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2.放苗 目前,克氏螯虾的人工育苗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可采用投放野生抱卵虾或投放野生幼虾解决苗种问题。对于抱卵虾的投放量,一般按每亩40~50公斤投放,如果买不到抱卵虾,也可全部投放幼虾,幼虾的放养密度应控制在2000~3000尾/亩,但如果幼虾规格较大,可适当增加投放量。由于克氏螯虾强欺弱、小怕大,且有自相残杀的特性,因此,同一池放养的苗种规格要力求整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 1.池塘条件 塘口面积6亩,水深1.5米,淤泥厚30~40厘米。放养前,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清塘。池塘无进排水系统,基本上算作死水塘,周围均为常规鱼养殖池塘。 2.鱼种放养 瓦氏黄颡鱼鱼种来源为从外地购得鱼种,规格80~100尾/千克,共放鱼种96千克。下池前用3%食盐水浸泡15分钟。放养时间为2002年2月20日,干法运输半个小时,成活率100%,鱼池共放8000尾瓦氏黄颡鱼,并于3月底投放了200尾黄白鲢,规格0.6千克/尾,青草鱼20尾,规格1.5~2.5千克/尾,计35千克。  相似文献   

3.
赵欣 《农家致富》2005,(19):39-39
四、放养模式。1、夏季放养模式 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万-4万尾。  相似文献   

4.
一、鳜鱼养殖1.鳜鱼夏花放养5月初,每亩放养3~4厘米的鳜鱼夏花2500尾。鳜鱼夏花经过1个多月的培育,成活率可达70%~78%,亩产6~8厘米规格的鱼种1500~2000尾。2.鳜鱼成鱼养殖(1)鱼种放养。每亩放养700~800尾鳜鱼鱼种,其余鱼种出售,适当补放一些小型底栖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01,(7)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虾,是热带地区的大型虾种。1.建池虾池面积以3~5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底部为砂石或硬质土,并用砖块、瓦铄、网片、竹排等设置人工巢穴。池中要放养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如水浮莲等。进、排水口均需设置防逃网,池塘四周用竹片等围起高30厘米的防逃墙。2.水质条件龙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低于12℃即停止生长,低于10℃停止摄食。要求池水 pH 值7~8,溶解氧每立方米大于4克,水的硬度大于5×10~(-6)。虾池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1/5~1/3。严防水质受工业废水和农药污染。3.养殖密度单养时,每亩放养2厘米长的幼虾6000~8000尾,或3厘米长的幼虾4000~6000尾;混养时每亩放养幼虾2000~3000尾。如采用捕大留小的轮捕法,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另外,每亩可放养  相似文献   

6.
苏淡 《当代农业》2011,(8):39-39
一、鳜鱼养殖 1.鳜鱼夏花放养5月初,每亩放养3~4厘米的鳜鱼夏花2500尾。鳜鱼夏花经过1个多月的培育,成活率可达70%~78%,亩产6~8厘米规格的鱼种1500~2000尾。  相似文献   

7.
<正>1.种苗来源 在自然界中人工用网具或虾笼捕获。要求苗种规格整齐,15克/尾以下,无病无伤,附肢齐全,药物捕杀的苗种不能养殖。或从产地自捕或收购抱卵亲虾投放养殖水体。一般每公顷精养水面放养30~50克/只的抱卵亲虾300千克。或投放克氏螯虾亲体,让其自行繁殖,时间在上年9~10月份,规格30~50克/只,雌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5,(4)
<正>1.鱼种池混养鱼种池混养沙塘鳢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还可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沙塘鳢,进一步提高鱼种池的养殖效益。(1)夏花鱼种池混养以鲫鱼、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厘米左右)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养16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每亩放养150万尾左右,混养夏花沙塘鳢2O0~400尾。一般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千克,获商品规格(30~50克)沙塘鳢10~20千克。  相似文献   

9.
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 《新农村》2007,(11):26
1.鱼蟹混养2~3月份,每亩(1亩=667平方米)鱼塘水面套养200只/千克的扣蟹80~100只。放养蟹种应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长江系的纯正种苗。到10月中旬及时收捕,回捕率一般在60%左右,每亩水面可产优质大规格成蟹7~10千克。2.鱼鳖混养精养鱼池中当水温达15℃以上时,每亩水面混养幼鳖(150克/只)20只,年底可捕获90%以上,个体均重在500克左右。采用鱼鳖混养能互相促进,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经济效益。3.套放鳜鱼该方式适合于野杂鱼虾较多的鱼池,每亩水面套放规格50克/尾左右的鳜鱼50尾,年底可捕获90%以上,平均个体重500克左右。每口网箱面积以25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正(续第5期第26页)种1季稻,养3季虾。前期需做好稻田改造,集中3.33~5.33公顷稻田为1个养殖区,在养殖区开挖宽4~5米、深1.2~1.5米的围沟,进、排水口设置尼龙过滤网,田埂四周安装30厘米高的防逃网,实现田塘两用。虾可投放3季。第1季为稻前虾,4月上中旬插秧前,每667平方米投放规格5克/尾的虾苗5000~6000尾,养40天后长至规格20克/尾以上可捕捞上市;6月下旬开始准备,虾田退水露沟,田块翻耕平整,种1季水稻。第2季为稻中虾,根据稻虾捕捞留存量,在水稻栽插前后均可补充虾种,一般每667平方米投放虾种5~15千克,7月上旬前完成。8月20日前,可随行就市捕捞部分食用虾,20日后的留种饲养。第3季为稻后虾,这一季是繁育虾苗。9月前后,若稻田留存虾种不足,可补充投放当年养成且未排过卵、经异地配组雌雄比约1∶3~5、无伤病、大规格的亲本虾;10月上旬,收稻后秸秆还田培水,稻田蓄水繁育虾苗,蓄水深度至围沟水深约1.5米,翌年3—4月可收获规格5克/尾的虾苗,其间也可随行就市捕捞部分稻虾作种虾销售。  相似文献   

