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高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17):32-33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镇双高村一带农民采用“青蒜、马铃薯、青玉米、大白菜”反季节高效间套种植模式,一般亩产青蒜1800公斤.马铃薯1500公斤,大白菜4000公斤.青玉米750公斤,年亩产值超万元。  相似文献   

2.
采用马铃薯、青糯玉米、大白菜、青蒜反季节高效栽培模式,一般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500千克、大白菜5000千克、青糯玉米2000千克、青蒜2000千克,年产值1.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以及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对提高高寒地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场近两年探索出的马铃薯一青糯玉米一大白菜一青蒜反季节高效间套的模式,667平方米(1亩)产马铃薯1500公斤、大白菜5000公斤、青糯玉米2000公斤、青蒜2000公斤,年667平方米产值超万元。  相似文献   

5.
阐述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种植模式,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各作物的栽培管理等内容,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冀西北地区夏茬马铃薯—秋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夏茬马铃薯、秋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冀西北地区夏茬马铃薯—秋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夏茬马铃薯、秋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冀东地区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翼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试验.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熟品种,减少与大白菜的共生期;秋大白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期提前.该模式中马铃薯产量每公顷达37 618. 01kg,玉米产量每公顷达7 493.83 kg,大白菜产量每公顷达114 640.63 kg,三茬作物每公顷总产值62 119元.每公顷纯效益 48769元.比露地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每公顷纯效益增加37 757元,比地膜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每公顷纯效益增加26 219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荔波县早熟马铃薯-夏白菜-秋播鲜食玉米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早熟马铃薯、夏白菜、秋播鲜食糯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海门市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冬菜-马铃薯/春玉米/秋季青玉米+秋刀豆"一年五熟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现对该模式中各种作物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春马铃薯、青玉米、青大蒜高效种植模式进行了探讨,该模式比麦稻两熟效益提高3~4倍,很值得推广应用。介绍该模式的种植规格、茬口安排以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边行优势,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铁南街道南沟村为核心区,示范推广了地膜马铃薯套作黏玉米复种大白菜、玉米株间种植秋豆角的一地四收立体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平均亩产马铃薯2 593 kg、黏玉米1 600穗、大白菜4 500 kg、豆角220 kg,四茬合计收入8 978.8元,扣除生产投入后,亩纯收入达6 848.8元。1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马铃薯/玉米—杂交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马铃薯、玉米、杂交稻的栽培技术,对温光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该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地膜马铃薯—玉米—露地秋马铃薯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模式,并从精细整地与施足底肥、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下地膜马铃薯、玉米、露地秋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陕南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经过多年栽培实践,将马铃薯玉米间套技术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有机结合,总结出了马铃薯-玉米-大豆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马铃薯和一季大豆,增加了粮豆产出,提高了种植效益,在陕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文对该模式及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以期能够进一步指导种植户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连续在佃庄镇东马庄村蹲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早熟马铃薯、特用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熟高效立体种植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累计推广面积200余公顷。该模式一般667m2产马铃薯1500~2000kg,产值2000-3000元,嫩玉米穗3000~3500穗,产值700~1000元,大白菜7500kg左右,产值约2000元,总产值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菜农摸索并总结出早春马铃薯—越夏番茄—秋大白菜周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1早春马铃薯主要选用商品性较好的荷兰7号、鲁引一号、诺兰等脱毒种薯,采用大拱棚加地膜双层覆盖保护地栽培形式,以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19.
以棉花、冬青蒜、西瓜、马铃薯一年四熟高产集成栽培模式为例,介绍了棉套菜多熟无公害栽培技术,并分别从土肥管理、品种选择、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别对棉花、冬青蒜、西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在铜仁市通过"绿肥—马铃薯—玉米—高淀粉红薯86-21"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该栽培模式马铃薯平均单产11 190kg/hm2,玉米平均单产5 284.5 kg/hm2,高淀粉红薯86-21平均单产48 870 kg/hm2,总产值可达38 664.75元/hm2,纯收益达28 915.5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