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猪蓝耳病也称为繁殖呼吸系统综合征,主要通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毒所引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备高传染性与高致死性的特点,属于生猪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类疾病类型。主要危害母猪与仔猪,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不仅会造成生猪的大量死亡,还会威胁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研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以来,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情况严重,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广大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为有效控制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保障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07年起农业部把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纳人强制免疫病种,要求对所有应免生猪进行强制免疫.有关研究表明,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会推迟猪瘟疫苗产生免疫抗体的时间).由于增加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也加大了基层生猪防疫工作开展的工作量和难度,难以确保面上免疫的密度和免疫效果.为了寻找-个比较合理的猪病免疫程序,利于我市更好的开展生猪的防疫工作,确保面上的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个规模猪场进行了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属于一种急性疫病,是猪在繁殖过程中跟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一种高致死性疾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例是发生在2006年,当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出现对我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问题,重点探讨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一旦生猪感染上蓝耳病毒,便会对其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抑制效果,使母猪流产、仔猪胎死腹中。由于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生猪无法接受其他疫苗的接种,病猪多存在混合感染并且随着病程发  相似文献   

6.
吴建峰 《中国猪业》2007,(10):52-52
据悉,北京市日前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每期关注     
要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13日指出,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2006年夏秋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今年前5个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  相似文献   

8.
《兽医导刊》2007,(7):75-76
6月29日,广东省潮州市农业局召开全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传达贯彻6月25日广东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全省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生猪疫情形势,部署全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来势猛,传播快,病猪死亡率高。2006年夏秋之际,我国20多个省市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生猪存栏的下降,引发猪肉价格的上涨,为此,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及防治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下面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猪业资讯     
猪病资讯北京率先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北京市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生猪不论是规模养殖,还是农村散养,高致病性蓝耳病预防在国家强制免疫政策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传染源未全部清除,消毒不彻底,预防不及时,发病后采取措施不利,导致出现新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所以,一定要做好该病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中国猪业》2011,(6):67-67
本刊辑:据艾格农业网2011年5月17日报道,北京市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人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石勇 《兽医导刊》2020,(2):132-132
在生猪养殖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属于常见疫病,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控制不及时,会短时间内在养殖场内传播,具有地方流行性特点,对养殖效益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引入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传播迅速,感染猪群的死亡率高,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成本较高,应属于生猪恶性病毒性传染病。为避免生猪养殖户的重大经济损失,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责无旁贷。根椐几个月来对猪蓝耳病诊断的临床感受,特以此文与专家同行们探讨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近年来猪一种常见的疫病,是猪在繁殖和呼吸上的障碍综合症.由于该病毒暂无专门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对于猪的饲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御和控制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最大限度的保证生猪的安全,降低生猪饲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两种主要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国家调整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和强制免疫策略。为科学研判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后疫情发生风险,结合青海省养殖户养殖实际和防控特点,通过调查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分析近年来监测情况,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等形式,对青海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进行了风险评估。1 青海省生猪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全国生猪高热病危害特别严重,经过专家、教授的研究发现,生猪高热病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病,而是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原就是蓝耳病病毒。现在,通过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已经使生猪高热病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下面作者通过总结这几年的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经验,分析猪群发生蓝耳病的原因及具体防治措施,以期广大养殖户提高认识,促进科学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库车县生猪规模场进行调查采样,进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血清学检测,分析本县区域内断奶仔猪、育肥猪、母猪、公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效价,为全县养殖户的合理使用该疫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组合分点免疫的效果。将生猪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生猪60头。每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疫苗接种方法,然后观察副反应发生率和抗体合格率。结果表明:C组试验结果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符合国家标准,且没有明显副反应。先接种口蹄疫疫苗,在第7天同时进行分点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该免疫程序具有免疫效率高、效果好、副反应低的特点,是免疫工作中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按照湖南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洞口县畜牧水产局在辖区内全面推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并进行养殖情况调查、技术培训、血样采样监测、生猪疫情报告、疫病防控等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共采集猪血样11443份,经省、市、县三级检测,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78.75%。项目实施后,洞口县生猪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水平提升,养殖环境改善,能繁母猪数量增加,受胎率、产仔率、保育成活数、饲料报酬提高,母猪淘汰率降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率、死亡率降低,大幅降低饲养成本和治疗费用,提高了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