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渐进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腹膜炎、大量腹水积聚及致死率较高为主要特征。1流行特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主要感染0.5~5岁的猫,12月龄以下的猫易感性增强,以纯种猫、多只猫混养及流浪猫更易感。病程可能是突发性(幼猫经常发生)或缓慢性且持续数周。  相似文献   

2.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冠状病毒引起的渐进性、高致死性疾病。患猫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重下降、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本文对两例幼龄公猫进行临床、血液学、影像学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腹腔积液,并伴有贫血、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降低等情况,结合猫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1确诊为湿性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2确诊为混合性猫传染性腹膜炎。对两病例使用核苷类似物GS-441524制剂并配合保肝药物,进行数月跟踪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可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病(Contagious ecthyma,CE),又称羊口疮(Orf)、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或羊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又名口疮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传染性丘疹性和痂皮性疾病,主要危害绵羊的山羊,尤其是羔羊。  相似文献   

4.
猫的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发生腹膜炎和出现腹水为特征。此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发生于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猫,且健康猫血清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种鹅“蛋子瘟”又称传染性卵黄腹膜炎,有的地区也叫作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其特点是:专门侵害产蛋期的母、公鹅,往往在产蛋初期或中期开始发病,直至产蛋结束,病鹅治愈后也失去种用价值。该病的发生与流行,给种鹅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从危害种鹅的产蛋率、出雏率这个角度来说,该病是影响鹅业发展的第一大杀手。2008年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很多家禽业者反映,鸡的呼吸道疾病越来越严重,没有很好的对付方法,造成经济损失。在很多鸡群中呼吸道疾病占整个疾病损失的一半以上。大多数的家禽业者和兽医科技人员相当熟悉由单个病原体引起的呼吸病,如大肠杆菌、支原体病(MG和MS)、传染性鼻炎(IC)、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流感(AI)等等,  相似文献   

7.
“芩麦散”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效果孙荣华,秦龙(邓州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邓州474150)(邓州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鸡的ILT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在国内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可达80~100%),病程短(为"一过型"),呈典型的尖峰式死亡曲线。该病可诱发或继发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等疫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呼吸道传染病的鉴别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化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禽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舍内空气污染严重,加之禽类自身免疫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呼吸系统疾病必然成为家禽的一类常见性和多发性疾病。鸡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有:禽流感(AI)、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慢性呼吸道病(CRD)、鸡传染性鼻炎(IC)、曲霉菌病(Asper)。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共同的症状,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从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呼吸系统疾病作比较,从而可以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养鸡用药十大误区及正确用药十大要点江苏省无锡正大畜禽有限公司郑会永︵214041.重视对症治疗,忽视对因治疗常听养鸡户讲买点儿治疗呼吸道病的药,却不知有呼吸道症状的鸡病众多:传染性鼻炎(IC)、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新城疫...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研究根据HLJ/HRB/2016/11毒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进行基因扩增,并将目的基因在Bam HⅠ、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终浓度为1 mmol·L-1的IPTG在16℃诱导16 h后,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显示,在约69 kda处出现目的条带,且该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将重组N蛋白经Ni柱纯化后,按每只BALB/c小鼠免疫50μg,三免后7 d采血分离血清,经间接ELSA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N蛋白可被特异性识别且效价可达到1∶12 800。研究制备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疫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鸡腹膜炎与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及代谢性、物理性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因其病因不同 ,病变有明显的区别。笔者根据临床经历及有关资料认为 ,至少有 1 4种疾病能够引起鸡腹膜炎 ,而且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其诊断要点介绍如下。1 引起鸡腹膜炎的常见疾病鸡腹膜炎最常见于鸡大肠杆菌病 (AC)和输卵管炎 ,又见于鸡白痢 (P)、鸡伤寒 (AT)、鸡副伤寒 (AD)、鸡肾型和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IP)。当腹膜炎见于鸡新城疫(ND)、禽流感 (AI)和鸡霍乱 (FC)时 ,往往不易引起重视。鸡腹膜炎又同时见于鸡链球菌病 (…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1,(12):52
疾病防制对我国养鸡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国际间合作日渐频繁,养鸡环境也日趋恶化,鸡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养鸡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新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我国鉴定了十余种新病,包括:传染性法氏病(IBD,1997)、禽脑髓炎(AE,1983)、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1986)、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1986)、鸡传染性鼻炎(IC,1986)、鸡传染性贫血(CIA,1992)、鸡传染性胃炎(1994)、禽流感(H9N2,1994;H5N1,1997)。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中国和澳大利亚分离的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Ⅰ型卵磷酯酶C和胰酶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的血凝抗原能凝集鸡红细胞,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提供了方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41)、H(120)、H(52)、Gray、Connecticut、T、GIBV等7个毒株进行了血凝性的比较,以H(120)毒株血凝价最高,其次是M(41)、GIBV、Gray,而H(52)、Connecticut、T等毒株血凝性低或无血凝性。作者还对影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具有"一过性"特点的传染病.其特征:排白色稀粪,法氏囊肿大,浆下有胶冻样水肿液.多发于3~6周龄幼鸡.本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免疫抑制,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可引起其他细菌性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传染病.病的主要病变和特征是胚胎和幼雏死亡,有败血症、气囊炎、腹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脐炎等病变.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往往能加重鸡的病情,使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所以及时确诊病因,对症下药是防控和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病原传染性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或亚临床性传染病,主要导致法氏囊(BF)坏死和萎缩。1957年秋,该病首次暴发于美国Delaware洲南部Gumboro地区的一群肉用雏鸡。其后,Cosgrove于1962年对其作了详细的报道,并定名为Gumboro病(GD)。同年,Winterfield等用鸡胚自患鸡BF分离到GD的真正病原,称之为传染性囊因子(IBA)。197O年,Hitchner提议将该病命名为传染性囊病,其病原称为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Allan等于1972年首次报道了IBDV导致的免疫抑制特性,198o年,McFerran等发现了IBDV存在有抗原…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通常100%)为主要特征。其诱因是气温突变。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等。猪龄越大耐受能力越强,10日内仔猪可100%发病.死亡率100%,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本人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探索.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的幼鸡多发。病理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坏死和萎缩,胸、腿部肌肉出血,肾脏肿大等。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张秀美王莉莉宋敏训艾武刘永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济南250023)徐苏云杨奎陈溥言(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医学院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属于疱疹病毒科,A型疱疹病毒属,是一种20面体对称的双链DNA...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流感(AI)、新城疫(ND)、鸡支原体病(CD)5种鸡病在叶县养鸡场中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科学的防治办法,于是开展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AI免疫合格率87.7%,ND免疫合格率79.5%,IBD阳性率46.5%,ILT阳性率为19.6%,CD阳性率为11.7%。建议今后加大防疫力度,及时进行疫情检测,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提高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