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不同亚致死剂量磷化氢熏蒸处在交配高峰期的嗜虫书虱雌雄虫,采用"Y"形嗅觉仪对嗜虫书虱进行行为反应测定,并用溶液浸提法获得性信息素提取液,比较不同亚致死剂量磷化氢熏蒸对嗜虫书虱雌虫信息素生物活性的影响、对雄虫化学通讯系统的影响~[1]。结果表明,在不同亚致死剂量磷化氢熏蒸后,熏蒸过的雌虫对未熏蒸雄虫诱集效果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LC_(30)处下降较大,与CK相比在5%显著水平下LC60处存在明显差异;熏蒸过的雄虫对未熏蒸雌虫的选择率随熏蒸浓度的增大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是一种昆虫分泌的化学气味,作为它们传递信息的一部分。现已经分离和人工合成这些具有种特殊性的气味并大规模用来防治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害虫。用信息素监控农作物害虫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应用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则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据最近的的资料表明,在储粮害虫中有二种基本类型的信息素,一类是性信息素,常由雌虫产生,虽然其量极少,但能吸引雄虫。另一类是集合信息素,一般由雄虫产生,可以吸引雌虫和雄虫。集合信息素是食物存在的一种信号,同时也可导致相遇昆虫的交配。  相似文献   

3.
<正>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果园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用性诱剂的优势:一是选择性高,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  相似文献   

4.
人工合成昆虫性诱剂捕杀麦蛾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昆虫激素,基本可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二大类。内激素主要是昆虫内分泌器官分泌的、能在体液内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调节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交配、生殖以及一般生理代谢作用。外激素是由昆虫某一器官或组织分泌的、能在体外流动的活性物质,它能借空气或其它媒介散布到体外,影响同种其它个体的特殊行为。近年来生态学有了很大发展,人们发现在昆虫与昆虫,昆虫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如昆虫求偶,寻找食物、定向栖息搜索寄主、受到侵扰时向同类告惊等行为都存在着化学物质的作用。自七十年代初到现在,国内外已知产生外激素的昆虫达300多种,其中约80余种昆虫的性诱物质已能分析提纯并阐明了它的化学结构式,有近30种的性诱物质可以人工合成,已经商品化了的有19种。昆虫性息激素,具有极强的引诱力,只要空气中有微量存在,即能吸引同种异性(雄或雌成虫)产生生理效应。鳞翅目雌虫释放性信息素的腺体,一般位于腹部第八、九节的节间膜上,多数种类是由雌虫释放以引诱雄虫前来交尾;也有些种类是由雄虫释放,以引诱雌虫的。昆虫的性激素,仅对同种异性个体发生作用,而不会把别的昆虫引来,这样就保持了种的连续和生殖隔离,但也有亲缘相近的种类(如同属或同科)相互间有一定的引诱力,因此不会伤害天敌。  相似文献   

5.
<正>茶尺蠖作为鳞翅目蛾类害虫,其雌蛾合成释放的性信息素组分在雌雄两性通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茶尺蠖雄蛾主要通过其高度灵敏的嗅觉感受系统特异的识别种内性信息素组分,进而搜寻和定位待交配的雌蛾,完成交配行为。基于反向化学生态学原理,研究茶尺蠖雄蛾识别性信息素的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种间杂交初步研究情况。米象和玉米象的外形没有明显区别。关于这两个虫种的定名,以前有过较长时期的争论。笔者通过对米象与玉米象配对杂交,单独饲养,发现两种虫能进行交配,但杂交成功率不高,77.9%的配对没有产生杂交子一代,只有22.1%的配对能产生杂交子一代。而在产生的杂交子一代中,出现可育型与不育型。可育型有正常繁殖能力,能产生正常后代。不育型无繁殖能力,解剖其雌、雄虫生殖器,发现有介于米象和玉米象之间的雌、雄虫生殖器虫体。由此看来,米象和玉米象的亲缘关系极为相近,在进化过程中分化尚不完全。  相似文献   

