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介绍了奶牛蹄病防控措施,具体包括加强培训、淘汰有遗传变形蹄以及无治疗价值的奶牛、科学计划与合理安排、浴蹄、科学搭配营养、环境卫生控制、治疗、监测、修蹄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奶牛蹄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合理而及时的修蹄.能够矫正蹄形,防止牛蹄变形严重而造成淘汰.提高奶牛的使用年限。当蹄趾间腐烂、腐蹄发生后,经过修蹄能促进蹄病痊愈,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从而使奶牛的养殖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1.蹄变形(1)修蹄:所谓修蹄,是指利用刀剪、锯锉、修蹄器等以外科手术方法使蹄的形状及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的一种技术。(2)修蹄方法:①术前准备。器械、药品:消毒棉、双氧水、5%硫酸铜溶液、碘酊、松馏油、鱼石脂、高锰酸钾、绷带等。②长蹄:用蹄刀或蹄钳,将蹄角质过长部分修去,使其为正常形状,同时也应对蹄底作适当修整。③宽蹄:用蹄  相似文献   

4.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疾病。由于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病蹄不愿着地、跛行,以致影响奶牛食欲、承重和产奶量,而养牛户又多不注意修蹄护蹄,导致该病在基层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据笔者调查约80%的奶牛场户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蹄病,成年产奶牛发病率约20%,产奶量高的牛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90%的跛行是由蹄病引起的,多数发病于前肢外侧及后肢内侧,这可能与前后蹄负重不同有关。蹄病易引发采食量、体重、产奶量下降,繁殖障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蹄病多由于环境差、饲喂不合理、不定期修蹄及遗传等因素引起。1蹄壁过度生长由于蹄部经常受粪尿浸泡潮湿变软,奶牛运动不足及遗传因素,易引起蹄壁过度生长(滚蹄)。患牛多发于远轴侧壁、球部和指趾尖部,病  相似文献   

6.
牛蹄病诊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珍满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104-1104
根据临床诊治经验 ,总结吊蹄保定检查技术、修蹄处理技术、局部封闭治疗技术、烧烙技术等牛蹄病治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常到基层奶牛场做线型鉴定,发现奶牛蹄病发生严重地影响到奶牛场的生产效益,尤其是高产奶牛,出现蹄病再进行治疗为时已晚,高产牛因蹄病而被淘汰更是可惜。太原市阳曲县某奶牛场在蹄病预防方面做的较好,在本文做以简单介绍。当我们进入该牛场时,给人的感觉牛舍比较简陋,设施比较陈旧,近距离观察牛群,牛的体况非常好,肢体干净利落,蹄形坚实,角度合适;自建场以来,很少有蹄病发生,纵观牛场布局以及了解饲养管理情况,觉得该场在奶牛蹄病预防方面工作到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定期检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定期对种公牛蹄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记录,请兽医修蹄。检查要全面、认真,做到牛不漏查、蹄不漏修。修蹄要请有经验的兽医进行执刀,避免意外发生。首先要确认蹄只变形的类型和部位,是属于翻卷蹄,增厚蹄,长蹄,还是宽蹄。然后,参照该牛其它正常蹄只形态来确定需要整形和修除的部位。修正时采用锯、削、打磨等方法,将变形和增厚部位纠正为正常蹄形。处理腐蹄时,要去除病变部位,然后进行清创、消毒、烧烙、防腐包扎,同时结合使用抗生素药物等进行治疗;处理裂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发病率较高,目前已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成为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正确修蹄能有效防止奶牛蹄病发生,保证奶牛健康。一、牛蹄生长特点牛蹄的角质生长速度会受到年龄、营养、饲养环境、牛舍结构、健康情况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1个月长3~10厘米,平均5厘米。因此,长度为7~8厘米的背壁  相似文献   

10.
乳牛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一、发病病因1、管理不善,运动场泥泞潮湿,牛蹄长期被污水浸泡,修蹄不定期。2、该病为磷钙代  相似文献   

