抗旱性谷子受旱后的生理状况。结果表明抗旱品种生理适应性上表现出优势。抗旱品种气孔反应较为敏感;受旱后游离脯氨酸积累量较少,在抽穗期细胞膜离子透过量较少。  相似文献   

13.
甘蔗抗旱性与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甘蔗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性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都表现出品种的抗旱性越强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越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没有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和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可作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旱池试验研究朝野胁迫下三种不同根型苎麻品种和不同生长期苎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探讨苎麻抗旱性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干旱胁迫使苎麻叶片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净光合强度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但抗旱性品种下降较少;而K^+、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浓度及原生质膜相对透性(RPP)、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大。同不抗旱性品种比较,抗旱品种K^+浓度增幅较大,而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RPP  相似文献   

15.
甘蔗不同品种(种)对干旱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7-10个甘蔗品种(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抗旱品种(种)有较大的伤流强度和较高的切叶自然失水速度,用聚乙二醇(PEG600)处理叶圆片,在这种水分胁迫下细胞膜透品种(种)比不抗旱的累积量要大。干旱使叶片细胞束缚水含量增加,抗旱力强的品种(种)较抗旱力弱的含量高。受旱后甘蔗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与品种(种)抗旱力的关系不很明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干旱气候,2009—2010年引进生产上具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在非灌溉条件下试种,考察各品种在贵州种植的耐旱性,从中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耐旱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在2 558.8~3 639.3℃的耐旱性水稻品种适宜贵州各稻区种植;耐旱性较强及产量表现好的杂交稻品种有荃银1号、赣香优2833、黔两优58、黔优568、国稻1号等,常规稻品种武育粳3号、合系41号等;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增加有效穗、穗总粒数及干物质重是栽培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分亏缺对水,陆稻秧苗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试验于1993 ̄199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校内以4个水、陆稻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秧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秧苗素质明显下降,细胞膜受到破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都显著地增加,水、陆稻对此反应有明显差异。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陆稻秦爱与水稻中花2号等相比,秧苗体内水分含量相对稳定、膜受害较轻,丙二醛含量增加缓慢、增量较小,然而脯氨酸含量却迅速显著地积累。植株体内丙二醛、脯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土壤干旱与复水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盆栽方法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及复水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复水后50%的处理仍保持较高水平。干旱时根系活力下降,但复水后50%处理根系活力高于对照。土壤干旱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但在严重干旱时茎、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又有下降趋势;复水后前期适度干旱处理其含量仍高于对照;在第二次严重干旱时,前期适度干旱处理其含量又有所提高。本文为花生干旱适应性及花生前期水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不同品种各生育时期对干旱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