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湖南省主要柿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多酚种类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柿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呈双S曲线;涩柿和甜柿各时期总酚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涩柿的总酚含量比甜柿高,且涩柿多酚的下降速度慢于甜柿;以柿果实多酚的利用价值而言,9月上旬采集本地品种柿果实深加工比较合适,冷藏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 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贵州柿地方品种果实和品质生长发育动态,鉴选优良柿地方品种。【方法】以惠水盘柿等9个贵州地方柿品种为材料,分析其果实外观(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总单宁、缩合单宁和可溶性单宁含量),参照《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利用"合理满意度"方法,对贵州柿地方品种进行优选与评价;并以惠水盘柿为例,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贵州柿地方品种外观类型多样,单果质量较大,水城牛心柿、水城磨盘柿、兴义磨盘柿和关岭盘柿单果质量都在200g以上,达到特级果标准;惠水盘柿为一级果。(2)贵州柿地方品种内在品质优良,岑巩糯柿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3.54%和11.51%,适合用作加工柿饼。脱涩后,各柿果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单宁、可溶性单宁含量均下降,可溶性总糖、缩合单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上升。(3)惠水盘柿、兴义磨盘柿、岑巩糯柿、水城牛心柿和关岭盘柿的"合理满意度"均高于0.56,属于表现优异的类型。(4)惠水盘柿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与单果质量生长发育动态呈"双S"曲线,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总单宁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缩合单宁含量则不断上升。【结论】惠水盘柿、兴义磨盘柿、岑巩糯柿、水城牛心柿和关岭盘柿为贵州优良地方柿品种;惠水盘柿的果实发育呈现双"S"型曲线,其最佳采收期为花谢后140d。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成熟期差异较大的2个柿品种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品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明确其变化规律,以期从表型以及生理层面阐释柿早晚熟性状的生物学特征,为早晚熟柿品种的栽培管理以及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和晚熟柿品种‘吊柿’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表型(单果质量、横纵径、色泽)及生理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糖、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综合比较2个柿品种各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形成特性及变化规律的差异,明晰柿早熟与晚熟果实的品种特性。【结果】在柿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2个柿品种单果质量、横径、纵径的生长发育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其中‘七月早’花后6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60~80 d为缓慢生长期,80 d以后为第2快速生长期;而‘吊柿’花后11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110~140 d为缓慢生长期,之后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在第1快速生长期,2个柿品种果实呈绿色,色泽指数变化较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等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当果实发育进入缓慢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的增长速度变缓,果实开始转色,色泽指数发生明显变化,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等的含量开始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糖含量显著上升;当果实发育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又开始快速增长,而果实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又趋缓。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各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较快,变化起始节点均早于晚熟品种‘吊柿’;晚熟品种‘吊柿’具有较长的第1快速生长期,且其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蔗糖高峰现象。在果实成熟之后,晚熟品种‘吊柿’的糖类、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不溶性单宁等的含量均高于‘七月早’。【结论】缓慢生长期是柿果实多个重要性状变化的关键时期,2个柿品种主要品质特性的形成均开始于果实的缓慢生长期,并在第2个快速生长期变化速率减缓并趋于稳定。晚熟品种‘吊柿’在果实成熟后,主要影响果实风味的糖酸等的含量均高于早熟品种‘七月早’。  相似文献   

4.
