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莲藕供应期主要集中在每年7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为补充5月上旬至6月下旬市场上鲜藕供应"空缺",实现莲藕周年供应,提高种植效益,仙桃地区开展了早熟莲藕—小龙虾、泥鳅种养模式推广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早熟莲藕平均667 m2产量950 kg,小龙虾、泥鳅平均667 m2产量60 kg,平均667 m2总产值12 000元,净利润约7 000元,应用前景广阔.现将有关技术及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莲-渔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对莲藕的生长发育、产品商品性、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莲-渔共作模式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提升。其中,T1莲-鳅共作模式处理表现最好,其莲藕根状茎的全藕质量、主藕质量、最大藕节质量分别为1.58 kg、1.39 kg和423 g,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9.5%、36.3%和6.3%;在莲藕根状茎营养品质方面,T1处理莲藕产品的粗蛋白、淀粉、还原糖、粗纤维、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氨基酸总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而高于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硝酸盐含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并显著低于对照;在效益方面,T1处理增产效益最高,达97180元·hm-2,比对照增加64000元·hm-2,T2莲-小龙虾共作模式与T4莲-大闸蟹共作模对莲藕幼芽破坏较大,造成莲藕产量降低,但这2个处理的水产品产值较高,弥补了莲藕产量的产值损失,其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而T3莲-鲤共作模式处理的增产效益最小,也比对照增加31940元·hm-2。综上所述,沙地节水莲-渔共作模式中以T1处理表现最佳,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专家访谈法、典型调查法、平行比较法和试算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技术经济效果衡量指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经济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比单独莲藕种植模式每667 m~2的总成本增加了409.67元,增幅9.84%;产值增加了4713.71元,增幅85.21%。当小龙虾价格低于23.40元 · kg-1时,采取莲藕-小龙虾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所获的纯收益低于单独种植莲藕模式,宜单独种植莲藕。此外,该技术化肥农药减施效果显著,推动了产业绿色发展,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其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深受欢迎。近年来国内市场火爆,人工养殖迅速发展,然而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以及不当的病害防治技术导致小龙虾病害频发,病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荷藕,是莲藕的俗称,藕和莲籽为主产品,可供食用。泰州里下河地区藕田种植面积近6 667 hm2。藕田套养小龙虾的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种生态互补的新型高效生产方式,既利用了藕  相似文献   

5.
对种养结合下主要莲藕品种的生长发育、莲藕产品商品性、商品藕的营养品质等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的5个莲藕品种均适合进行种养结合栽培,其中鄂莲5号品种淀粉含量高、商品性好,适合加工型莲藕栽培及作为煲汤类鲜食藕销售;鄂莲6号商品性好,淀粉含量适中、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高,可作为鲜食菜藕替代老品种栽培;鄂莲7号熟性早,商品性好,同时其淀粉含量适中,可以作为早熟藕栽培,作为鲜食早藕销售。  相似文献   

6.
正《长江蔬菜》2017年3月下半月刊登了李德振等撰写的"茭白—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该文详细介绍了如何有效利用茭白种植田实现高效益,关键就是采取茭白—小龙虾共生种养。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小龙虾成为市场新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各种口味、各种烹饪方法的小龙虾让人大饱口福。然而,当前小龙虾的养殖发展速度却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不仅内  相似文献   

7.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主要水生蔬菜之一,以膨大根状茎(俗称藕)供食用,其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也是我国主要出口创汇型蔬菜之一.近些年莲藕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万~70万hm2[1],仅湖北省栽培面积就有9万hm2,然而有关莲藕生长发育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莲藕植株及其叶、莲鞭和藕的生长动态、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叶面积的增长等,以阐明莲藕的生长规律,为莲藕根状茎膨大机理研究及莲藕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 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一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 称之为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了双季莲藕套养青蛙的生态生产模式,一般667m2藕田产藕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莲藕萌芽及产量产值的影响,以东河早藕为试验材料,利用大棚、小拱棚及露地栽培模式改变莲藕生长环境温度,通过温度变化的跟踪分析,探求温度与莲藕萌芽的关系。结果表明,莲藕大棚、小拱棚栽培模式.主要通过促进莲藕前期生长实现早收增收,其中钱叶抽生时间分别比露地栽培模式提早21d和18d,具有较好的促进萌发的作用:终止叶抽生期分别比露地栽培模式提前25d和7d,早熟作用明显,但单位面积产量并无优势。此外,东河早藕在日平均温度12~13℃时约10d即可萌芽,与各地报道莲萌发温度在13-15℃有差异。因此,早熟莲藕以大棚、小拱棚覆盖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5000hm2,-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之为双季莲藕.近几年来,柳江县紧紧围绕提高莲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了双季莲藕套养田螺生态模式,目前全县已推广应用1 500hm2平均667m2藕田产藕3000-3500kg,田螺1500kg,平均667m2产值1.5万元以上.田螺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土质柔软肥沃,铒料丰富的水体,它属杂食性,摄食水生生物和腐败有机质,而藕田就具有它生存生长的环境.这种莲藕套养田螺的生态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创建高效运行的鱼菜共生系统,作者连续数年开展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试验。该文介绍了鱼菜共生系统的创建过程,阐述了第3代数字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系统构成,并应用该系统开展了青菜品种筛选、生菜和芹菜种植及鲈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下的超华28青菜长势较好,其株高、最大叶和最大叶柄均大于大棚种植,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与大棚种植相差不大;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下的生菜和芹菜长势良好,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下加州鲈鱼的养殖效益为17.9万元/667 m2,远高于传统鱼塘养殖。  相似文献   

