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山东省胶东地区降雨频繁、气候反常,苹果轮纹病大面积发生,烂果率一般20%~30%,严重果园达70%~80%。大灾之年,综合防治得力的苹果园轮纹烂果病还是很轻。笔者1998年秋后对烂果轻的果园大量调查。现将这些典型园的具体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安远县版石经济林场原有二千多株中熟温柑尾张,定植于1974年。一直粗放管理,导致糠片蚧、矢尖蚧、红蜘蛛为害严重。虽经1981~1985年的树形改造,加强了病虫防治,肥水管理工作,但效果甚微。1986年7月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虫口密度:糠片蚧每叶27.8~356.1头,每果53.2~571.5头;矢尖蚧每叶8.9~69.7头,每果10.7~83.2头;红蜘蛛每叶15.6~78.4头,每果16.7~94.2头。1986年8月,我们在一千株这样的柑桔树上用高浓度乐果溶液涂抹主干和主枝防治柑桔糠片蚧、矢尖蚧和红蜘蛛试验,取得显  相似文献   

3.
吸果夜蛾对山地桔园危害十分严重,一般产量损失达20%~85%,有的甚至无收。 1990年,青田县农业局应用5.7%百树得乳油(德国拜耳公司产),进行小面积的吸果夜蛾防治试验。选择往年吸果夜蛾为害最严重的山地成年温州蜜柑园,于8月中旬至采果前15~20天,进行连续喷药防治试验。试验设1000倍液(每次喷药间隔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招远市套袋果园连续出现烂果现象,尤其是2007年烂果更为严重,通过对全镇烂果重的12个村50多个园片调查,今年全镇套袋果园烂果发生率达100%,烂果率平均在3%~6%。严重的果园烂果率为15%~20%,给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分析套袋果园烂果严重的原因,笔者在套袋苹果烂果发生期和苹果脱袋后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降低烂果的防治措施,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防治苹果烂果病的经验苹果烂果病(炭疽病、轮纹病)在辽南地区普遍发生,烂果率5%左右。于1994~1996年,对我镇333.3hm2(公顷)结果树进行了综合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烂果率已降低到1%以下。具体措施是:1清扫果园于3月中旬以前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6.
苹果轮纹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果实和枝条的重要病害,为害果实造成烂果,为害枝条严重削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死枝死树。苹果轮纹病在高温多雨地区发病严重。2001年,烟台地区苹果轮纹病大发生,一般果园烂果率在30%~50%,部分果园甚至绝收。1999年陕西岐山县‘红富士’苹果轮纹病烂果率一般在20%~30%,管理粗放的果园达50%~60%。本文综述了有关轮纹病的研究结果.为轮纹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防治冬枣果实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结果表明,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果实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都有较高的防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枣果浆烂病有较好的防效,但防治黑斑病效果很差。建议生产中应用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冬枣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  相似文献   

8.
牛建忠 《落叶果树》2004,36(1):23-23
冀南地区连续多年大面积发生苹果烂果病,特别是2001年,因降雨量大,而且5月份和8月份阴雨连绵,苹果烂果病特别严重,一般果园烂果率达30%~50%,严重果园烂果率达70%以上。为控制烂果病的危害,笔者对烂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特点进行了系统观察,对防病药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方  相似文献   

9.
1981~1983年,我们在常规农药防腐保鲜的基础止,对由上海农药研究所研制、兰溪农药厂生产的疫霜灵,在柑桔果实上的防腐保鲜作用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981年预备试验:8成熟碰柑采自本校农场,11月18日采收,11月24日处理。分40%疫霜灵稀释100倍、200倍,300倍,400倍及清水对照五个处理,各处理200只果(其中对照用300只果),重复二次。方法:浸果1分钟,晾干装箱常温贮藏。 1982年正式试验:试材仍为椪柑,8~9  相似文献   

