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猪瘟被我国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后,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想要防控好非洲猪瘟,仅仅从养殖户入手是远远不足的,要充分发挥各地乡镇畜牧兽医单位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当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最主要疫病之一,在流行地区给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我国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养猪业将面临着如何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问题,而在疫苗尚未问世的背景下,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生产中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等猪科动物的1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以来,1年多的时间疫情蔓延整个大陆,席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养猪业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非洲猪瘟防控将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1项常态化工作。笔者在动物疫病防控一线参与非洲猪瘟防控处置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就非洲猪瘟疫情后如何开展生猪复养生产探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突发而来的非洲猪瘟疫情给现代养猪业造成沉重的打击,直接造成生猪的较大规模的感染与死亡,对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积极探索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旨在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无公共健康危害,但任其流行会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传统的畜牧养殖,预防疫病过度依赖于疫苗和药物,虽然也强调生物安全,但未引起特别重视,这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对非洲猪瘟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各养殖场做好自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2018年8月新传入我国的猪的烈性传染病,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广大养殖人员对新传入的疾病缺乏了解和应对措施,使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打击。该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本文主要探究小型生猪养殖场及散养户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做好非洲猪瘟风险点的防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鸿 《中国猪业》2022,17(2):102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短期内难以全面根除。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非洲猪瘟无疫区是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本文针对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和散发情况给生猪养殖业带来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引种、饲养管理、免疫、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因素考虑,探索非洲猪瘟无疫种猪场创建的方法及措施,旨在为贵州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使我国的养猪生产一度处于低迷状态,非洲猪瘟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养猪企业的发展,也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明显的负面作用,同时疫病防控难度及成本的增加,明显制约了养猪业的有序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非洲猪瘟的发生、流行特点以及有效的防控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众多规模猪场和养殖户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难防,但是只要在复产前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构建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综合防控主要疫病,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监测,便可以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因此,环境监测在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以及制定防控措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HSP环境关键点监测,...  相似文献   

11.
实施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场疫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爆发重大疫病或外来疫病的风险,这已经是国内外规模化猪场广泛认可的经济有效的猪场疫病防控手段。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疫情频发,个别规模化猪场也未能幸免,这是对我国养猪业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严峻考验,同时暴露了我国规模化猪场在生物安全管理上的欠缺和漏洞。笔者就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一般性措施及健全针对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疫管理进行阐述,希望能为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可高达100%,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可预防。该病虽然不感染人,却是一种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后果的猪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防控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经将非洲猪瘟列入I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所致,一旦爆发疫情,给广大生猪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归纳了几点非洲猪瘟的防控要点。迄今为止,我国依然无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现疫情只能通过扑杀净化方式,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1非洲猪瘟控制措施一旦在本地区发现了疑似非洲猪瘟疫情,要严格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措施,以免该疫情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是该病毒能够引起猪大量死亡,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解药及疫苗。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为此,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对我国猪饲料行业、生猪养殖业的深远影响;提出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发展环保型、创新型、节约型饲料工业,推动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和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5.
猪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家畜种类,非洲猪瘟作为急性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也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控的动物疫情。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生物媒介传播、贸易传播和野猪接触传播),并提出了完善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加强出入境监管、强化生猪运输监管、加强饲料喂养管理和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没有特效疫苗,主要防控措施为扑杀、销毁、消毒等,采集严格无害化处理,一旦蔓延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遏制该疫情的进一步扩大。但经调查分析发现,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依旧比较严峻,还需继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8月以来,在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给动物疫病预警监测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依据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结合西昌市生猪生产与非洲猪瘟防控实际,西昌市及时加强和完善动物疫病预警监测体系建设,着力细化工作职责、加大监测力度、实施联动机制、落实奖惩制度,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政府要闻     
<正>"中国非洲猪瘟防范项目"在京启动近日,农业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代表处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非洲猪瘟防范项目启动会",共同研究推动中国非洲猪瘟防范工作。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典规定的法定通报动物疫病,死亡率可达100%。近年来,该病出现了从非洲老疫区向东半球长距离传播的趋势,与我国接壤的俄罗斯等国不断有疫情暴发,对我国边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威胁。为有效防范该病传入,提高应急防控能力,农业部与FAO研究启动了中国非洲猪瘟防范项目,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为了有效地遏制住非洲猪瘟的传播,应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为生猪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有必要对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要闻     
正农业农村部专题会议要求扎实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9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交流分区防控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分区防控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有效控制和消灭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