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四种药剂防治葡萄中后期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4种药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7 500倍、5 000倍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防效较好,药后7、17、27 d,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3.8%-73.3%、75.9%-81.5%和84.5%-86.5%;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67.4%-75.7%、75.7%-84.7%和81.3%-87.7%;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58.4%-61.4%、67.3%-78.3%和68.9%-88.1%。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葡萄霜霉病的流行时期、有效用药种类及防治指标,以蜜汁、红乳、左优红3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选用5种化学药剂、4种生物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应用SPSS20.0软件对3个品种的调查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构建病害流行动态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经Logistic模型推导,葡萄霜霉病指数增长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衰退期为8月下旬至葡萄生育后期,不同品种流行时期略有差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500倍液和2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分别为87.43%和87.37%,生物药剂寡雄腐霉4 000倍液的防效最高,为78.15%;5种化学药剂中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200 g/L吲唑磺菌胺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各个浓度处理防效均80%,生物药剂10%宁南霉素和3%氨基寡糖素的各浓度处理以及2%武夷菌素250倍液的防效均 60%。根据经济阈值模型进行危害损失允许水平(EIL)的计算可知,当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效达到87%时,霜霉病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3.34%,防治指标为4.08,即当病情指数达4.08时,开展第1次防治,此时为最佳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六盘水市葡萄种植病虫害防控提供依据,调查了水平棚架避雨栽培的"摩尔多瓦"、"夏黑"、"巨玫瑰"对常见病的抗性,比较了波尔多液、苦参碱、多抗霉素对霜霉病的防效,测定了施用吡虫啉、氯氰菊酯、多菌灵、三唑酮后的果实残留量。结果表明:白粉病病指、白腐病病果率、裂果率是巨玫瑰夏黑摩尔多瓦,褐斑病病指、黑痘病病指是巨玫瑰摩尔多瓦夏黑,摩尔多瓦、夏黑对常见病的总体抗性强于巨玫瑰。波尔多液、苦参碱、多抗霉素对摩尔多瓦霜霉病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对夏黑、巨玫瑰霜霉病的防效波尔多液和多抗霉素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苦参碱。3个品种果实中的吡虫啉、氯氰菊酯、多菌灵、三唑酮残留量均在国家标准规定限量值以下。建议六盘水市葡萄种植选择抗病性强的摩尔多瓦,搭配早熟的夏黑和口感品质好的巨玫瑰;多抗霉素和波尔多液交替使用防治霜霉病;葡萄园常规用药应注意交替使用,并严格控制药剂浓度和施药次数。  相似文献   

4.
由不同酿酒葡萄品种3年的病害调查研究,得出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黑比诺、西拉、左优红、霞多丽、双红和赛美容。通过朝阳地区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周年病害动态调查分析发现,酿酒葡萄园病害的发生种类有8种。其中霜霉病、白腐病和黑痘病为主要危害病害,病害发生以7月上旬到8月中旬为高发期,5~6月和8月下旬至9月末病害少发或不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可以替代波尔多液的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机药剂;而在京郊有机葡萄园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的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初进入发病高峰期,9月上中旬随着湿度的下降而减弱;多种药剂的筛选试验证实:同波尔多液相比,在6月下旬喷施植物油乳化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波尔多液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植物油乳化剂可以在发病初期替代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效果,2017—2018年于山东烟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25.0~187.5 mg/kg对葡萄白腐病防效在91.97%以上,对炭疽病在87.34%以上,其125.0~250.0 mg/kg对葡萄灰霉病防效在86%以上.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是兼防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3种果实病害的高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穗轴褐枯病、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白腐病等主要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与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的防效相当,且对葡萄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 葡萄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为害十分严重,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均造成很大影响,是淮北地区葡萄生产的三大病害,须进行综合防治。 1.开花前后的病虫害防治此期是黑痘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及灰霉病的高发期。在4月下旬,用1:1:200的波尔多液均匀喷洒,但不需加入杀虫剂和肥料。在5月上旬(开花期)喷1次杀菌剂+杀虫剂+0.2%  相似文献   

9.
