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鼻腔内分离和纯化病原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猪萎缩性鼻炎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并通过鼻腔喷雾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和拌料给药的方法防治猪萎缩性鼻炎.结果表明:通过鼻腔喷雾给药的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拌料组和肌肉注射组(P<0.01).说明鼻腔给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部,疗效迅速,方便快捷,是防治猪萎缩性鼻炎的最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西某规模化猪场5月龄猪群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敏感药物情况,采集病死猪胸腔积液5份,通过细菌染色、形态观察、PCR检测,从胸腔积液样品中检测出5株Hps,根据其药物敏感特性推测其为同一菌株,将其命名为Hps-SX19。此次试验获得的Hps菌株为超级耐药株,该菌对β-内酰胺类、截短侧耳素类、林可胺类药物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给生产上敏感药物的选择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降低了猪群的整体健康情况,为非洲猪瘟进场提供了便利,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猪群接种疫苗是养猪户防范猪群发生疫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养猪户常抓不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给猪群接种疫苗时,必须按照猪群免疫接种程序正确实施,否则会给养猪户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猪群接种疫苗务必把握以下6个要点。一、全面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养猪户在给猪群实施免疫接种前2~3天,应全面检查、观察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对于一些体温升高、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草药红茶菌在动物体内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猪20头,喷雾和口服中草药红茶菌3d后,进行O型口蹄疫毒株(猪O型O/China/99株鼠毒)攻毒试验;攻毒后,继续对猪群进行喷雾和口服给药,观察中草药红茶菌对攻毒猪的保护作用及体内抗口蹄疫病毒的作用。[结果]攻毒结果显示,低剂量给药猪3/5保护,中剂量给药猪1/5保护,高剂量给药猪0/5保护:在低剂量给药条件下,攻毒保护效果优于中剂量和高剂量;从攻毒后的第1天到第7天,陆续从试验猪全血中检测到口蹄疫病毒,其中中草药红茶菌高浓度预防组猪的口蹄疫病毒的复制水平最高,中剂量组较低,低剂量组复制水平最低。[结论]给药合适剂量的中草药红茶菌对猪体内的口蹄疫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猪患病后,恰当地选择喂药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药效,缩短疗程,使之快速痊愈,而且可以减少药物浪费,节省药费开支。1.空腹喂药法此法适用于病猪有食欲、药物无特殊气味的情况。具体做法是:在早晨病猪空腹时把药物拌在猪爱吃的少许饲料中给药,使之快速吃光。用此法给药,既不浪费药物,又可达到预期的效果。猪只驱虫,用此法效果最好。2.灌入法如果猪食欲丧失或药物有特殊气味,可将西药加水稀释,中药煎好后冷却,抓住猪两耳,夹紧两腿,使猪呈半卧状态,头部略抬高,用木棍将猪嘴撬开,再用金属小勺一勺勺地灌入。注意:要灌一次药取下一次棍,让其吞咽一次…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泰地罗新在猪体内瞬时和连续给药条件下药物动力学的差异,本试验通过给猪瞬时给药(单次口服)和连续给药(饮水添加给药)来探究药动学参数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泰地罗新单次给药后在猪血浆中的消除较慢,给药240h后仍可在血浆中检测到,连续饮水添加给药刚开始符合有吸收一室模型,与单次给药一致。泰地罗新在猪体内吸收快,消除半衰期长,瞬时给药可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而小剂量连续(饮水添加)给药,也可在短时间内达到稳态浓度;所以说泰地罗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瞬时给药和连续给药均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违禁药物西马特罗在猪毛、猪尿、猪肉中的代谢情况,选择养殖动物兽药残留控制的检体.[方法]通过给药试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添加量的处理,分别以猪尿、猪毛、猪肉为监控目标,了解不同的饲养阶段西马特罗的残留情况.[结果]饲喂药物阶段,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最高,适合生产企业前沿的快检控制,药物在毛发中具有累积作用,代谢缓慢,可作为违禁药物监控追溯的检测靶体,是药物残留活体监控的理想目标,肉品检测是药物残留限量符合性的直接证据.[结论]为畜牧养殖药物监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违禁药物西马特罗在猪毛、猪尿、猪肉中的代谢情况,选择养殖动物兽药残留控制的检体。[方法]通过给药试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添加量的处理,分别以猪尿、猪毛、猪肉为监控目标,了解不同的饲养阶段西马特罗的残留情况。[结果]饲喂药物阶段,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最高,适合生产企业前沿的快检控制,药物在毛发中具有累积作用,代谢缓慢,可作为违禁药物监控追溯的检测靶体,是药物残留活体监控的理想目标,肉品检测是药物残留限量符合性的直接证据。[结论]为畜牧养殖药物监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长效恩诺沙星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力学,进行了本研究。应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MCPKP药代力学软件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长效恩诺沙星注射剂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差异显著性P<0.01,生物利用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东省茂名某猪场暴发猪链球菌病的详细情况及制作灭活疫苗给猪群接种免疫。该研究通过分离细菌、PCR鉴定、生化试验等方法分离、鉴定细菌,并通过动物试验了解该分离菌的致病性。最后通过药敏试验找出高敏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及了解该猪场细菌病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为开展试验用小型猪选育前微生物抗体的检测工作,对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进行微生物、寄生虫检测,以了解其病原生物感染状况.采集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血清样本,用血清学和显微镜观察方法进行7项微生物和体表寄生虫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疫苗免疫良好,无强烈病原生物感染.对小型猪选育时,在按照遗传学指标选育的同时,应尽量选择微生物感染率低的小型猪,同时应改善动物饲养管理条件,完善动物防疫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生猪养殖行业当中,猪疫病会对生猪养殖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出现猪疫病,会引起大规模猪死亡,给养殖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后期的养殖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就必须要对猪疫病进行较为完善的防控工作,而进行药物防控是有效遏制住疫病的重要措施。要想提升整体住疫病防控的效果,需要能够更加科学地选择抗病毒药物,发挥抗病毒药物的重要作用,保证养殖基地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4.药控 药控是指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种方式。临床上对有些疾病逐头治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理想。有些疾病,如仔猪球虫病发生后,发展非常迅速,治疗往往跟不上,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采用在疾病发生之前用药物(通过饲料途径)对其预防,发生时用药物来控制其症状,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我们把猪群的定期驱虫也纳入药控的范畴,药物控制尽量选择抗菌范围广、不易形成耐药性、对机体危害小的药物,同时还应遵循按程序进行的原则。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疾病的药控方法: (1)喘气病…  相似文献   

