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环剥作为一项促花措施已被广泛应用到果树栽培中。但有些果农因经验不足,环剥大枝主干,造成死枝死树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91年对300株7年生富士苹果树进行了主干环剥后用薄膜包扎的实验。剥后三年观察,效果良好。环剥在6月10日进行。共剥红富士苹果树150株,在留10株剥后不包扎的作对照。环剥口宽度为环剥枝直径的1/8,剥后即用宽度为剥口  相似文献   

2.
论拉,刻,剥技术在苹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拉、刻、剥技术在苹果树上的应用刘志坚为促进红富士等良种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近几年拉枝、刻芽、环剥被广泛推广应用。广大果农已普遍尝到了应用这些措施的甜头。但生产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好后果。现就这方面问题作辩证论述,供广大果农在实践中参考.一、拉、刻、剥...  相似文献   

3.
多数果农只重视树上管理而忽视地下管理,其实果树地上部的一切都是由地下来决定的。果树管理首先要实行沃土养根,强壮树体是根本。"根深才能叶茂,养根才能壮树,树靠根长,果靠叶养",根生于土壤中,改土(达到深、肥、暄、温、润),才能养根。只有狠抓  相似文献   

4.
1促地下,控树上对苹果整株树体来说,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措施,扩大根系分布范围,促使根系健壮生长。与此同时,控制树体贪旺生长,增大根冠比。2促花果,控旺长幼旺树促花控旺的具体措施是:(1)修剪,如环割、环剥、拉枝、甩放等。(2)化控,如土施或叶喷PP333。(3)肥控,如增磷、补钾、控氮等。3促短枝,控长枝果树由初果期向盛果期转化,是长枝向短枝的转化过程。通过拉枝缓势,促使短枝的大量形成;通过摘心、疏枝(割大耳朵)等手法,控制长枝的大量形成。4促春梢,控秋梢春梢速生期,大水大肥,叶面喷肥,促其生长;秋梢速生期,限制水肥,叶喷1000m…  相似文献   

5.
温州蜜柑参数施肥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986~1991年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龄,不同产量的温州蜜柑树,需氮(N)、磷(P2O5)、钾(K2O)量不同。11~17年生结果树,最高产量时需氮、磷、钾量分别为1.02kg/株、0.58kg/株、0.55kg/株,每公斤果实需氮、磷、钾量分别为0.026、0.012、0.014kg。7~13年生结果树,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依次为0.80、0.56、0.60kg/株,0.050、0.030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红富士等良种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 ,近几年拉枝、刻芽、环剥等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广大果农已普遍尝到了应用这些措施的甜头。但由于部分技术人员和果农对这些技术措施的了解不够全面 ,在生产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好的势头。1 拉、刻、剥的生理作用拉、刻、剥措施能有效地捉进花芽形成 ,提高着果率 ,这在实践中已被公认。其根本原因是缓和、削弱树势 ,符合了生长势适中才能成花结果的生殖习性。拉枝 (包括拿枝、捋枝、折枝、扭枝等措施 ) ,通过改变枝的生长角度 ,削弱其顶端优势 ,或损伤木质部 ,限制水路的畅通 ,达到削弱长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快苹果幼旺树早成花、早丰产一直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环剥虽有促成花芽的效果,但由于多次、连年环剥往往使树大伤元气,花多、果小、质差、死枝、死芽现象普遍,人为的把果树造成“病态”生产。稍有不慎则死树毁园。为了解决果树的“病态生产”,根据只有使树整  相似文献   

8.
以2年生枳砧宫川温州(Citrus unshiu Mnrc)为试材,研究了环剥对根系活力、根系内含物,叶片的可溶性糖、氮、磷、钾、蛋白质及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后树体内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柑桔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9.
近廿年来,红富士苹果早产优质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的苹果生产,各省果农普遍使用环剥及多效唑化控技术,通过近十年的实践,这两种措施对苹果质量及生长带来不良的后果,果实呈扁形,果柄短,树不长,个别树剥死,果变色,影响果农收入。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提高产量及质量,本市于1997年~1998年在市35中学果园进行PBO应用试验,简报如下,供各地参考。1、应用方法试验用新型果树促控剂PBO由江苏省江阴市农业局提供,设甲、乙两个处理区,栽植密度都是3米×4米,其中甲区为5年生红富士,面积为2.38公顷2000株,乙区…  相似文献   