11.
奶牛变形蹄的矫正及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蹄变形对我区迅速发展的养牛业危害日趋严重。本文介绍了我们探索应用的修削蹄方法,并重点观察记录了54头严重变形蹄奶牛的娇正及其效果。修胆蹄后蹄形、蹄座、肝轴及其运动明显改善。修蹄后一个月比修蹄前一个月2~4泌乳月的修削蹄牛的奶产量增加1.9Kg,增长率8.72%;对照组减少0.75Kg,减少0.33%。5~9泌乳月的修蹄牛增加1.275Kg,拉长率8.72%;对照组减少0.75Kg,减少率为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变形     
蹄变形是奶牛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称蹄变形,又称变形蹄。奶牛蹄病在肢蹄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变形蹄又占蹄病的1/4—1/5。北京农业大学对七个奶牛场1070头奶牛调查发现,发生蹄变形的有589头,占奶牛总数的55.05%,个别牛场高达65.5%。1999年袁凤林等人对宁夏国营奶牛场331头奶牛进行蹄病调查,其中303头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蹄变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搜集、分析了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舍饲奶牛场成年荷斯坦奶牛牛舍2个设计指标与乳房疾病、肢蹄病和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的基础数据,对牛床、饲槽设计指标对乳房炎、肢蹄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奶牛的实际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这些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牛场牛床和饲槽具体设计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要给羊进行一次修蹄工作。过长的蹄甲不仅对羊无用,反而使羊行走困难,影响羊只的采食,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极为不利。如果长期不修,还会引起腐蹄病、四肢变形等疾病。特别是种公羊,可直接影响配种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的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修蹄最好在多雨潮湿的季节进行,因雨水多,草地和牧场潮湿,其蹄甲也变得较柔软,有  相似文献   

15.
一、运动修蹄去势 羊每天保持充足的运动,才能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开春后要及时给羊修蹄甲,防止羊的蹄甲过长,不仅行走困难,而且还会引起腐蹄病和四肢变形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牛跛行的发病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集约化程度高的奶牛牧场更高。引起牛跛行的病因较多,且较为复杂,应做好防治工作。本文介绍防治牛跛行的修蹄法和浴蹄法。1修蹄随着时间的延长,牛的蹄部会磨损,蹄底的形状会改变,使得站立不稳。两个蹄子在纵向和侧面都变得不平衡。因此,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使蹄子恢复正常,均衡承重。正  相似文献   

17.
正养羊除了搞好饲养管理和四季放牧外,每年还要注意给羊进行一次修蹄工作。羊的蹄甲也和其他器官一样,不断地生长发育。但过长的蹄甲不仅对羊无用,反而使羊行走困难,影响羊只采食,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极为不利。如果长期不修,还会引起腐蹄病、四肢变形等疾病。特别是种公羊,可直接影响配种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的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修蹄最好在多雨潮湿的季节进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2008,(6):17
总体管理奶牛场不应饲养其他家畜家禽,并应防止周围其他畜禽进入场区。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保证牛奶卫生。坚持刷拭牛体,防止污染乳汁。成乳牛坚持定期护蹄,修蹄和浴蹄。  相似文献   

19.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以下几种技术可使奶牛多产奶:一是修蹄:德国柳贝克城有一专门研究动物修蹄技术协会。试验证明,对奶牛经常进行修蹄,每年每头产奶时可增加200公斤,平均每天增加500多克。专家们认为,每年冬末春初应给奶牛修1次蹄。二是夜间放牧。古巴农业部近些年推广“奶牛夜间放牧法”,每头奶牛每天奶量可增加500克以上。三是增加光照。美国科学家们发现,  相似文献   

20.
无论绵羊还是山羊,常年放牧游走,对蹄的保护十分重要。如不及时修整,形成畸形蹄,羊只行走困难,不能随群放牧,影响羊只健康及抓膘。公早不及时修蹄,会由于行走困难,导致运动不足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