以甜柿品种‘太秋’(Diospyros kaki Thunb.‘Taishuu’)和涩柿品种‘小方柿’(Diospyros kaki Thunb.‘Xiaofangshi’)为试材,探讨了内源多胺形态、种类和含量在柿果实和萼片发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10 d,甜柿果实游离态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显著高于涩柿,游离态腐胺(Put)、束缚态Put、Spd和Spm含量显著低于涩柿;柿果实和萼片中能够检测出Put、Spd、Spm和己二胺(Hex)4种游离态多胺和Put、Spd、Spm、戊二胺(Cad)和Hex 5种束缚态多胺,未能检测出游离态Cad的存在;去除萼片能够显著降低甜柿果实中束缚态Put、Spd和Cad含量,抑制甜柿果实生长,表明萼片对果实多胺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而束缚态Cad则可能是产生这种调节作用的关键多胺。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了潮州地区柿品种资源,以枝、叶、花、果、种等部位的 154个形态为研究指标,对8个代表种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潮州柿品种表型性状表现丰富,有明显的形态多样性。果实变异程度要高于叶片和花的变异程度,果实性状对潮州柿资源种质鉴定起到关键作用。八个柿品种的果实大小在45-120 g,变异系数达0.40。聚类分析将8种柿划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为水柿、牛心柿和红柿1,第二大类两种野山柿;第三大类是大红柿和红柿2;第四大类为晚柿。说明潮州柿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柿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柿果实抗氧化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基因型柿(Diospyros)果实抗氧化物成分中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不同基因型柿果实之间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野生种君迁子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种的含量;在栽培种中,涩柿品种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Vc含量明显高于甜柿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物质总酚、总类黄酮及总黄烷醇的含量与各抗氧化能力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差异(TBARS和HRSA除外)。这说明柿果实中所含有的这些多酚类物质是柿果实抗氧化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迅速生长期人工去除柿蒂萼片,并在萼片剪口处涂抹不同激素.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品质,来探究柿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柿蒂后,柿果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使用100 mg/L浓度的CA3处理能有效地减缓去除1个和4个柿蒂对柿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使柿果的生长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用100 mg/L的ABA处理则可以促进去除1个柿蒂的柿果生长发育.去除柿蒂会影响柿果的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涂抹100 mg/L ABA可以促进柿果可溶性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珍稀矮生型柿品种——南通小方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江苏省进行果树资源调查时,在南通市发现了具有矮生性状的地方品种——南通小方柿(当地俗称小方柿、四丫红)。该品种树体矮小,早果性好,且丰产稳定,果实色艳、无核、质优,能自然脱涩,是矮化密植栽培的优良柿品种。该品种于1954年在海安县开始少量栽培,但品种来源说法不一。现主要分布于南通市海安、如东两县。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了潮州地区柿品种资源,以枝、叶、花、果、种等部位的154个形态为研究指标,对8个代表种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潮州柿品种表型性状表现丰富,有明显的形态多样性;果实变异程度高于叶片和花的变异程度,果实性状对潮州柿资源种质鉴定起到关键作用;8个柿品种的平均单果重为78.51 g,变异系数达0.40;聚类分析将8种柿划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为水柿、牛心柿和红柿1,第二大类为2种野山柿,第三大类是大红柿和红柿2,第四大类为晚柿。研究表明,潮州地区柿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今后柿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柿1号'是从太行山野生柿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黑色、早熟、优质柿新品种.果实长圆形,果蒂下有肉座状环形缢痕,果皮细致光滑、无纵沟,颜色乌黑而有光泽,上被白色果粉.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味浓甜.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质量126.56 g,最大果质量232.38 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43%,维生素C含量406.0 mg/kg,总糖19.46%,还原糖16.33%,总酸0.08%,髓小,成熟后实心,无种子,耐贮运,容易脱涩,品质上等.该品种树势强健,萌芽力强,树冠呈圆头形.在郑州地区3月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9月中旬起果实由黄逐渐转黑色,果实发育期130~140 d,9月下旬成熟,采收期可延长到10月中下旬.该品种单性结实,结果早,丰产性强.嫁接苗定植第2年即可开花见果,第5年进入丰产期.坐果后和膨大期生理落果少,大小年不明显.'黑柿1号'抗逆性强,病虫害相对较少,特抗炭疽和角斑病等病害.该品种果皮较厚,上被果粉,耐贮藏,采后常温下可存放30 d以上,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4个月.该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瘠薄;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柿子适生区的平地、丘陵山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1.
柿子脱涩     