7.
用植物油(棉子油,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来抑止小麦中的谷象。当剂量为5毫升/公斤时,谷象后代繁殖明显减少。在10毫升/公斤,则可完全防治谷象,同时至少可以保持60天的效果。这些植物油也可驱避谷象成虫。用植物油处理后对小麦种子的吸水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5或10毫升/公斤的剂量减少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茶尺蠖成虫延迟交配对其产卵量、孵化率和雌雄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配时间的延迟,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延迟3d以上,下降趋势明显,延迟6d产卵量最低,且卵的孵化率为零。随着延迟天数的增加,成虫寿命显著延长,雄虫最高可达15.82d,雌虫可达13.97d,较之对照显著增加。茶尺蠖雌虫具有较短的交尾期,其生殖活力随着日龄增加而显著减弱。因此,采用性"迷向法",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在此时间段干扰交配,将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烟草螺EPhestiaelutella(HHbner)是1915年在俄罗斯首次记录危害烤烟的。1993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动物系对烟草螟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学研究,包括了烟草螟的形态学、发育、营养生物学和繁殖。成虫羽化后数天便进行交配,并在食物上产卵,每一雌虫可以产卵150~200粒。在一周之内,卵孵化为幼虫,接着幼虫便钻到食物的下面,并隐匿数月。在5龄幼虫时,幼虫开始活动,它们离开食物并爬到表层,以使湘育和越冬。来年的初夏,末龄幼虫化蛹,并在一个月之内羽化,其中约一半变为下代的成虫。文章还讨论了烟草螟在交配时的信息素刺激作用,雌…  相似文献   

10.
米象Sitophilusoryzae、玉象Sitophiluszeamais和谷象Sitophilusgranarius是3种世界性的储粮大害虫。在这3种象虫中,根据外部形态,谷象容易与米象和玉米象相区分。但是根据形态特征,很难把米象和玉米象区别开来。为此,法国进行了如下研究。对总数为37个品系的米象、玉米象和谷象进行酯酶的电泳分析。在多形比例方面,玉米象要比其它2种象鼻虫高。根据酯酶的特征,可以区分这3种象鼻虫,同时也证实了米象和玉米象要比谷象具有更亲近的亲缘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一种的种群之间,酯酶的特征也是不同的,但不能表明所有种群的地理来源…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农业科技人员近期采用电生理方法,测定了小菜蛾雌、雄成虫对雌蛾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SP)两种主要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和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Z11-16:Ac),以及性信息素与寄主植物5种挥发性物质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20.0克/升时,雄蛾对Z11-16:  相似文献   

12.
摘 要:为了探明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的各种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香蕉球茎象甲的虫体挥发物,进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雌雄虫(雌虫和雄虫等数量混合)分别鉴定出9种、8种和9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61.05%,39.46%和17.43%。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和雌雄虫三种虫体挥发物共有成分有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荜澄茄油烯、(1,1-二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3',5,5'-四甲基联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种,而3,7-二甲基-1,3,6-辛三烯是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和雌雄虫三种虫体挥发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19.15%。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各成分种类多样,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正>利用性诱剂干扰交配或诱杀钻蛀性蛾类害虫是果园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发既诱雄蛾也诱雌蛾的新型诱剂近年来颇受关注。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作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基础上,加入寄主植物挥发物——梨酯、苯乙酮、香叶醇、冬青油和苯乙醇等制成若干配方,在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性别比例条件下莲草直胸跳甲的行为反应,明确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相遇及交配行为机制,采用人工室内饲养观察和动物行为习性观察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雌1雄、1雌1雌、1雄1雄3种性比条件下,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相遇和交配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分别在雌雌和雄雄条件下的相遇行为主要表现为避让、打斗2种方式,且相互避让的频率明显高于打斗的频率;雌雄成虫相遇行为主要以避让为主,雌雄成虫多次相遇后可能发生交配,但交配的频率相对较少。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交配的昼夜节律明显,初羽化成虫在第1、2天未见交配行为,从第3天开始出现交配;在一个昼夜时间内,上午0:00—10:00时段成虫交配的频次段较低,下午13:00—15:00时段内成虫交配的频次最高。说明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的保存以雌雄个体同时存在为宜,并可减少个体间的打斗行为;室内成虫的配对产卵可以选择初羽化后3天内进行,以下午13:00—15:00时段为宜。  相似文献   

