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在霉形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用于霉形体种的鉴定,细胞培养中霉形体感染的检测和鸡胚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检测,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DIBA对11种霉形体培养物和36个自感染细胞和污染疫苗中分离的霉形体的培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直接分离培养物用生长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应用口腔霉形体、猪鼻霉形体、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等4种霉形体的抗血清以DIBA对36株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的结果,证明其中15株感染口腔霉形体,1株感染莱氏无胆甾体,1株为口腔霉形体和莱氏无胆甾体的混合感染,与对照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一致,还有1株用分离培养方法和DNA荧光染色证明有霉形体感染,经鉴定此株霉形体不属于此4种霉形体,故用DIBA未检出。以鸡毒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实验感染鸡胚各18枚,以DIBA从这些鸡胚的卵黄液及尿囊液中可检出各自感染的霉形体种。结果说明,在霉形体研究中DIBA为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霉形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细菌之间,致病性霉形体分布较广,可感染各种畜禽。在组织培养工作中,经常引起细胞培养物的污染,同时,这种污染又不能用抗菌素加以控制,因此早期检测霉形体的污染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  相似文献   

3.
引言细胞培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但一旦为霉形体污染就会造成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并导致细胞功能和特性的改变,并因此而影响研究结果,特别是传代细胞,被霉形体污染后就无法保持其原有的细胞特性,甚至无法继续传代。我们曾在生长于含双抗生长液中的IB-RS-2细胞培养物中和市售商品犊牛血清中分离到精氨酸霉形体,其鉴定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霉形体进入DK传代细胞内,并进行增殖的情况,作了详细的电镜观察.结果如下:(1)霉形体靠近传代细胞膜表面呈串珠样排列;霉形体与传代细胞膜表面接触部位融合增厚,电子密度增高,向内凹陷,将霉形体裹入细胞质,形成由膜结构包着的包涵体.(2)在传代细胞质中,除可见由膜结构包裹着的霉形体性包涵体外,还可见没有任何膜包着的散在的霉形体,并且均可见到霉形体的裂殖增殖相和出芽增殖相.(3)在传代细胞核的核周池和核质中,均见到典型的霉形体及其裂殖增殖相.(4)霉形体在传代细胞中大量的增殖,致使细胞崩解,霉形体即被释放出来.(5)霉形体使传代细胞出现严重的超微病变.本文还讨论了传代细胞培养污染霉形体后难以救治的根本原因是,霉形体在传代细胞内增殖,故仅仅着眼于消除培养液中的霉形体是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  相似文献   

5.
内容包括家禽霉形体的分类、形态、超微结构;营养、生长、繁殖和代谢;分离和鉴定;致病性、免疫应答;胚蛋、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中的家禽霉形体。全书  相似文献   

6.
(一)病原鸡败血霉形体属于霉形体科、霉形体属的一种菌,呈细小卵圆形,革兰氏染色弱阴性,姬姆萨染色良好,培养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培养基不能生长。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可将其迅速杀死。(二)流行病学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或病鸡呼吸道排泄物等直接接触传播,带菌种蛋的垂直传播也是重要的途径。单纯感染该病,在鸡群中流行缓慢,发病不严重,但是若同时伴有鸡舍潮湿拥挤、饲料营养缺乏、气候突变以及新城疫疫苗气  相似文献   

7.
肉鸽霉形体病,又称支原体病和微浆菌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禽败血支原体和滑膜支原体。这种支原体普遍存在于鸡群和鸽群中,同时也是世界性分布的禽病。其传染源与途径,主要是鸡败血霉形体,健鸽与患鸽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感染或通过空气、被污染的饲...  相似文献   

8.
鸡毒霉形体平板凝集抗原和滑液霉形体平板凝集抗原、都是由相应的霉形体培养物经过浓缩后制成的。根据作者的经验,制成一毫升抗原须用血清10毫升左右,因此,血清增大了抗原成本,抗原价较贵。在作者们完成了以 Y 成分代替血清配制霉形体培养基的工作之后,就进而应用这种 Y 成分培养基培养制造凝集抗原的研究,并获得了极为满意的结果。材料和方法霉形体菌种:1。鸡毒霉形体 S6,中监所禽霉形体实验室保存菌种。2.滑液霉形体WVU1853,中监所禽霉形体实验室保存菌  相似文献   

9.
犬肾(DK)传代细胞中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经电镜观察证实有霉形体污染的DK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霉形体检验用液体、半流体和固体培养基,证明为霉形体混合感染,即该培养物在液体培养基和半流体培养基上,同时显示出水解精氨酸和发酵葡萄糖2种特性,前者使培养基pH上升,后者使pH下降。通过反复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克隆传代和有目的地加入单一种属的霉形体抗血清的方法,将混合的2株霉形体纯化分开。经鉴定,一株为精氨酸霉形体,一株为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  相似文献   