10.
据1996~1997年统计,黔北山区桔园内因锈螨危害的虫果率已达10%~40%,严重的甚至高达70%~80%,使果实失去商品性。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防治锈螨的天敌主要有多毛菌等,保护措施有4种:一是在桔园间种蔬菜、绿肥或割杂草、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11.
刘开春 《落叶果树》2004,36(4):31-31
山茱萸蛀果蛾又名石枣虫、萸肉虫、药枣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在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山茱萸产区发生尤为严重,受害果率一般为30%~40%,严重园片达70%以上。2000~2003年笔者在丹凤县流岭山区的寺坪镇、月日乡、花园乡、竹林关镇等重点山茱萸产区,对山茱萸蛀果蛾的发生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观察和防治,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区富士苹果烂果特别多,据调查烂果率一般在20%~30%,严重者达到50%~60%。从1994年开始我们对烂果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一、烂果原因 据田间调查,引起烂果的主要病害是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两种病害流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温、高湿 多雨的气候条件是两种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两种病害均以风雨传播,同时高温高湿又给孢子的繁殖、散发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13.
南方大果山楂裂皮病药剂防治试验南方大果山楂是1983年在广西天峨、靖西发现的山楂新品种,到1993年,栽培面积达0.37万hm2。1995年调查,有60%的树遭到裂皮病为害,感病树年死亡率10%~15%。该病从近地面主干开始发生,初发时表现树皮粗糙,...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春夏两季,降雨频繁,葡萄病害发生严重,尤其葡萄霜霉病发生更重,不但危害叶片,而且危害果粒。据调查1998年因霜霉病引起的烂果率一般在20%~30%,甚者达70%。为了有效防治葡萄病害,我们在葡萄基地推广应用了法国产78%科博可湿性粉,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是我市梨树的主要害虫,直接影响梨果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1980~1981年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但是,防治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偶而发现梨大虫果内飞出梨小成虫,在饲养的梨大虫果纱罩里,羽化出许多梨小成虫,这一现象引起我们的注意,联系在实践中,没有桃  相似文献   

16.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钻心虫,蛆窟窿、枣实虫等,是枣区为害枣果的主要害虫之一。果实一般受害率在24%~53%,严重的达75%。幼果前期受害早落,后期受害则虫粪堆积果内,不能食用。现将几年的观察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影响越冬代桃蛀螟发生量的因素及防治技术越冬代桃蛀螟的幼虫是危害早熟桃果实的主要害虫,在防治技术处于盲目状态时,虫果率达50%~100%,严重降低早熟桃园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完善对越冬代桃蛀螟的有效防治技术,于1987~1990年在山东省腾州市大坞镇...  相似文献   

18.
牵牛星防治锈壁虱有特效我场有柑桔成年投产树250多亩,往年柑桔锈壁虱为害非常严重,锈(黑)果一般占25%~30%。1993年选用新农药20%牵牛星可湿性粉剂4000~4500倍液,全年喷药4次,结果全场柑桔总产达30多万kg,锈果率降至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李实蜂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李实蜂以幼虫蛀食幼果,是李子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山东肥城、陕西大荔等地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加大荔官池乡西阳村三队40亩李园,1986年虫果率高达95%,只产李子737.5kg。1987年经指导防治后,共产李子1万多kg。1988~1989年,扩大防治面积达400亩,虫果率均压低到2%左右。  相似文献   

20.
1981~1990年在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 43个村的2万亩苹果园中进行了性激素监测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经验是:①应用性激素,监测防治桃小食心虫,在虫果率6%以上的果园中要年年进行测报,不可间断。实践表明,采用性激素测报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使用简便,费用低,效果明显。②采用诱杀法或迷向法必须在虫果率5%以下的果园中应用,方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③在雄成虫出现高峰后 6~7天,田间卵果率达到 0. 5~1%防治指标时,进行树上喷药防治效果最佳。④在苹果中、晚熟品种中,越冬代成虫在国光园发生量比金冠园大2倍,而第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