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辅助茎用芥菜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茎用芥菜含笋子芥、抱子芥和茎瘤芥 (BrassciajunceaCoss. var. tumidaTsenetLee)3个变种,在浙江、四川等地广泛栽培〔1〕。茎瘤芥空心是茎用芥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2~6〕,而低空心率品种的选育进展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大株留种容易腐烂 ( >70 % ),切剖定向选择实心瘤状茎会牺牲母株,而无法选择目标单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进行了用组织培养技术辅助茎瘤芥育种的研究,以期加快茎瘤芥新品种的选育进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在浙江省种子公司农场和浙江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进行。以在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搜集到…  相似文献   

2.
茎瘤芥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茎瘤芥的起源、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良种繁育以及栽培技术、品质安全等方面,综述了近20 a我国茎瘤芥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我国茎瘤芥育种科研、种子生产和鲜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茎瘤芥(榨菜)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与选择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3份茎瘤芥代表性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相关遗传力研究了茎瘤芥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关系,并计算分析瘤茎产量和与产量关系较密切的田间易选性状所组合的各种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瘤茎产量的相关遗传力均低于瘤茎产量的遗传力,进一步分析表明茎瘤芥育种进行综合间接选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在营养生长期作间接选择的效率与对瘤茎产量作直接选择的效率相当,育种时加强营养生长期的选择并辅助考虑瘤茎横径或茎/叶,既可做到不破坏中选种株又能基本实现茎瘤芥丰产、优质和生态适应性较强的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4.
涪杂2号是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选育的早熟丰产茎瘤芥(榨菜)杂交一代新品种.为了加快该品种的推广应用,2002~2004年对其制种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综合配套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优质茎瘤芥资源,以7份茎瘤芥核心种质为试材,对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粗纤维等9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份茎瘤芥核心种质之间亚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其余8个品质性状含量在不同茎瘤芥种质中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4.13%、22.57%和22.54%,以粗纤维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4.35%和8.84%。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可知,综合营养品质最佳的种质是SJYS和PFB12-18-23-10,平均隶属函数值均大于0.7,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杂交育种以选育优质高产茎瘤芥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又名青菜头、菜头,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种重要蔬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其加工成品称为榨菜.重庆是中国榨菜生产的发祥地,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加工原料生产最集中的优势产区[1].目前,全市茎瘤芥(榨菜)种植面积10万hm2以上,产量超过300万t,综合产值95亿元[2];拥有榨菜精深加工企业100余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近年来,茎瘤芥(榨菜)品种选育成效明显,先后选育推广一批丰产、抗病(逆)、耐抽薹、优质茎瘤芥(榨菜)优良品种,既丰富了茎瘤芥(榨菜)产品种类,又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现将重庆茎瘤芥(榨菜)主要优良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酢浆草水浸液对茎瘤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茎瘤芥种植地区常见的农田杂草酢浆草为供体植物,以3个茎瘤芥品种("永安小叶"、"涪杂2号"和"涪杂5号")作为受体植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比较了酢浆草不同浓度水浸液处理3个茎瘤芥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茎长和鲜质量,以明确酢浆草对茎瘤芥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酢浆草浸提液对3个茎瘤芥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化感效应,高浓度的浸提液显著抑制茎瘤芥的生长与发育,且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不同茎瘤芥品种对酢浆草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涪杂5号"、"涪杂2号"、"永安小叶";该试验为酢浆草入侵地区茎瘤芥栽培品种的选择和抗杂草新品种的筛选培育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甬榨805’是从HZ07×NZ07的杂交后代系谱选育而成的茎瘤芥新品种。株形直立,板叶,适宜机械化采收。全生长期170 d左右。瘤状茎基部离地1.5 cm。瘤状茎横径9~12 cm,纵径11~13 cm,瘤状茎平均质量420 g,加工品质好。抗病毒病和霜霉病,耐根肿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9.
茎瘤芥生育期与主要性状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茎瘤芥 (Brassicajunceavar.tumidaTsenetLee)是榨菜的原料植物 ,其生育期长短是栽培和育种的一个重要性状。本试验对茎瘤芥生育期与瘤茎产量等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茎瘤芥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试材为 12个茎瘤芥品种。试验在重庆市涪陵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 ,肥力中等偏上 ,前茬为甘薯。随机区组设计 ,重复 2次 ,小区长 2 .33m ,宽1.6 6m。2 0 0 1年 9月 9日播种 ,10月 18日移栽 ,株行距 0 .33m见方 ,田间管理同大面积生产。试验过程中 ,调查各品种出苗期 (D1)、瘤茎膨大始期 (D2 )、现蕾期 (D3)。现蕾时剔除…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大面积推广种植茎瘤芥(榨菜)杂交新品种涪杂7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2009年和2010年重庆市茎瘤芥(榨菜)新品种区试资料,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均值一变异系数法”和产量与环境指数的回归系数对涪杂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涪杂7号属丰产、稳产型茎瘤芥(榨菜)杂交种,适宜于重庆市海拔600-800rn作早熟鲜食栽培和加工原料栽培。  相似文献   

