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耗牛养殖逐渐成为牧区以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但是在牦牛养殖中脑包虫病是常见疾病,其会对养殖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影响牦牛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牦牛脑包虫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对我国相关行业有些许参考和借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牦牛皮蝇蛆病是牦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皮蝇幼虫寄生在牛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导致人畜共患。牦牛在被寄生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牦牛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导致牦牛死亡。青海省是牦牛养殖的主要地区,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对牧民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开展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确保牦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牦牛在高原适应能力强,不仅易成活,还能够给牧民带来可观的经营收益,所以牦牛养殖在高原地区畜牧业养殖行业中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牧民对高原牦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牦牛病害也随之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寄生虫病。高原牦牛受寄生虫病等因素影响,不仅影响牦牛生长发育,还易影响牧民的经济收益,甚至还有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影响牧民身体健康。所以,加强高原牦牛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原牦牛寄生虫病危害与防治措施进行如下陈述。  相似文献   

5.
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会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泌乳力,从而影响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母猪下次发情的时间及状态,保证哺乳母猪足够的营养摄入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很多,如猪种、环境、温度、基础日粮组成、饲喂方式等。本文综述了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为继续研究和在实际中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哺乳母猪|采食量|泌乳力  相似文献   

6.
牦牛养殖是红原县主要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该县牦牛养殖的规模较大,已经成为大部分牧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养牛业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牛疫病的发生越来越严峻,给牦牛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牛包虫病是牛常发的一种寄生虫病症,其会寄生在牛的肺、肝等部位,导致牛出现严重的感染,导致机体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导致牛的死亡,因此危害较大,已经成为当前牦牛养殖重点防控的病症之一。但实际上还有不少牧民对该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在养殖过程中没有加强防治,使得牛包虫病的发生比较严峻,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基于此,本文就牛包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部分养殖户在牦牛育肥技术、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不仅影响牦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还会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和收益的减少。本文将对一家牦牛育肥养殖效益的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调味剂和诱食剂及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营养、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率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3个要素。然而饲料界人士所关注的是饲料的养分含量如何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量,而忽视了适口性与采食量这一关键问题。实际上任何饲料配方都是以一定的采食量为基础设计的,饲料适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势必影响摄入养分的总量,无疑也会影响到饲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商品猪生产企业中 ,生长肥育猪一般采用不限量饲喂 ,所以猪的随意采食量是决定其生产成绩的关键因素。可以说 ,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瘦肉生长速度的结合决定肉猪的营养方案 ,瘦肉生长速度决定猪的营养需要量 ,采食量潜力与满足营养需要量的日粮养分浓度密切有关。广泛认为 ,采食量和瘦肉生长速度受遗传控制 ,是影响生产效益的两个重要经济性状 ,本文目的是综述采食量的遗传变异、采食量与瘦肉生长的关系 ,检查现在和将来猪选择的规划和实际对采食量的可能影响。1 采食量的遗传变异和生长速度一样 ,采食量的遗传差异普遍存在于品种间、品种…  相似文献   