<正> 柿子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种,甜柿从树上摘下来就可食,如日本的次郎、富有、伊豆等品种;涩柿是因为果实里含有单宁。单宁使人吃了有涩感。柿子脱涩原理就是通过柿子内部的化学变化,分解所含单宁,去掉涩味。 柿子脱涩的方法很多,其中又分漤柿和烘柿,现介绍几种。1 清水漤柿 将成熟变黄的柿子从树上摘下来,装入竹篓或条筐,放入山涧溪流里,使水淹没柿子,经5~7天便可脱涩。如果采摘早,脱涩时间可稍长;采摘晚,脱涩时间可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西柿种质资源状况,为柿资源的开发利用、引种驯化、种质保存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广西桂林市、来宾市、贺州市、柳州市、河池市、钦州市、百色市和南宁市等不同生态气候区柿种质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建立柿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并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广西柿种质资源分布范围广,品种类型多,共收集到柿属植物中柿、君迁子、油柿、乌柿、毛柿和野柿5个种1个变种的103份种质资源.调查发现近年广西柿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在柿种植面积和投产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和产值均逐年增加,柿果实商品化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但在柿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品种单一和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程度低及加工产业链不深化等问题.[建议]加强对广西柿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柿良种引进和品种选育研究,逐步改良和提高地方柿品种的品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行业整合,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种植和加工企业发展柿产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遍栽培的涩柿均为完全涩柿,平核无、刀根早生是原产日本的不完全涩柿品种,我国目前尚无该类品种。不完全涩柿较我国原产的完全涩柿容易脱涩,采用酒精、二氧化碳处理即可脱涩,脱涩后的果实不仅口感好且硬度大,耐长途运输。通过二主枝矮化树形培养,大大方便了树体作业,且比乔木栽培果实品质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磨盘柿(DiospyroskakiL.f.cv.Mopan),是中国北方主要栽培的涩柿品种。在此,对其叶片、果实及萼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在多个发育时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内,柿萼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完全不同;叶片的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果肉的酚类物质含量;结果梢叶片与营养梢叶片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同,8月下旬以前,结果梢叶片的值大于营养梢叶片的,8月下旬以后,前者又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柿果软化机理,本研究以生产上的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材,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磨盘柿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果实的软化,丙二醛含量先迅速上升,在采后14 d达最高点,20 d时降至最低,之后又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柿种质资源圃81份常见柿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柿种质资源炭疽病抗性鉴定,并分析柿炭疽病发病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81份炭疽病抗性资源调查中,中抗品种居多。炭疽病在枝条、叶柄、叶脉、萼片、果实上均有发生,其中当年生枝条更易感染炭疽病。选用极抗品种‘鸡心黄’和感病品种‘富平尖柿’进行抗性验证,分别在枝叶和嫩梢上接种炭疽病,其中‘鸡心黄’几乎不发病,‘富平尖柿’在接种后发病严重,此与田间抗性鉴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旨在明确柿果实发育过程中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柿果实最佳商熟期研究以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18个不同甜涩类型的柿种质资源为材料,探索并分析了其发育过程中的单果重、色泽指数、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单宁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选品种的果实发育呈“S”型生长曲线;果实的色泽指数在缓慢生长期发生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形成于第2快速生长期;硬度在缓慢生长期之前较为稳定,在第2快速生长期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V”型的底部位于缓慢生长期的开始。同时,甜柿和涩柿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单宁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甜柿的单宁以及抗坏血酸含量在第1快速生长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后保持在较低水平;而涩柿的抗坏血酸含量在第1快速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呈下降趋势,在第2快速生长期下降到较低水平;涩柿的单宁含量开始保持稳定,当进入缓慢生长期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此趋势一直持续到第2快速生长期。综上所述,无论是甜柿还是涩柿,缓慢生长期是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果实色泽形成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积累的开始。研究结果为柿栽培“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柿树果实发育中期的单宁细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君迁子和美国柿为对照,在果实发育中期,对41个柿品种、45个样品的果实内单宁细胞,进行了组织学镜检。结果表明,一般甜柿较涩柿的单宁细胞数目少,个小,横径/纵径指数小。从果实顶部到基部,单宁细胞的横径变化不显著,但纵径从小到大,横径/纵径指数由大到小,甜柿一般较涩柿变化明显。作为砧木的君迁子和美国柿,果实内单宁细胞数量为普通柿的3~7倍,横径/纵径指数在0.7以上,但果实不同部位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9.
柿果实成熟期间电学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柿果实频率特性及电学参数随果实成熟度变化的规律.【方法】利用LCR阻抗分析仪和平行板铜电极在24个频率下测定了4个成熟时期‘火柿’电学特性,分析了电学特性变化的生物学和电磁学机制.【结果】在100 Hz~5 MHz,随着测试频率升高,果实阻抗和电感呈幂函数下降,低频电导呈幂函数迅速升高;电容呈缓慢下降、快速升高、急剧下降波动性变化.果实从破色期至红熟期,不同频率下阻抗下降43.39%~58.84%,电感下降40.10%~59.51%,电容升高了67.28%~147.63%,电导呈显著上升趋势.果实电参数的频率特性是由于果实组织不均一性、不同频率下介电特性差异及电场在果实中的穿透能力不同引起的;不同成熟度‘火柿’电学特性差异是由果实组织结构和成分变化引起的.【结论】阻抗、电感、电容和电导是反映柿果实成熟度的敏感电参数,电学特性具有无损伤检测柿果实成熟度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系统观察了柿品种的农艺性状并研究了其演变与分化规律。结果表明:柿花器由短缩枝演化而成;一些异花授粉品种具有单性结实的能力;绝大多数品种在进化过程中果面绒毛脱落;缢痕是子房基部细胞不同程度分裂成果肉细胞的结果,果实的心皮数由多心变为四心皮,心室数由多心室变为八心室;随着单宁数量的减少和酒精脱氢酶含量的增加,果实在成熟时可溶性单宁含量极少,完全涩柿演变为完全甜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