为引进和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的新型农药品种,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不同品种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及田间最佳施药量.结果表明,孢子囊萌发测定法和叶盘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50%氟啶胺EC50最低,分别为0.74和0.31 mg/mL,毒性最高;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EC50分别为0.91和0.37 mg/mL.与25%吡唑醚菌酯EC50差异显著.从田间防效看,50%氟啶胺药效持续性更长更好,末次药后14 d防效高达93.86%;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这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一致.综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50%氟啶胺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最佳,其次为30%苯甲·醚菌酯.依据该试验得出了符合宁夏地区葡萄霜霉病的3种药剂田间防控推荐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田间常发生的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白粉病及白腐病等,发病率一般在5%~30%。葡萄病毒病中,葡萄卷叶病发生较普遍,但品种间发病率有差别,低者仅有零星显症株,重者发病率高达60%。葡萄扇叶病、葡萄皱木复合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参试的15种农药对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防效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主要病害有6种,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酸腐病以及褐斑病;其中炭疽病是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的病果率达35.63%,个别地块有绝收现象;褐斑病只在个别地块中发现;酸腐病和霜霉病在葡萄生长后期加重;炭疽病严重的地块酸腐病也严重。病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药剂种类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及福美双为主;整个生长季施药普遍在14~15次,最多可达17次。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18个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8个品种对这三种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别.和巨峰相比.矢富罗莎发病率最低,抗白腐病和霜霉病,也抗黑痘病,抗病性超过巨峰;其他品种的抗病性不如巨峰;无核品种的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药剂保护与治疗试验,比较了14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及田间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1300倍液,不仅在室内对孢子囊的萌发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在田间,无论是病前保护,或是病后治疗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是供试药剂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波尔多液的保护作用仍比较明显,其他药剂也有一定防治作用。生产上应根据当地病情及经济有效和轮换使用的原则,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天津蓟县地区红地球葡萄发病率较高的日烧病、黑痘病、灰霉病、霜霉病、白腐病的发病时期、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葡萄霜霉病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调查研究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流行动态,以期提出合理的用药时间和药剂种类.[方法]采用5点法对新疆北部昌吉市葡萄霜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调查,采用叶盘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葡萄藉霉病菌的敏感性;采用生测法筛选葡萄霜霉病田间药剂.[结果]6-7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是导致北疆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子之一.霜疫必克、杜邦易保对葡萄霜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对葡萄霜霉病菌比较敏感,属一个敏感水平,杀毒矾次之,而甲霜灵对葡萄霜霉菌表现出极不敏感.通过两年对10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葡萄霜霉病发病期喷施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隔7d喷一次,连续喷2次,相对防效达61.59;-71.70;,比其它药剂防效明显.[结论]新疆昌吉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与降雨日持续时间和雨量大小呈一定的相关性.安克、霜疫必克、杀毒矾三种杀菌剂具有良好控制病害蔓延效果,且属低毒农药,对葡萄安全,对环境污染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特点,提出防治这些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是我国红地球葡萄的主要产区之一.探讨伊犁河谷地区葡萄园生草对有机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影响.[方法]2008-2010年,在有机葡萄园设置了4种处理:有机-清耕、有机-首蓿、有机-白三叶和常规防治对照,田间调查伊犁地区有机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葡萄行间生草对其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在伊犁河谷地区红地球葡萄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葡萄箱霉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毛毡病.葡萄园人工生草可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在高温干旱年份,这三种病害发生极轻,不用防治(2008年);在当年4-6月降雨相对较少,葡萄霜霉病和褐斑病发生较轻的年份(2009年),在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或白三叶对这些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在当年4-6月降水相对较多,发病较重的年份(2010年)则会加重病情.对于葡萄毛毡病,尽管两年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分析表明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对控制该病发生有一定的效果.[结论]在有机葡萄生产中应该趋利避害,综合考虑分析有机葡萄园生草对病虫害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几年调查研究表明: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病害约13种,主要有葡萄霜霉病、白腐病、冠瘿病、穗轴褐枯病、扇叶病毒病等,采取综合的农业、物理机械、生物技术措施,科学合理使用绿色产品允许的农药,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绿色的红地球葡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县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玛纳斯县气象资料对2007年酿酒葡萄生长发育期霜霉病发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因子是春季气温回升快,5-6月份频繁的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20.
肖婷  郭建  吴祥  吉沐祥  杨敬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26-11727,11733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为鲜食葡萄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句容地区主要品种巨峰、夏黑、美人指、金手指、贵公子、贵公主、红乳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性.[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贵公子、美人指、红乳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均表现高抗,夏黑、贵公主表现感病,金手指在室内完整叶片接种法和离体圆片接种法2种不同测定方法上表现不同的抗病性.室外调查结果表明,巨峰和夏黑多为露天栽培模式,发病率较高,其余避雨栽培品种霜霉病发病率较低,而且树龄较高的葡萄新枝发育较少,霜霉病发病率较低.[结论]根据不同葡萄品种合理设计栽培模式和修剪方式,能够防止病菌侵染,合理避过感病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