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种及栽培条件与大蒜二次生长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蒜不同品种间二次生长的类型有很大差异,‘蔡家坡红皮蒜’以外层型二次生长(SGO)为主,‘苍山蒜’以内层型二次生长(SGi)为主,‘改良蒜’只有SGi,遗传”性相当稳定。蒜种在低温(0~5℃)和冷凉( 14~16℃)条件下贮藏 30天对SGo和SGi的发生都有促进作用,但对SGO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以SGi为主的‘苍山蒜’,在室内贮藏的蒜种晚播时SGi较早播时显著提高,SGO 则不受播期的影响。在16~17℃下贮藏的蒜种,早播比晚播有利于SGo的发生。以SGo为主的‘蔡家坡红皮蒜’晚播时SGo较早播明显降低。蒜种大小对SGo和SGi的影响与蒜种贮藏温度有关。土壤湿度对SGO的影响大于对SGi的影响,稀植对SGi的发生有利,对SGO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播前蒜种温度和光暗处理对大蒜二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蔡家坡红皮蒜以外层型二次生长为主,苍山蒜以内层型二次生长为主,改良蒜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播前蒜种在冰箱(0~5℃)或地道(14~16℃)条件下处理30天与室温(24~27℃)下处理相比,前者内层型和外层型。次生长株率均极显著地提高,使蔡家坡红皮蒜商品蒜头产量降低28.6~35.6%,苍山蒜蒜薹产量提高23.7~30.9%,改良蒜蒜头产量提高3.1~5.7%,并使前二个品种蒜薹和蒜头收获期提早约一周。蒜种处理期间见光与否对大蒜二次生长、早熟性及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GA3逆转高浓度乙烯利抑制黄瓜幼苗生长的效应。GA35×10-6、10×10-6、20×10-6均能有效解除乙烯利对黄瓜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使受乙烯利胁迫的黄瓜幼苗外部形态和生长量接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猕猴桃离体试管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多效唑(PP333)处理猕猴桃试管苗,降低了其生长强度;植株体内的GA3、IAA和ZT含量下降,ABA的含量上升,乙烯释放率增加;并且能降低外源的GA3和IAA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外源的GA3和IAA又能不同程度地逆转多效唑的抑制作用,使植株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5.
植物激素与柿子后熟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田建文  贺普超 《园艺学报》1994,21(3):217-221
研究了柿子后熟期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外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子的后熟取决于乙烯和脱落酸(ABA)的协同作用,尤其在ABA的作用更重要;而各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又影响果实对ABA和乙烯的敏感性。越不耐藏的柿子品种,对ABA和乙烯的忍耐性越差,二者在低浓度下限诱发后熟变化,其后期乙烯峰越高,ABA累积越多。外源ABA和乙烯可提高果内乙烯浓度和呼吸强度,加速果实后熟软化;GA和苄基基腺嘌呤(BA)处理可减小  相似文献   

6.
大蒜脱毒苗扩繁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讨利用脱毒种蒜茎尖周围鳞茎组织进行扩繁的新途径。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鳞茎愈伤组织形成及分化幼芽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2,4—D0.1mg/L+BA0.3mg/L,切割幼芽接种于NAA;BA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培养基中,促使幼苗株高,叶片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组合为NAA0.05mg/+BA0.5mg/L。因此,切取脱毒种蒜茎尖周围0.2—0.3mm鳞茎组织,经愈伤组织诱导,幼芽分化,幼苗生长三个阶段110天培养,可获得4株试管成苗,并且经幼苗根尖染色体压片,镜检,未发现有任何染色体变异。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黄瓜早、中和中晚熟品种经乙烯利处理后所表现的效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乙烯利有促进主蔓生长和节间增粗的作用,并能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对各品种前期产量增加的效应显著;对总产量的影响则依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其增加产量的原因与第一雌花着生节位降低、数目加多,雄花数减少,叶片和叶面积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温光条件对离体大蒜鳞茎形成和内源激素变化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州白蒜和太仓白蒜2个地方品种试管苗进行试管鳞茎培养,结果表明,鳞茎形成需较高温度条件的诱导,15℃下培养的试管苗转入20~25℃高温下可形成鳞茎;4℃低温预处理促进鳞茎形成。对长日照的要求因品种而异,早熟品种徐州白蒜在8~16h日长下均可形成鳞茎,晚熟品种太仓白蒜在8h短日下不形成鳞茎。鳞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ABA含量升高,iPA下降,IAA先剧烈升高,然后下降,GA先下降,然后升高。鳞茎开始形成时,iPA/ABA和GA/ABA下降,IAA/ABA升高。温度对IAA/ABA有明显影响,对长日照要求严格的品种其iPA/ABA变化受光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两类生态型区苹果器官内源激素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南亚热带干热多日照河谷(E1)和北亚热带湿热少日照河谷(E2)两类生态型区的金冠苹果7种器官内源激素IAA、GA、ZR、ABA含量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各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E2型区苹果茎尖和叶片IAA、GA、ZR含量,幼叶和芽的GA含量以及伸长中的茎、幼叶、叶、根的ZR含量均显著高于E1型区,而各器官ABA含量则显著低于E1。两类生态型区苹果的生长结果状况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乙烯利对番茄幼苗生理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无限生长型的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三种浓度(150ppm、300ppm450ppm)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生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利能有效地抑制幼苗徒长,增加茎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中束缚水与可溶糖含量及根系活力,使幼苗更趋向于壮苗的形态。乙烯利处理明显提高了番茄早期产量,总产量也有所提高。综合本试验结果,300ppm浓度处理提高番茄幼苗素质及产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二处理。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GA3、6-BA、NAA和PP333在石斛分蘖期前10d浸根2h,结果表明:6-BA,NAA,PP333均增加有效分蘖数,其中以6-BA10mg/L处理最显著;GA3处理抑制分蘖,但可促进珠芽发生;NAA处理对珠芽的发生无影响;PP333抑制生长,可提高石斛品种的观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砧木的梁平柚树体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酸柚,香橙,枳,宜昌橙,酒饼Le5种砧木的梁平柚叶片GAs,ABA,ZT和CIK等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以期探讨砧木影响接穗生长的内源激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生长激素和抑制激素含量的平衡比单一激素对含量对树体生长影响更重要,乔化砧酸油,香橙使接穗表现乔化的原因是GA3/ABA,(ZT+CIK)/(ABA,(ZT+CIK+GA3)/ABA值较高,矮化砧酒饼Le宜晶橙则较低,半矮化砧枳则介于二者之  相似文献   