15.
<正>两性生殖它是指昆虫通过两性交配的生殖行为,雌性个体所产生的卵子受精后,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孤雌生殖(或平性生殖)指雌性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却能发育成为正常的新个体。偶发性生殖它是指某些昆虫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交配生殖,而雌性成虫偶尔会产生受精卵,照样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现象。经常性生殖(永久性生殖)这是指一种雌成虫,所产下的卵,既有受精的卵,又有未受精的卵,只是奇在前者能发育成为雌虫,而后者却发育为雄虫。周期性生殖(循环型生殖)它是指昆虫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却  相似文献   

16.
在装有1公斤小麦的圆盘内,用培养皿测试某些植物油对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 L.的诱虫性或驱虫性。与矿物油比较,冷榨未提炼的燕麦油,能量油(混合油)麦芽油,芥籽油,有强的诱虫性(P<0.05),而提炼后的燕麦油有强的驱虫性;新鲜的麦芽油和能量油的诱性优于各自陈化的油。向日葵油分别与麦芽油,南瓜籽油,红花油等量混合,其诱性降低,而与提炼的燕麦油、芝麻油、或棉籽油与芝麻油,提炼燕麦油等混合,其驱虫性将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亚洲型舞毒蛾中国地理种群飞行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亚洲型舞毒蛾的飞行能力,以采自河北和内蒙两地的亚洲型舞毒蛾为试验对象,应用昆虫飞行信息系统,分析亚洲型舞毒蛾的最大飞行速度、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结果表明:亚洲型舞毒蛾雌雄个体间飞行能力有显著差异,雄虫比雌虫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雄虫平均累计飞行距离为6.76 km,雌虫平均累计飞行距离为1.85 km;1日龄成虫已具备较强的飞行能力,在飞行时间、飞行距离上,雌虫随着日龄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交配对雄虫的飞行能力无显著影响,雌虫产卵后飞行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家蚕交配囊精液的活化与人工授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姬姆萨染色及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家蚕交配囊中精液,并用交配囊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研究发现:交配20~30min雌蛾交配囊中精液与雄蛾储精囊中精液一样,精液未被活化,含有大量有核精子束。用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精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与人工授精的结果显示,0.2μg/ml的胰蛋白酶处理精液受精卵得率最高。用胰蛋白酶、血纤维蛋白溶酶、胃蛋白酶及琥珀酸钠处理精液,仅胰蛋白酶能够在很好的溶解有核精子束的同时提高无核精子的运动性,也只有胰蛋白酶处理的精液人工授精能够得到受精卵。研究还发现经2倍稀释的精液人工授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正竹长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在江苏地区一年1般发生3代。通常雌虫以老熟若虫、雄虫以蛹的形式在枝干上越冬,待到翌年4月蛹羽化为成虫,雄成虫与雌成虫交配后,雌成虫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在5月上旬始发,第二代若虫在7月上旬始发,第三代若虫在8月下旬始发。若虫以在晴天中午孵化最盛,刚孵化的若虫会爬行数小时后,用口针插入竹组织,吸汁进行为害,且不再移动。同时初孵若虫的虫体上会分泌出白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八种饲料配方筛选的基础上,以三种饲料配方作了两种湿度条件下粉尘螨种群发展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粉尘螨种群在25℃时,相对湿度75%比相对湿度80%条件下发展得快,试验配比中的土霉素对粉尘螨有抑制作用,以对羟基苯乙酸酯代替山梨酸可以缩小成螨雌/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