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首先分析了畜牧业“互联网+战略”模式的发展意义,包括促进畜牧业的数字化发展、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减少流通环节,节约生产成本等;其次探讨了畜牧业“互联网+战略”模式的发展现状,主要有畜牧业基层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良莠不齐、畜牧业传统生产模式无法实现快速转型、产业链发展模式进入新视等;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比如加强宣传工作,普及畜牧业“互联网+战略”发展模式、发挥互联网优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方便、发挥互联网优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方便、改善生产经营方式,完善“互联网+战略”模式发展产业链等,进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松阳县晓英家庭农场乡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传统的客家美食油豆腐, 几乎失传的乡村特色产业, 被“豆腐西施”活态传承。通过全产业链模式, 从一产筛选优质大豆品种开始, 采用传统祖传制作工艺, 注册“水墨石仓”系列品牌, 领取“水墨石仓豆腐坊”生产营业执照, 再在松阳县城开设现场体验门店, 淘宝引流, 微信下单, 城市招代理商, 全国送达。此运作模式深度诠释了油豆腐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洪泽区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围绕推动绿色发展、结构升级,重点打造有机绿色稻米产业。以“淮味千年”品牌为核心,重点培育“洪泽大米”有机绿色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基地建设及产地、产品认证,全面提升有机绿色稻米品牌化水平,聚力推进“洪泽大米”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稻米供给侧走向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和休闲观光旅游潜力,深度推进优质稻米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农民的立身之本,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活力源泉。但传统农业效益较低,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不显著,只有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宽农业发展渠道,发展效益高、质量优、形式多的农业产业,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本文剖析了产业富民理论内涵,选取浙江省山区26县的典型案例归纳形成了“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农业+融合”四大富民模式,创新优农业、促融合、强要素和活机制四个路径,为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永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165-2167
基于创意农业的农作物多种功能开发与利用在促进延伸乡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现代育种技术、现代加工技术和高新技术,推进具有创意农业特质的新品种、保健养生等功能、创意栽培模式的研发和开发,可多维度开发与利用农作物多种功能。发挥好农作物多种功能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粮为要、赏食兼顾,农业为基、“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李利冬  顾鹏 《农学学报》2020,10(1):97-100
笔者从农科学会如何坚持政治引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致力于乡村振兴,更好地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三农”服务发挥作用为出发点,结合16家农科学会党委工作总结,梳理各自特色特点,从“坚持党对农业科技社团的领导、坚持服务三农,致力乡村振兴、坚持团结凝聚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3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针对国内社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其因,提出了执行学会党建工作“四同步”制度、深化“党建强会”,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强化党建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量化年降雨量波动对恩施州烟叶生产的影响,对2020年8个县市的合同单产(以667 m2计,下同)和年降雨量波动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雨量较常年的波动能够极显著地影响各县市烤烟的单产;随着年降雨幅度增加,烟叶单产明显下降;大田生长期的降雨量波动对单产的影响大于非大田生长期;大田生长期中6—8月3个月的降雨量波动对单产的影响最为明显。在现有单产评估体系之下,从理论上可以通过“合同单产=151.917 1-159.366 9×降雨量波动百分比”的公式来计算年降雨量较常年波动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程度。可以利用公式“合同单产=140.615 7-47.754 6×(6月波幅×0.347+7月波幅×0.623+8月波幅×0.631+9月波幅×0.189)”提前41 d预估出当年收购任务完成情况。用气象因子的波动幅度去预测气象因子波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是相对可靠的“通则式”办法。  相似文献   

8.