10.
1红富士苹果 1)少氮喜钾。红富士树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其他品种少,而对磷、钾肥相对需求较多。对氮素反应敏感,氮多时引起旺长,树势转虚,影响成花、结果、着色,并易感病。调研显示,每生产100kg果,全年仅需0.35—0.50kg纯氮,比有的苹果品种用量少1/2。氮与钾用量比为1:2.5。结果树N;P:K=1:0.5~0.7;1.0~1.3。调查表明常施氮的果园腐烂病达80%,而常施钾的腐烂病只有4%。果农口头语“钾量大枝量大,富士肯定能管好”。  相似文献   

11.
以砂糖橘为试材,研究了5年生和9年生树幼果期(坐果期至果实膨大期)单果干重,果实氮、磷、钾含量和单果氮、磷、钾累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年生树幼果期单果干重显著大于9年生树;两种树龄果实氮、磷含量均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明显降低,而钾含量则先降低再升至恒定水平;单果氮、磷、钾累积量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增加,5年生树钾累积量显著大于9年生树。  相似文献   

12.
在山楂生产过程中,果农比较重视产量和地上部病虫害的防治.而往往忽视土壤管理、树体保健和根部病害的防治,特别是赤霉素的大量应用.致使山楂树过量负载,造成树体衰弱、根腐、黄叶、死树现象.突出表现为山楂根腐病.果农称此为“癌症”.1发病症状病株局部或全株叶片褪绿、黄化,有些叶小而薄,叶簇生,高温大风天气萎蔫、卷缩,叶片失水青干。病株叶片易黄化脱落.主脉扩展有红褐色晕带。  相似文献   

13.
1科学用肥 农家肥性稳养分全,应尽量多施。一般幼树每年667m^2施用量应达5000kg,盛果期树应达1万k以上。对化肥应用要讲究,结果树需钾量大,一般要稳氮、配磷、多施钾,如红富士需氮、磷、钾的比例为100:49:104。幼树应以氮为主,盛果期树以磷、钾为主,适当施氮,衰老树保证磷、钾适当增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列苹果树进行主干环剥时,由于技术掌握不好,常出现剥弱、落叶、黄叶、剥口长期不能愈合等现象,甚至整株树被剥死。1979年7月,我厂苹果园发现一株元帅因拿枝绑绳处前端枝上结了三个苹果,割开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了柑桔磷和钾的吸收量与土壤中这些元素含量的关系,以及施用氮素对吸收磷钾的影响。从本场“川野”夏橙氮素施用法试验园内,采集日本坪洪积土壤,装入素烧钵内,每钵栽植夏橙实生苗2株。氮、磷、钾各作二个水平处理,第一水平是每钵施相当于氮、磷、钾各2克的硫酸铵、磷酸氢钙和硫酸钾,在1981年5月和10月分两次施,每次各施1克。第二个水平是不施肥。试验时间是1980年7月至1982年1月。所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开始,我根据红富士苹果的生长特点,对传统管理技术进行了革新,总结出一套综合管理技术,科学施肥、浇水、用药,树上管理采用“刻、抹、扭、折、揉、拉、缓、剪”,再不需要环剥环割,伤害果树。采用珠帘式挂果,连年取得优质高产。从2002年至今,667m^2平均产量稳定在5000kg以上,商品率达85%以上,且树体健壮。我的管理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提高果园土壤肥力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西省各果区,果农基本上只重视地上部管理,忽视地下部管理。特别在果树施肥上存在着重视无机肥施用,忽视有机肥施用,化肥施用上存在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等等问题也就造成了果园土壤肥力迅速下降,果品质量也较前些年有所下降。实践证明凡是优质高产高效的果园,共同的特点都是重视地上管理,更重视地下管理。近几年,我们推广部分改良、优化土壤的措施,果农已认识到优质的土壤是实现果树高效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作为果树需求量最大的3种元素,其重要性已为广大果农认识,实际生产中,施肥着重考虑的也是氮、磷、钾3种元素的施用。但钙、铁、硼在苹果生长发育中也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泉 《烟台果树》1998,(4):40-41
刻芽是实现苹果幼树早期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正确地运用这项技术可以起到提高萌芽率、增加中短枝量、缓和树势的作用。由于刻芽方法简单、效果很好,越来越受广大果农的喜爱。但是在运用这项技术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刻芽的作用认识偏颇 具体表现为:(1)过分地夸大刻芽的作用。有些果农认为光靠刻芽、环剥或环割、拉校即可使幼树早期丰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有些果农采取对苹果树大枝、主干进行环剥,致使剥口过宽,不讲品种、树势,千篇一律,以至于造成树势太弱,小叶小果,花多而不座果,剥口该愈合而得不到愈合。死树死枝现象时有发生。采用借皮补皮的桥接方法,可治愈伤口。此法也可用于处理腐烂病疤上。方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