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桃冷库(控温)贮藏研究有些报道,但仍处于试验阶段。简易降温加保鲜剂贮藏保鲜技术解决了猕猴桃冷库(控温)贮鲜技术难题,为猕猴桃贮藏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1 采收及包装运输 1) 猕猴桃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陕西关中地区正常年份情况下,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3~12日,如遇到高温干旱或低温多雨年份采收期可提前或推后5~6天。在这期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5%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市场上的某些猕猴桃属目前市场上的某些猕猴桃属加工品种,口感偏酸,而浓甜的鲜食品种逐渐占据高端市场。在本地猕猴桃少有蚜虫少有蚜虫、红蜘蛛、食心虫、天牛等等危害,打药很少,农药残留少,果实绿色;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远远超过普通水果普通水果,有保健作用。所以,猕猴桃在国内外都是很受欢迎的绿色保健水果。猕猴桃采收期达猕猴桃采收期达1个月左右个月左右,晚熟品种甚至挂树到落叶以后,是农场、采摘园、观光园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期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魁猕猴桃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进行后熟品质比较分析,以探讨金魁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采收期不同而导致猕猴桃果实后熟品质差异较大。早期采收(10月18、23、3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分别为168天、175天、182天)时,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6.5%),干物质含量亦较低(<19%);果实后熟品质较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固酸比偏低。晚期采收(11月20日,相应果实发育期为203天)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固酸比较高,果实硬度下降较快,失重与腐烂严重,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谢花后189~196天采收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6%以上,干物质含量为19%以上;后熟果实固酸比较高,失重与腐烂较低,果实硬度下降平缓,后熟期较长。后熟软化后其果实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表明这段时间为金魁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果实氨基酸及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圣梅  姜正旺 《果树科学》1995,12(3):156-160
对猕猴桃属的10个种、5个品种、9个杂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授粉品种及不同采收期果实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4年的反复测试,观察到猕猴桃果实中含有17个氨基酸,其中有8个是人体所必需的。它们的含量差异较大。杂种F1代氨基酸含量低受亲本遗传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果实成熟度及其营养成份的变化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陈宝妹,潘林娜,除长忠,金光猕猴桃是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其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成熟度不同,营养物质变化也很大。本试验通过不同采收期的营养分析以确定猕猴桃最佳成熟度的指标,并了解采后果实营养成...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对“徐香”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徐香"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盛花期后97、104、111、118、125、132、139和146d(Ⅰ、Ⅱ、Ⅲ、Ⅳ、Ⅴ、Ⅵ、Ⅶ、Ⅷ)不同采收期的"徐香"猕猴桃果实在常温(20~22℃)下的后熟品质,探讨"徐香"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早期采收(Ⅰ、Ⅱ、Ⅲ、Ⅳ)时,果个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干物质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糖酸比偏低,后熟软化过程中的失重率、腐烂率也较高。晚期采收(Ⅶ、Ⅷ)的果实个大,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总糖、糖酸比高,但果实后熟软化期明显缩短,失重率和腐烂率增加。盛花后125~132d(Ⅴ、Ⅵ期)采收的果实,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6.67%以上,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果实硬度较高,失重率、腐烂率低,表明其为"徐香"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7.
6 猕猴桃枝腐病 6.1 发生规律属细菌性病害,1999年首次发现,偏重发生,近几年零星发生,病害多发生在上年结果母枝基部,病斑长10~30 cm,病健部交界不明显,病部表面缢缩,皮离层,发软,无菌脓溢出,症状似苹果腐烂病.抽枝后,整个枝条枯死,对猕猴桃树体危害较大.2月中旬开始发病,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4月中旬气温升高后停止扩展.发生程度与采收期气候、果树负载量、树势强弱关系密切,采收期低温阴雨、树势弱、负载量过大发生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黔北地区猕猴桃因果实味美 ,色泽鲜艳、果香浓郁、鲜果营养价值及商品价格均很高 ,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深受消费者及种植者欢迎。可是栽培技术并未因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而提高。尤其是早采现象严重 ,造成大面积鲜果产品质量下降。为此 ,笔者 1 996—1 998年连续 3年进行了不同采收期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对比试验。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试验在贵州省蚕科所猕猴桃园内进行。试材为 7~ 9年生猕猴桃树 ,其品种有贵长、秦美、华光、海沃德和 79 2等。1 2 方法 设置 6个处理 ,即采收期分别为 8月 1 4日、8月 2 4日、9月 3…  相似文献   