10.
应用从活疫苗中分离的鸡毒霉形体,滑液霉形体16个分离物和3株对照株进行了对8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霉形体株对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和泰妙霉素最为敏感,最小抑制量≤0.2微克/毫升。但分离株对链霉素,泰乐霉素和庆大霉素有明显的抗药性,尤其对链霉素的抵抗力极为强大,最小抑制量竟高达1000微克/毫升,为对照株的数十到数百倍。在五批人工实验感染霉形体的新城疫疫苗样品中,分别加入北里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有效地控制了霉形体污染。经过冰箱温度(5—10℃)保存2.5个月疫苗即将失效前,北里霉素和红霉素依然保持着完全的控制作用。加入四环素的有两批样品中尚有微量的霉形体存活。加入这些抗生素对疫苗效力没有影响。作者们认为,在尚未能普遍应用SPF鸡胚培养制造活疫苗以前,应用抗生素控制疫苗的污染,仍不失为一种控制污染的可行的应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蕈状霉形体蕈状亚种和牛霉形体是对牛病原性最强的霉形体。近年来,发现公牛精液中存在牛霉形体,有些国家在进口精液时要求牛霉形体培养阴性。目前分离和鉴定牛霉形体的方法很费时,而筛选人工授精用的精液则需要既快速又灵敏的方法。本文报道的检测牛精液和包皮冲洗物中牛霉形体抗原的竞争酶免疫试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2.
提取5个禽霉形体国际模式株和15株火鸡源霉形体的DNA,利用热变性温度法(thermal denaturation temperature)测定这些DNA样品的G-C碱基对克分子百分含量。全部样品的T_m值分布于80.8—84.0℃,相应的G+C含量为26.3—34.1mol%。国际模式株的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15株新分离霉形体的试验结果与生物化学以及血清学鉴定结果一致。本文还讨论了一些影响G+C含量测定值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猪肺炎霉形体168弱毒株的回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肺炎霉形体168无细胞培养弱毒株F340经健康小梅山猪连续传5代,每代观察11-16d,临床无气喘和咳嗽症状,剖检无胰样小叶性肺炎病变,表明该菌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同时采集各传代猪的肺组织,用病肺块组织接种法分离培养猪肺炎霉形体,经72h,其培养液呈微混浊,无淀淀,PH降至6.6,镜检出类圆球形菌体。  相似文献   

14.
7~14日龄仔鸡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极易出现各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CRD),此阶段的临床预防效果直接关系到仔鸡存活率和经济效益。鸡败血霉形体是引起鸡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霉形体随空气进入呼吸道,吸附到动物纤毛和上皮细胞表面,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及有毒物质,可耗尽氨基酸、脂肪酸和DNA前体,影响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霉形体还能下移至肺和气囊,引起肺和气囊的病变。  相似文献   

15.
鸡胚制活病毒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32个鸡胚,80组(每20个鸡胚液混合物为一组)未加抗生素的新城疫疫苗半成品和14批成品疫苗(其中冻干苗12批和液体苗2批)的样品进行了霉形体污染的检查。结果从一个接种了新城疫病毒 LaSota 弱毒株的鸡胚中,9批半成品疫苗中和10批成品疫苗的样品中分离出了霉形体。共20个分离物,对其中12个进行了种属鉴定,12个分离物中有4个含有两种霉形体,因此共含有16株霉形体,即鸡毒霉形体8株,滑液霉形体7株和一株不属于这两种的霉形体。随机选出3个分离物进行了链霉素敏感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抗药性大为增强,链霉素的最小抑制量为对照株的几十百倍,因而能抵抗疫苗中链霉素的作用而污染了疫苗。建议在产品检验中增加霉形体检测项目。在未能使用 SPF 鸡胚生产疫苗以前应尽速进行消灭污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猪肺炎霉形体(Mycoplasma)利用真空冻干法能够很好地保存,在国内外均有过报道,但考虑到设备条件及继代方便,作者直接将霉形体液体培养物,不加任何方法处  相似文献   

17.
PCR检测鸡毒霉形体和鸡滑液囊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禽霉形体16S 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鸡霉素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Mycoplasma synoviae,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580bp的PCR产物,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畜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pg和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10.25%,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绵羊肺炎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基因库中已发表的绵羊肺炎霉形体Y98株的16SrDNA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绵羊肺炎霉形体的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CR能特异扩增绵羊肺炎霉形体的DNA,而对照的菌株均为阴性;其敏感性可达1Pg。经对绵羊肺炎霉形体分离株HD-1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与绵羊肺炎霉形体标准株Y98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有6个碱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细胞培养用的犊牛血清和兽用活毒疫苗中分离到6株人源口腔霉形体。这说明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及细胞培养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种毒、血清和细胞的质量检测以及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20.
浅谈种鸡场对霉形体病的净化■张勇(山东省济宁市北郊种鸡场272153)鸡的霉形体病包括败血霉形体病和滑液霉形体病。病原经过垂直传播,能使鸡群长期处于污染状态。可以降低产蛋率、孵化率及成活率,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现将近年来我们对霉形体病的净化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