14.
正在猪场内,对病猪进行治疗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在多种情况下由多种药物组成,也可以采用多种给药途径。本文对猪给药途径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在针对疾病开始用药前应根据临床症状考虑与疾病相关的病原类型、疾病的潜伏期(从接触病原开始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通过投药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猪场常见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合理应用阿莫西林治疗猪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方法】采用了体内药动和体外药效联合的方法研究了阿莫西林在血清和组织笼液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结果】体外测定,阿莫西林在血清和组织笼液中对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在0.2μg·mL-1MIC0.4μg·mL-1的范围之内。如果在血清和组织液中添加更多的细菌,则需要高于MIC药物浓度才能能持续抑制细菌的生长。猪按10mg·kg-1的剂量肌内注射阿莫西林后,在血清中,半效浓度(EC50)为143.63±54.35,即血清药物浓度为2.39μg·mL-1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在组织液中,半效浓度(EC50)为29.61±5.07,即组织液药物浓度为0.49μg·mL-1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结论】临床上选择阿莫西林治疗猪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用药的剂量和间隔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治疗猪金黄色葡萄球菌轻度感染时,建议给药方案可设定为10mg·kg-1体重的剂量进行颈部肌内注射,给药间隔为2次/日。当治疗重度感染时由于体内MIC的升高,体内药物维持抗菌时间减少,必须增加给药次数,可设为3次/日,必要时可增加为4次/日。  相似文献   

16.
要准确掌握混料浓度进行混料给药时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认真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计算禽群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药物的用量要准确称量,切不可估计,以免造成药量过小起不到作用,或过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要确保用药混合均匀为了使所有禽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必须把药物和饲料混合均匀。方法是:先把药物和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将它加入到大批饲料中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猪呼吸道正常菌丛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从3个猪场用棉拭法采取猪呼吸道分泌物90份,用K-B法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同一个猪场的不同猪群、不同猪场猪群的呼吸道正常菌丛对同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极显著,且猪呼吸道正常菌丛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表现为耐药、中敏和高敏。由此提示,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时,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对正常菌丛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18.
7头健康杂种,安照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沙拉沙星(5mg/kg)的药动学研究,30只艾力肉鸡,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沙拉沙星(10mg/kg)的药动学研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鸡血浆中沙拉沙星的浓度,统计矩原理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健康猪,鸡给药后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动物间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沙拉沙星在鸡体内较猪体内吸收更迅速,分布更广泛,消除更快。  相似文献   

19.
采用AG-ELISA方法对湖北某规模化猪场进行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群弓形虫的总体抗体水平为19.2%,种猪群的感染率高于子代猪群,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9%和10.1%。使用过磺胺类药物的子代猪阳性率明显降低,种猪群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氮脒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测定猪血浆的药物-蛋白结合率.【方法】血浆样品以超滤法分离游离型的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出三氮脒-血浆蛋白结合率.6头猪交叉分别按体质量肌内注射7和14 mg/kg三氮脒注射液,在给药后3、5、15、60 min测定体内三氮脒-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和结论】体外测定的三氮脒-血浆药物蛋白结合率为74.68%~95.90%.猪给药后体内的药物蛋白结合率为84.11%~89.69%(7 mg/kg剂量组)、82.96%~88.65%(14 mg/kg剂量组),随着剂量增加可能出现饱和现象.在设计三氮脒应用于猪的给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