10.
青海牧区草地资源丰富的特征,牦牛是该牧区最常见的家畜.虽然牦牛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是也需要当地养殖户能充分了解牦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及生长规律等特点,在养殖过程中为牦牛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营养全价均衡的优质饲料和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确保获得理想的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为缩短牦牛的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和养殖效益,本试验将牦牛、犏牛和本地黄牛在相同条件下舍饲153天,其增重分别达到58.67±19.80、90.70±12.85 kg和54.33±8.98 kg,犏牛在生长速度上极显著高于牦牛和本地黄牛。舍饲育肥牦牛、犏牛和本地黄牛的增收效益分别为220.56、1 134.37元和-95.79元。舍饲育肥即能提高牦牛和犏牛的生长能力,增加牧民收益,又能减轻当地草场压力,对高原草地畜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西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牦牛是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其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都较为可观.在牦牛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应重视饲养管理过程,做好疫病防治工作,避免因疫病困扰而影响牦牛的生长,进而影响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饲料营养、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三个要素。长期以来,在畜禽饲料生产中人们注重的是饲料营养的全价性和各种营养素间的平衡,而对畜禽饲料的另外的重要特性即风味与适口性、采食量、食欲、消化吸收的关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畜禽饲料生产工业的发展,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的采食量已成为限定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改善畜禽饲料的风味与适口性,增加采食,保证旺盛的食欲已成为现代畜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在谷物类饲料原料中不同程度存在,对生猪健康危害较大,影响养殖效益。其中呕吐毒素和T-2毒素会导致猪采食量下降,降低生长性能。本文综述了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分析了抽样检测市售谷物类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含量以及营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调整饲料营养配方,确保鸭群生长速度。 因为采食量随着气温升高而下降,所以应采用夏季专用配方,以保证肉鸭每日摄取足够营养。以前有人认为调整时,应降低能量水平,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如今许多研究表明,增加蛋白质含量,相应增加热增耗,加重了鸭的散热负担。另外,能量与采食量成反比,也就是说夏天鸭群采食量低,应相应提高能量水平,以确保获取足够营养。所以笔者认为配方调整应适当提高能量水平,在确保有效氨基酸平衡的前提下,蛋白质水平应在饲养标准下限,以减少热增耗产生。同时为使热增耗的产生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牦牛是生活在海拔3 000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农牧民商品意识淡薄,受传统影响,"畜多为富"、"惜杀惜售"。草场超载,退化严重。能繁母牦牛采食量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产奶量。再加上牧民有取牦牛奶做酥油的习惯,牦牛犊牛可食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麝喜食植物种类以及植物的营养成分,据此,文章收集与整理了饲料(日粮)营养对育成麝生长性能等影响的试验报道与数据,发现不同营养水平(能量、粗蛋白)对育成麝生长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食量与日增重,且受到性别、日龄、营养水平高低等综合影响。对比麝与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以及育成期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特点,发现麝类动物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肠道优势菌群相似。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下旬,卓尼县卡车乡沙地村某牧民家牛突然发生大批死亡,我们于6月28日赶赴现场.对发病的5头牦牛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治疗.对死亡牛进行了尸体剖析.并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鉴定及采耳尖血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做血片检查后,确定为耗牛的泰勒氏焦虫病.  相似文献   

19.
牦牛养殖是大多数藏区牧民的主导产业,需常年放牧在高山地区的草甸、沼泽等草场,容易感染肝片吸虫,此病诊治不及时,会对牦牛的健康生长发育影响严重,大面积传播以后会给牧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多年的在四川省九龙县各牧场实地诊治经验并结合我国牦牛肝片吸虫疾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该病症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疾病综合性预防措施和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治疗手段,希望能够给牧民的牦牛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度放牧条件下放牧方式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开展了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6混牧(MG1∶6)、牦牛藏羊1∶4混牧(MG1∶4)和牦牛藏羊1∶2混牧(MG1∶2)5个控制性放牧试验,研究了牧草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对家畜日增重的影响以及不同放牧方式对牦牛和藏羊暖季增重、牧草营养和家畜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牧草返青期和生长期,牦牛和藏羊的日增重显著大于牧草枯黄期(P<0.05);2)牦牛和藏羊日增重在不同的放牧方式下无显著差异(P>0.05),而牦牛暖季增重在YG下最高,在MG1∶2和MG1∶6相对较高,藏羊暖季增重在MG1∶2中最高,在SG和MG1∶4相对较高;3)不同放牧方式下牧草营养和单位面积家畜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单一家畜放牧单位面积增重SG最高,牦牛藏羊两种家畜混合放牧则MG1∶2单位面积增重最高。综上,牧草枯黄期牦牛和藏羊的补饲对于维持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且MG1∶2对于牦牛和藏羊生产是一种较优的组合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