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对1991—2010年中国和黑龙江省大豆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情况及其在全国大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对近20年中国各地区的大豆产量进行显性比较优势分析,系统分析当前中国及黑龙江省大豆的生产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优势显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为5.51,位居全国第1,且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应从提高大豆品种的单产和品质,发展绿色、有机大豆产业及拉动相关产业等几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并发掘新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黑龙江省大豆比较效益的提升,近年来孙吴县大豆面积也呈现出恢复性增长趋势,大豆栽培技术急需进行综合配套,尤其食用高蛋白大豆,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较高,更应加大新技术的示范力度,推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大豆产量和质量,增加大豆综合效益,提高种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条件,对1980—2017年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现状基本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得到黑龙江垦区各区域大豆生产比较优势的优劣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出现总体下降趋势,但与黑龙江省平均大豆生产水平相比,仍具有宏观供给侧政策调控落实到位、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配套齐备及科学创新技术成果落地支撑等方面优势,其中九三管理局、北安管理局和绥化管理局的大豆生产跃居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的前3位,具备大豆产业发展潜能,根据上述区域大豆生产特点调整产业发展政策方向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该研究分析了2006—2018年黑龙江省3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综合优势,对不同粮食产区优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综合优势属全国中等水平,但生态区位优势明显,今后应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加效益,弥补效率优势的不足;玉米综合优势处于全国中上等水平,尽管在一定时期内需要调减,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看仍是黑龙江省发展畜牧产业和工业原料加工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大豆综合比较优势较高,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大豆产业尤其是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目前虽然已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在黑龙江省仍具有一定的生产基础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富锦市是全国大豆优势产区之一。本文论述了富锦市大豆栽培方式方法对产量的影响,将大豆栽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耦合,形成有富锦特色的大豆栽培技术模式,进而推动富锦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七台河地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玉米和水稻,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针对当前大豆的紧张局面,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配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成本,维持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文中主要从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综合防控、大豆收获等方面对七台河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垦区大豆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为参照对象,采用黑龙江省与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1993~2012年的数据,依据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制定黑龙江垦区大豆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垦区大豆单产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播种面积从具有比较优势过渡到了失去比较优势,且综合比较优势表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滑。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专用大豆品种,研究和推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调整大豆加工产业结构,建立动态大豆补贴政策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蛋白质含量丰富,用途广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经过深加工。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其大豆种植面积大约有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7%左右,目前产量已经占全国的11%。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大豆生长条件的了解,并且要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选择相应的配套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本文对黑龙江省大豆主要栽培模式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1大豆的耕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对日韩出口和国内加工的需要,小粒大豆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黑龙江北部地区,小粒大豆生产已经形成规模。黑龙江省内的一些育种单位已经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小粒大豆品种,目前小粒大豆生产需要解决的是良种良法配套问题,进一步规范小粒大豆的栽培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小粒大豆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近年来,低温冷害频发且无法预测,不利于大豆稳产,严重限制了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大豆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本研究介绍了大豆冷害研究进展,从合理轮作、耐低温品种选择、种子精选与处理、适期播种、合理中耕、平衡施肥以及适时化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豆冷害防控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旨在为大豆稳产及抗低温冷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垦区大豆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产业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大豆产业综合优势的比较分析,明确黑龙江垦区大豆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面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如何开启垦区大豆产业发展的新未来,成为热点讨论的问题.基于对垦区大豆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生产潜力、净利润方面的优势和交通区位条件、加工能力、抗风险能力方面的劣势分析,进一步挖掘存在的适逢国家收储计划和市场需求增加的机遇及面临的受国际大豆的冲击以及国内大豆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玉米发展,在论述该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展玉米种植是增产、增收、轮作、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及玉米种植技术成熟和利于机械化作业等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几方面分析了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发展玉米生产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应做好育种工作、抗旱与排涝工作、发展机械化以及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蝴蝶兰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蝴蝶兰国内外生产概况,详细分析了郑州市发展蝴蝶兰产业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和政策优势及郑州蝴蝶兰产业科研、生产、销售现状,剖析了郑州蝴蝶兰产业在品种、栽培技术、管理体系、种苗来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郑州市蝴蝶兰产业的发展思路及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战略粮仓",有效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坚定信心在粮食产业核心区办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按照"种加销"的组群逻辑,将粮食产业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继续发扬"学校在农村、课堂在田间、教研在基地、成果进农家"的办学特色,专业群将成为支撑龙江国家战略粮仓所需的"新农匠"人才培育中心,以及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积累集聚地。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通过对黑龙江垦区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现状的研究,结合WTO规则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与大豆主产国的产业政策作比较分析,以期探讨有利于我国大豆产业顺利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转基因大豆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中转基因大豆占有47%。基因转化技术迅速发展为大豆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撑。论述了基因枪法、农杆菌转化法以及花粉管通道法的利弊,并分析了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现状,以期为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