13.
复合激素对仙客来长叶与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文澄 《园艺学报》1995,22(4):401-402
复合激素对仙客来长叶与成花的影响谭文澄(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6)关键词仙客来;复合激素(GA_3,BA,NAA);叶片生长;成花EffectsofComplexPhytohormoneonLeafGrowthandFlowerBudsF...  相似文献   

14.
GA3对乙烯利抑制黄瓜苗生长的逆转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幼苗经过500×10^-6乙烯利喷苗处理,严重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并趋向老化;用GA3三种浓度(5×10^-6、10×10^-6、20×10^-6)喷叶处理后,有效地逆转了乙烯利对黄瓜幼苗的影响,使其趋向于壮苗。在三种浓度或以10×10^-6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台农17"菠萝品种夏季催花难的技术问题,采用乙烯利400、600,1 000 mg/L 1~2次,1.0%、1.5%、2.0%电石2次,1.0%、1.5%、2.0%电石2次+乙烯利600 mg/L 1次对菠萝植株进行催花研究,比较不同处理对开花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乙烯利催花处理植株的开花及果实成熟均比电石催花提早;单一乙烯利催花1~2次,菠萝抽蕾开花率在0~51.67%;单一电石催花2次,抽蕾开花率在82.22%~85.55%;电石两次+乙烯利1次催花,抽蕾开花率达98.89%~100%。电石及电石+乙烯利催花处理小果数目及果形指数极显著高于单一乙烯利处理。说明1.0%~2.0%电石2次+乙烯利600 mg/L1次(每次间隔2 d)是夏季"台农17"菠萝品种理想的催花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不同锌处理香椿芽中2种形态脱落酸、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的含量。锌处理极显著地改变了棚栽香椿的内源激素含量,促使自由态ABA和结合态相互转化,促进IAA、GA含量增加,从而有效地打破了棚栽香椿的休眠。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研究低温条件对不同大小蒜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发挥低温处理蒜种在生产上的最大效应, 以“三月黄”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6 ℃低温处理,以室内常温贮藏为对照,观察蒜种生 根、出苗及植株性状,比较青蒜、蒜薹及蒜头产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可使蒜种提早解除休眠,促进 大蒜提前生根和出苗生长,且蒜瓣越大效果越好,其中,大瓣蒜出苗率最高,达到92.4%,中瓣蒜次之, 达到84.93%。低温处理能显著增加大蒜植株假茎的长度和粗度,提高单株质量即青蒜产量,且蒜瓣越大 增产效果越显著,低温处理大瓣蒜种和中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6.28%、35.95%,且与 对照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小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比对照增加10.53%,二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低温处理蒜种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二次生长严重,蒜头瓣数虽多但单瓣质量低,商 品质量差。因此,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可以用于青蒜生产,实现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且大瓣和中瓣蒜种 效果较好,但不能用于生产蒜薹、蒜头及留种。  相似文献   

18.
枣花内源激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坐果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毕平  牛自勉 《园艺学报》1996,23(1):8-12
选择自然坐果率不同的两类典型品种板枣和壶瓶枣,对其花器中内源激素GA3、IAA、CTK和ABA以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花开放的最后阶段柱萎期为坐果的临界期,此期的IAA与ABA含量是影响坐果的主导因子,花期子房中可溶性糖含量高可以减轻生理落果,但与坐果关系不明显。花期喷施外源GA3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而且能够加强花朵子房作为生理库的作用,使子房吸收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减轻生理落果。  相似文献   

19.
在巨峰葡萄果实缓慢生长期对果实外施激素和对枝条环剥处理,结果表明,外源ABA单独处理、果穗下方环剥与外源IAA或ABA联合处理均使始熟期提前到来;外源IAA(300mg/L)处理并没有推迟果实的始熟期,而外源GA3处理则使始熟延迟。分析各种处理果实的内源激素变化后认为,虽然果肉ABA浓度的升高并不总与始熟期相一致,但ABA做为始熟启动信息几乎是可以肯定的。IAA浓度在始熟期毫无例外地下降到低谷,说明IAA数量的减少也是始熟的必要条件之一。GA3处理在延迟始熟的同时减缓了IAA的下降而并未影响ABA的变化。果穗上下方环剥试验表明果实中启动成熟的ABA可以不来源于叶片。讨论了果实中内外源激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始熟启动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处理采收4年、6年和8年的厚皮甜瓜种子。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提高甜瓜种子发芽率效果较好,GA3也有一定作用,NAA效果不明显。不同年份的甜瓜种子在常温下贮藏4年,发芽率在50%以下;6年的已降到20%以下;8年后发芽率基本为零。不同浓度处理,在所试验的浓度范围内,3种激素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浸种时间处理,4小时和6小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