12.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一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之为“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了双季莲藕套养青蛙的生态生产模式,一般667m^2藕田产藕2500-3000kg、青蛙2000kg以上,平均667m^2产值10000元以上。通过生态套养,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藕鳖共育控制食根金花虫幼虫(地蛆)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藕田套养中华鳖有效地控制地蛆对莲藕的为害,提高了莲藕的产量,减少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莲藕的生长为中华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农田害虫及福寿螺又为中华鳖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4.
大紫红莲藕     
在苏北宝应及里下河地区的莲藕品种中,大紫红莲藕的藕头大、藕身粗、节巴粗、后把粗,是它的主要特征,更以产量高,上市早,品质好,肉厚色白,质脆酥甜,成熟藕淀粉多,加工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为江苏省加工出口速冻莲藕片(块)、咸莲藕、罐藏清水莲藕等产品的优质原料和销往省内外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 大紫红莲藕的特征特性 大紫红莲藕,藕身粗大,圆形,微扁,皮白,表面有褐色突起的细小斑点,触摸有粗糙感,藕身一般3~4节,少数5~6节,每节长20~30cm,直径7~8cm,单支长80~150cm,重2~2.5kg,早采田或留种田,每666.7m2产量1500~1700k…  相似文献   

15.
双季田藕春藕“六改”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樟义  张尚法 《长江蔬菜》2011,(16):112-114
双季田藕(Nelumbo nucifera)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把莲藕一年一季的传统栽培模式改为春藕—夏藕双季栽培的新模式,其中,春藕和夏藕都是以定植时间命名。双季田藕的春藕5月上旬上市,7月中旬采收结束,填补了浙江地区6月前后2个月左右无鲜藕供应的市场空档,实现了鲜藕周年上市,不仅使藕农增产增收,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莲藕的食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鲍继友  谢玲  王栋  郑萍 《蔬菜》2014,(10):60-62
连云港市目前莲藕种植面积为3 340 hm2,产量7.1万t,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稻麦等粮食作物,也高于花生等经济作物。从池塘建造、莲藕栽培与管理、泥鳅培水放种及管理等方面对莲藕泥鳅高效种养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相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方  孙雄军  程鹏飞 《蔬菜》2013,(1):66-67
为有效解决育苗废弃基质、牛粪随地堆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降低莲藕生产的成本,提高莲藕品质,在钢架大棚内设置牛粪+基质、基质+莲藕专用有机肥、原土3个处理种植莲藕.结果表明:基质种藕产量增加6.44%~37.40%,采收用工降低了0.28元/kg.  相似文献   

18.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公顷,一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出了双季莲藕套种慈菇的配茬生产模式,一般667米。莲藕产量2500~3000千克、慈菇700~800千克,平均667米。产值6000元以上。通过配茬,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莲藕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至辽宁,南至海南,各省市均有栽种,全国面积达40万 hm^2。莲藕有藕莲、子莲、花莲3大类型;按照栽培技术分浅水藕栽培、深水藕栽培、节约藕种栽培、节水设施栽培、子莲栽培等;栽培模式有莲藕常规单一栽培、莲藕返青早熟栽培、莲藕双季栽培、莲藕延迟采收栽培等。莲藕病虫害种类多,发生为害频繁,因此,对莲藕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之内,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莲藕是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1万hm2,总产量20万t,总产值3.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8.2%.为了提高藕田的经济效益,蔡甸区推广了多项藕田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06年,全区模式推广面积达7 730 hm2,占全区莲藕种植面积的77.3%.下面介绍近几年主要推广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