创建特色栏目对提升农业科普期刊影响力,实现“错位竞争”、“特色办刊”具有重要意义,可使农业科普期刊具备一定程度“不可替代”的内在品质。《科学养鱼》“特别策划”栏目以记录行业进程、服务渔业经济为特色,遵循国家政策导向,突出策划意识,关注热点,在气象灾害应急、渔业食品安全、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公司+渔业”经营模式等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表明,特色栏目的成功,对推动《科学养鱼》的品牌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办刊实践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休闲农业依托农业资源,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建设、景观创意、文化挖掘等功能拓展,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体验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消费品,近几年发展迅猛,成为了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截至2015年底,湖南省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万个,其中休闲农庄4300个,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近2万户;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1.4亿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65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出现了新的趋势,“互联网+”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虚拟图书馆的发展,推动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步伐,对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带来深刻变革。基于这种变革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界应重视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数据资源、发挥技术驱动作用、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等服务创新问题,希望对“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企业调研和实地访谈的方法,总结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根本问题;利用文献查阅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峪口禽业在解决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痛点中的科技创新、服务和组织模式。研究表明,以区域细分市场的消费价值认同为根本导向,全产业链闭环地提升品种的繁殖、生产、商品性能,才能使畜禽种质资源开发的品种真正成为良种;以服务畜禽创新品种的养殖全过程为根本宗旨,提供饲料营养、兽药疫苗等的集成解决方案,打造多要素融合的服务综合体,才能有效促进所开发新品种的转化利用;以“自有与联合”“自建与加盟”的开放共享方式,形成服务、养殖和创新品种转化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打造“龙头企业+服务平台+养殖集群”的平台型产业组织模式,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畜禽种质资源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要实现畜禽种质资源开发创新与利用转化的价值良性循环,产业链中的主体应具备联合意识,形成综合服务的平台组织生态;政府需扶持主导主体进行全链条体系化开发利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品牌的数量多而散、企业品牌定位模糊,品牌意识弱、产业链单一,销售渠道单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打造地区“金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多元融资渠道等建议。从而促进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发展,以提升广西富硒农产品及其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广西富硒农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不仅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产品美誉和品质的保证。为推动广西富硒功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品牌战略计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用则利,弃则害”的可再生资源,推动其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营养组成、资源量和分布,以及当前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推行的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发展重点和模式,提出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并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当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提升观光休闲农业社会职能;开阔发展思路,丰富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内容;打造旅游精品,促进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加速产业升级,延长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加强科技投入,突出观光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观光休闲农业资源共享;校村联袂培养,保障观光休闲农业人力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实现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以期促进广西观光休闲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定海区农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实际,基于GIS进行农业产业空间数据采集、产业信息整合,利用GeoServer、Openlayers、Arc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采用面向服务对象架构的设计思想,通过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建立了灵活实用、可个性化定制的农业产业“一张图”的信息集成系统,并将系统的运用拓展到“大农业”范畴,进一步推动本区现代农业发展,为各企业、农户、业务部门、农业专家开展农业生产和服务提供支撑,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信息,为广大市民体验休闲农业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大众旅游从传统观光的单一形式转变为休闲体验的复合形式,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意识形态的促发下开始追求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旅修,身处创意经济时代的旅游产业,面对传统生产方式向智慧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契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调整产业功能、划分空间结构、营造创意氛围、优化游览路线、注重融资配套。  相似文献   

17.
王文磊  李茜 《农学学报》2022,12(5):70-76
为进一步促进县域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益提升。本研究基于农林文旅康产业间的组合,围绕农林文旅康产业分化、融合和整合形成的组织形态,构筑组织形态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是农业、林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5个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推动新业态和新功能的发展。本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为研究对象,围绕其资源和地形特点的发展基础,在新业态和新功能视角下,构建出“平川+现代农业主导”型、“丘陵+文化旅游主导”型和“山区+森林康养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利益联结强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和培育延伸拓展机制的发展机制。本研究对推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发展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豫北山区建设谷子产业聚集区,通过高产、优质谷子的种植和畜牧业养殖的结合,形成可以复制的“种植—养殖—种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种植高产、优质谷子10万亩,大力开发后端深加工产业,建设具备年出栏3万只育肥羊能力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改善豫北山区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台湾农业探索》2014,(3):25-25
<正>近年伴随菇类产业发展,台湾结合多元化产业的聚众效应发展菇类休闲、养生、观光等,将农业休闲观光相结合,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了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据了解,菇类这种展模式开始凸显出经济效益,国民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提升了、消费结构改善了、休闲旅游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些人失去了对纸媒的兴趣而偏重数字化阅读,导致传统图书的阅读量大为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图书市场需加快改革的步伐,创新营销模式并提高自身竞争力。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特点提出数字技术影响下图书营销模式策略,如“特色书店+特色服务”、“电子书店+电子交易平台”、“个别案例+个性化营销”等,以推动传统图书营销方式的革新,提高纸媒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