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6份综合性状优异的小麦种质近几年,经过鉴定试验,筛选出一批穗大粒多、矮秆抗倒、抗病早熟等高产潜力大的优良小麦种质资源,可供大田生产引种试种和科研育种单位作杂交亲本利用。现将6份综合性状优异的材料介绍如下:临汾6002山西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培育。属半...  相似文献   

2.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在世界上分布极其广泛,从其发源中心到其他各地区的传播过程也就是引种的过程。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到今天,引种工作从未间断,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育种要求早熟、矮秆、抗病、丰产、优质等项目的综合需要,我们筛选出一批优良材料,其中有的可以引种试种,有的可利用作杂交亲本,现将第一批材料简述如下,可供小麦科研单位和育种工作者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乳熟后期的逼熟早衰,是淮南麦区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许多国外种质资源难以在育种上得以利用的原因之一。六十年代以来,墨西哥小麦品种因矮秆、丰产、耐肥、抗倒、抗锈、适应范围较广而闻名于世,许多国家直接利用墨西哥小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我国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开始引种墨西哥小麦。许多单位引种结果表  相似文献   

5.
再论小麦育种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小麦品种资源,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本文根据目前小麦育种,优质小麦育种,超级小麦育种和饲用小麦育种,并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讨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赵乐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l)小麦花药培养已逐步发展成为小麦的育种途径,它具有缩短育种年限、扩大变异范围、提高选择效率等许多优点,对加速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小麦花药...  相似文献   

7.
从北海道小麦育种事业的背景,小麦品种的演变,小麦主要育种成果及特征特性和今后的育种方向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日本北海道小麦育种的状况及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8.
小麦育种技术现代化是小麦产业现代化的基本要件之一。有感于美、加、英、澳等发达国家的小麦育种体系建设与我30多年小麦育种实践之对比,而草成此文。  相似文献   

9.
《作物育种信息》2005,(5):19-19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精心培育,终于在我国首次培育成功彩色小麦。据专家介绍,这些黑色、绿色、咖啡色等彩色小麦不仅能吃,而且还有保健作用。小麦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我国粮食总量的25%。在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的带领下,科研小组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三结合育种方法。终于育出了黑色、紫色及绿色等多色小麦,其中绿色小麦在全世界也较罕见。  相似文献   

10.
洲元9369强筋小麦黄淮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筋小麦洲元9369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种审字2007040号,是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种植项目指定品种,2008年进入河南、安徽两省引种程序,适宜种植区域黄淮海及北方冬小麦区。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表明世界各地种植的小麦品种,大都是通过相互引种利用而发展丰富起来的。由于近代育种工作的进步,很多优良品种,不但在本国的生产上起了明显的增产作用,並且通过引种促使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12.
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选育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小麦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育种和生产需求,以临丰3号为母本,临优145为父本,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而成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7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3年、2014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 546.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9.2%,株高75 cm左右,穗长7 cm左右,千粒重41 g,生育期236~240 d,粗蛋白18.09%、湿面筋37.9%、Zeleny沉淀值43.0 m L,抗旱性好品质优。由此可知,品种晋麦97号适宜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渭北旱塬等黄淮旱地麦区引种种植。本研究解析了晋麦97号育种策略,对黄淮旱地小麦育种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培育突破性旱地小麦新品种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3.
小麦育种为我国小麦生产和种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小麦品种商业特性、育种成就、育种人才和资源分布、研发投入等方面分析了小麦商业化育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小麦商业化育种发展的路径应以育种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的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育种中.有性杂交是常规和有效的育种手段。在进行有性杂交时,对经过去雄或不育的小麦雌蕊授粉.常采用取粉授粉法和捻穗授粉法。这两种小麦授粉法,具有简单、直观、有效等特点,但在大量小麦组配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工作量大而集中、授粉受时间限制、技术要求标准高等问题。在近些年的育种中.我们尝试对父本移植授粉法进行创新和改进。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一些问题.在小麦育种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使育种效率和成效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地位仅次于水稻。在小麦生产发展的进程中,小麦育种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仅小麦品种改良就可使小麦增产40%左右,本文对国内外小麦育种科学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浅析了小麦育种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和学术思想。明确了小麦育种与小麦遗传理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对小麦育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六五”攻关开始至今,在小麦抗旱育种的理论及方法,新品种选育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根据国内外适应性育种的试验,结合我们多年小麦抗旱育种实践,对培育兼具抗旱节水和高产冬小麦的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剖析了高产抗旱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环境的产量构成特点;建立了选择鉴定抗旱高产、广适性、稳产性品种的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7.
苏引6号冬小麦的引种试种与应用前景杜振华,孙芳华,张文祥,郭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及品种抗寒性与栽培技术的提高,我国冬小麦的种植界限已大大向北推移。这将是我国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小麦总产的一项重要技...  相似文献   

18.
文章汇总了2017—2022年内蒙古引种备案玉米品种和品种应用等有关信息,简要阐述了玉米品种引种制度变革、内蒙古引种玉米品种审(认)定情况的基础,重点分析了育种者分布、占相应省份审定品种比例、备案与审定年份间隔、推广应用情况和引种备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引种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引种备案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蔡岳 《种子科技》2023,(17):57-59
当前关于小麦的育种方法较多,高产高效育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成效最大。为了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需要深入探究新品种培育方法,切实保证小麦种子的质量。文章通过对小麦高产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培育方法进行探究,能够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标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麦常规育种是有目标的加速了的进化过程,是所有其它小麦育种技术的根祖及终成必经之路。但因目的基因捉摸不清选择不准/稳定出圃费时费工成功率却很低。因此,缩短新品种出圃年限是小麦育种家和麦农的共同愿望。笔者1996年在英国剑桥PBIC实地参与了SSD小麦育种新技术的大田及生长室试验,并与该所小麦育种首席专家Brown博士及来访的德、法、墨小麦育种家从不同层面对SSD法做过一些有偏评估。本文简介SSD概要及个人管见,盼能引起涉麦工作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