11.
张立中 《蔬菜》2019,(10):28-31
通过客观分析垫江县榨菜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榨菜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工工艺落后、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现实问题,以及科技转化能力弱、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行订单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及推广、扶持加工企业、开展电商销售、探索互利共赢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新萝卜胞质雄性不育大白菜为不育源,育成了结球芥及长柄芥雄性不育系。这些芥菜不育系的植株和花器官生长正常,表现100% 的雄性不育,且育性稳定;所配制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明显,杂交种制种产量正常。  相似文献   

13.
对5个叶用芥菜品种黔青1号、黔青2号、黔青3号、黔青4号、黔青5号进行品比试验,分别比较它们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试验结果表明,黔青3、4、5号的抗性、产量、品质等综合表现优良,各具特色,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1.SOD与SOD芥菜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重要金属酶类,SOD按照其结合的金属离子,可分为Fe—SOD、Mn—SOD和CuZn-SOD三种,能专性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在维持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增强生物机体抗逆能力,延缓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据有关资料介绍,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4000个国际单位(IU)SOD,可达到人体对SOD的基本需求量,对人体健康起到保护作用。SOD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嘉雪四月蕻系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地方农家品种铁梗青中选育而成的加工型叶用芥菜新品种。晚熟,冬播春收190 d(天)左右采收。梗叶比高,粗纤维含量适中,腌渍后叶色鲜绿,口感鲜嫩,菜体中氨基酸含量高,加工腌渍品质佳。冬播春收单株质量1.4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5 500 kg左右;秋播冬收单株质量1.20 kg左右,每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合浙北及其毗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茎瘤芥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18(37),筛选适合的防腐剂及浓度,探讨了熏蒸处理和预处理对茎瘤芥(青菜头)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对茎瘤芥的保鲜效果极显著,合适浓度为0.1%;抑霉唑保鲜效果显著,合适浓度为500mg/kg;40℃预处理10 min茎瘤芥失重率最低,达到2.08%;在贮藏15 d时,甲醛熏蒸处理比硫熏蒸处...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分期取样、化验分析、模型拟合的方法对茎芥菜一代杂种JL92-3A×JL155钾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芥菜各器官钾积累规律符合Logistic方程,钾的旺盛积累期:根为11.9~16.1叶龄,叶为12.1~17.3叶龄,而茎为14.4~17.9叶龄,各器官在旺盛积累期积累的钾达65%以上。根据茎芥菜的钾素积累规律,提出了茎芥菜钾肥的施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任锡亮  王毓洪  孟秋峰  黄芸萍 《园艺学报》2017,44(10):2035-2036
‘甬雪4号’为雪里蕻杂交一代新品种。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复锯齿,浅裂,叶面有光泽,无蜡粉。平均有效蘖数27个,单株质量1.4 kg,产量约75 t·hm~(-2)。耐抽薹性中等,较抗病毒病,播种至采收约105 d。加工品质优良,适合长江流域栽培。  相似文献   

19.
亚硫酸氢钠促进榨菜植株的光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榨菜"缩头"种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喷洒不同浓度NaHSO3后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指标.分别用不同浓度NaHSO3(0.1,0.2,0.5,1.0,2.0,5.0 mmol/L)处理榨菜叶片后,Pn均有所上升,但以0.5 mmol/L NaHSO3处理后Pn上升最为明显,而不同处理间Gs、Ci、Tr均没有明显差异.0.5 mmol/L NaHSO3处理后,前3天Pn明显上升,但Gs、Ci、Tr与对照差异不大,处理后第4天开始,Pn逐渐下降,第5天时已下降到处理前水平,与对照没有差异.用0.5 mmol/L NaHSO3每隔5天处理榨菜叶片,2个月后,处理植株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株高、叶面积、茎叶鲜重等均显著大于对照植株.  相似文献   

20.
芥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可供鲜食或腌制.它风味佳,用途广,可作早餐配菜、烧制佳肴的佐菜,深受居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