11.
(续第2期第31页) 成鳖养殖①清塘培水: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保留淤泥厚15厘米左右,并日晒三五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隔日注入清水.消毒后,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鸡粪100公斤,使池水呈嫩绿色、黄绿色或茶褐色.②种草投螺:在池四周移植轮叶黑藻、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其面积为池面的15%~20%,为鳖提供理想的栖息遮荫条件;清明前每667平方米投放鲜活螺蛳50公斤,让其繁殖作为鳖的天然饵料.③苗种放养:于3月下旬~4月中旬进行,每667平方米放养量:规格100克以上幼鳖(同池个体大小保持一致)600 ~ 700只;规格100克的鲢鳙鱼种150尾、鲫鱼50尾、乌鳢3~6尾.养至年底,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优质商品鳖3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2.
池塘为砂质壤土,淤泥深15~20厘米,面积5~10亩(667米2),平均水深1.5~2.0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且野杂鱼类较丰富. 春节前,667米2放规格为0.3~0.75千克的过塘草鱼200尾、0.15~0.4千克的白鲫20尾、0.3千克的白鲢120尾、花鲢40尾;6月10日667米2套养5~6厘米的鳜鱼夏花50尾;7月10日667米2放花鲢夏花1000尾.  相似文献   

13.
(续第2期)二、根据生长要求进行饲养1.苗种放养大鲵苗种从湖南张家界大鲵救护中心购入,平均规格为100克/尾,体表光泽好、无伤痕,肌肉肥厚,体质健壮。鲵种于2009年2月水温8℃-10℃时投放入池。放养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鲵体15分钟,进行消毒。大鲵有以强欺弱的现象,养殖过程中根据不同规格及时采取分级分池饲养,将规格整齐的鲵种放养在同一池中,并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具体密度是:鲵体重100克-250克,每平方米放养8尾-10尾;鲵体重250克。1000克,每平方米放养4尾-6尾;鲵体重100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养1尾-3尾。  相似文献   

14.
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面积以3~5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池内适当种植沉水植物,一般不超过池内面积的1/4。高产虾池应配备增氧机。2.池塘消毒一般的消毒药物为生石灰、漂白粉等。3.注水施肥放苗前1周注水0.5米,按池水肥瘦再施肥,以培育幼虾的适口饵料浮游生物。4.虾苗放养南方每年可养殖两茬,北方一般每年养殖一茬。一年养一茬的,放苗时间为5~6月,每亩放抱卵虾2~3千克,或仔虾10~15万尾,亩产量可达100千克。5.饲养管理青虾为杂食性虾类,食谱较广,但也有选择性。植物性饲料喜采食豆饼、花生饼、麸皮、米糠等;动物性饲料喜蚯蚓、螺蚬、小杂鱼虾、鱼粉、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1995,(10)
1,常规鱼类如果养成食用鱼,宜以鲤、鲫、罗非鱼为主,培育鱼种以草、鳊鱼为主,同时适当搭配鲢、鳙鱼。放养规格可选隔年鱼种和当年夏花,若放养隔年鱼种,一般亩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1000~2000尾,其中鲤鱼占20~30%,鲫鱼占50%,搭配鱼占20~30%。罗非鱼可放每公斤120~200尾的越冬小片和当年早繁的夏花,亩放500~1000尾。投放当年夏花培育鱼种,一般亩放2500~3500尾,其中草鱼占50~60%,鳊鱼占20%,搭配鱼占20~30%,收获时可长成50~10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稻田养殖常规鱼类的饲养  相似文献   

16.
李宁 《新农村》2006,(11):17-17
1·生活习性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黄颡鱼,要求水质清淡,溶氧较高,适宜温度为0~38℃。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螺蚌肉和人工配合饲料。2·苗种培育每亩(1亩=667平方米)放苗量为10~12万尾,肥水下塘,培养生物饵料,也可泼洒豆浆、花生饼或黄等。养至3~4厘米规格后分塘培育,每亩3~4尾,养至6~8厘米规格后进入放养阶段。3·成鱼养殖(1)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水深1·2~1·5米,每亩水面放养黄颡鱼苗种5000~10000尾,当年可养成尾重75~100克的商…  相似文献   

17.
刘勃 《农家致富》2006,(11):39-39
三、几种混套养模式 1.成鱼养殖池混养 翘嘴红鲌放养一般与其他鱼种同时进行,尤以冬放为好,鱼种不易受伤。一般混养,苗种体长10厘米左右。每亩20-30尾;苗种体长15厘米左右,约每亩30尾,可产翘嘴红舶商品鱼10千克。  相似文献   

18.
一、幼虾苗的质量要求幼虾的规格要求整齐,通常在3厘米以上为宜,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幼虾的体质要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  相似文献   

19.
<正>一、苗种培育1.池塘及水质消毒。池塘面积宜控制在3亩以内,便于起捕及分养。鱼苗放养前20天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可每亩撒生石灰50公斤。消毒后10天每亩施基肥100公斤,以培肥水质,然后逐步灌水至水深1米,确保放养时有充足的浮游生物供鱼苗摄食。2.苗种放养。一般每亩放规格1厘米以下的鱼苗10万尾。整个天然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养殖乌鳢(又名黑鱼、斑鱼),每667平方米(1亩)放养规格30尾/千克的乌鳢苗种4000~5000尾,可产成鱼500~600千克,纯收入6500元以上。其养殖技术如下。1.建造池塘。鱼池面积宜为350~1500平方米,池深2~2.5米,水深1.5~2米,池埂高出水面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