9.
为推广设施软枣猕猴桃荫下羊肚菌和灵芝轮种技术,研究了羊肚菌和灵芝在软枣猕猴桃荫下的生态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以及栽培场地选择、清理准备、培养料配制、播种和采收期管理等不同阶段的管理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充分利用设施软枣猕猴桃荫下环境优势,发展食用菌栽培产业,对提高食用菌产业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若干果实因素对猕猴桃贮藏期间失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果实因品种、采收期和果实大小不同,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存在显著差异。茸毛孔是果实失水的主要部位,而带果梗与否对果实的失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奉新县研究和栽培猕猴桃已二十年了。二十年来,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过不少教训,深刻体会到猕猴桃商品化栽培的成功与否与气候条件关系极大。一、温度与光照在奉新县野生猕猴桃分布在海拔80~1000m的地带,以200~700m之间为最多。野生猕猴桃多的地方,冬冷夏凉,降雨丰富,植被茂盛,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75%~90%,光照充足但不强烈,12月中旬~12月底降霜,7~8月份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5℃,局部地方偶有早霜或晚霜冻出现.这些地方是猕猴桃栽培的适宜区,但不一定都是猕猴桃商品化栽培适宜区。猕猴桃幼苗喜凉爽和湿润,气温高于35C…  相似文献   

12.
采收成熟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北方园艺》2018,(2):141-145
以不同采收期采收的"金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A.eriantha)为试材,置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成熟度采收对采后"金艳"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2015-10-15),Ⅱ(2015-10-22)和Ⅲ(2015-10-29)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果实硬度,但采收期Ⅰ果实糖酸比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口感差;采收期Ⅳ(2015-11-05)和Ⅴ(2015-11-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迅速下降,不利于贮藏。常温货架期间,采收期Ⅰ和Ⅱ果实硬度变化差异显著。综合各项指标认为,采收期Ⅱ和Ⅲ的果实适宜长期贮藏,采收期Ⅳ和Ⅴ的果实适宜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13.
对猕猴桃属(Actinidia)的10个种、5个品种、9个杂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授粉品种及不同采收期果实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4年的反复测试,观察到猕猴桃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它们的含量差异较大.杂种F_1代氨基酸含量高低受亲本遗传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金义’是从中华猕猴桃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四倍体黄肉猕猴桃新品种。在浙江金华地区果实采收期为10月上旬。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10 g,软熟时果肉黄色,高甜,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22.1%,总糖含量11.8%~13.6%,总酸含量(以柠檬酸计)12.32~15.26 g·kg-1,维生素C含量1.28~1.56 mg·g-1FW。树体较抗溃疡病。丰产稳产,嫁接苗第4年平均产量15 3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整形修剪对猕猴桃树势及产量的影响/肖松山…(湖北省蒲圻市猕猴桃开发中心437300)//果树科学。-1996,13(3)-183~184以8年生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架式为平顶大棚架。根据主干、主枝、副主枝的生长情况,对3~4年生枝蔓进行回缩整形修剪。...  相似文献   

16.
以攀西地区"金果"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生长果与CPPU处理果生长动态规律及不同采收期软果品质(盛花后162、172、182、192、202和212 d采摘,分别记为Ⅰ、Ⅱ、Ⅲ、Ⅳ、Ⅴ、Ⅵ)。结果表明:2019年和2020年膨大剂(CPPU)处理使金果猕猴桃单果质量平均提高40%,膨果组单果质量平均为102.98 g。膨大剂可提高糖酸比,口感由酸甜味转为甜味;可使采收期提前;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攀西地区"金果"猕猴桃果实生长期可分为快速膨大期(盛花后60 d内)、缓慢增长期(盛花后60~123 d)和生长停滞期(盛花后123~193 d)。自然生长组盛花后192 d(Ⅳ期)左右采摘、膨果组盛花后182~192 d(Ⅲ~Ⅳ期)采摘果实达到最佳食用品质。"金果"猕猴桃采摘期可结合可溶性固形物(9%~10%)和果肉颜色(黄色)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冬季修剪技术姜景魁(福建省建宁县科委猕猴桃实验站354500)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猕猴桃的生长和结果。现根据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将猕猴桃的冬季修剪技术总结如下。一、幼年树的修剪:对种植1~4年的幼树,主要以培养树形、扩...  相似文献   

18.
采收期的确定是猕猴桃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采后果实质量的优劣,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其适宜采收期。1)果实发育期。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同一地区同一品种,从落花到果实成熟,都有各自相对确定的生长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猕猴桃果实商品率低及病虫危害、日灼、叶磨等问题,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推进猕猴桃无公害生产进程,陕西省眉县园艺站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总结出了猕猴桃套袋规范化操作技术规程,2007年全县已推广猕猴桃果实套袋200多hm^2,套袋果果面洁净美观,1kg果售价比不套袋果平均高出2~3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金农、金阳为黄肉中华猕猴桃品种,研究其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变化,可指导适时采收,为品种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采收试验从8月11日(金农盛花后123 d,金阳盛花后112 d)开始,每7 d取样测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总酸含量、果实硬度与颜色,统计固酸比、后熟天数与软熟率。结果表明:金农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4~15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7.3%,干物质含量大于17.2%,后熟天数15 d,采收色调角低于101°,软熟果肉为金黄色;盛花后130 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为早采;盛花后179 d,果实田间软化,属于晚采。金阳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7~16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8.0%,干物质含量大于16.2%,后熟需7d,采收色调角小于100°,软熟果肉为黄色;盛花后126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果肉偏绿色;盛花后168 d,果实硬度明显降低,果实在田间软化,不再适合长距离运输与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