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进行夏伐,利用新梢继续生长的桑叶进行第二次春蚕饲养。其优点是:发种量增加,667m~2平均增发蚕种1张以上;叶源充足,叶质好;投资少、产量稳、茧质好、效益高;减少桑园病虫害,提高秋叶叶质,保证中晚秋蚕高产优质高效;能较好地解决近几年夏蚕、早秋蚕气候恶劣、农药污染严重,蚕茧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高,蚕农不肯养,丝厂不欢迎的矛盾。近三年来,盐都县共推广饲养二春蚕2.2万张,占一春蚕饲  相似文献   

2.
秋蚕占全年饲养量的60%左右 ,饲养得好差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桑园效益。根据多年来农村基层实践 ,结合物候、饲养条件和桑树生长情况 ,一般9~10月份饲养中、晚两期秋蚕 ,此时气温逐步下降 ,蚕儿病原积累多 ,致病力强 ,桑树虫害多 ,桑叶老化品质差 ,同时劳力紧张 ,农业用药频繁 ,因此 ,中、晚秋蚕比春蚕较难饲养 ,要夺取两秋蚕茧丰收 ,在桑园培管及饲养技术上应切实抓好以下几点 :1加强桑园培管 ,提高秋叶产质量1.1追施秋肥肥料是桑树生长的基础 ,只有充足的肥料才能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 ,8月20日前 ,每667m2 追施粪肥100…  相似文献   

3.
金湖县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自1993年以来,由于受农药污染的影响,中秋蚕饲养中毒现象普遍发生,蚕农怨声载道。到2003年,我县被迫取消了中秋蚕,每年只饲养二季蚕,即春蚕和晚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减少,蚕农收入下降,蚕桑效益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失去了明显优势,蚕桑生产稳定的形势也变得不容乐观。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提高桑园单产效益,2007年春我们引进了“二春蚕”饲养这一做法,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二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1二春蚕推广饲养的优势1.1二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二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正好适合二春蚕的饲养。1.2二春蚕的经济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茧产量极低,经济效益差。中秋蚕由于水稻多次使用农药,造成大环境的污染,蚕中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绝收。通过实践,饲养二春蚕,桑叶质量优良,蚕茧产量和春蚕相当,蚕茧质量略逊于春茧,但明显好于中秋茧,总的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1.3桑叶硬化延迟,有利于晚秋蚕生产由于春蚕和晚秋蚕相差3个半月左右的...  相似文献   

4.
提高夏秋茧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秋气温高,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桑叶生长较快,分批成熟,及时采摘适龄叶,分批饲养夏秋蚕是增加全年蚕茧量的有效途径,抓住夏秋蚕茧质量,更是提高亩桑园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少年来,夏秋蚕的饲养量远远超过春蚕,但茧的质量往往大不及春蚕,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不进行夏伐,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叶片,在春季末期再饲养一批蚕。饲养二春蚕既可增加单位面积桑园发种量,又还可以避开大田农作物农药使用高峰期,提高了蚕桑效益。下面谈谈二春蚕饲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进行夏伐,适当选留新梢,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梢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这批蚕,由于在饲养期间,气候相对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  相似文献   

7.
一般年份两秋蚕发种量是春蚕的1·6倍,蚕茧产量是春蚕1·4倍,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秋蚕茧质下降的原因1·1养蚕布局是影响秋蚕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县农村秋蚕主要以晚秋为主,中秋为辅,中秋出库时间是8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的0·3倍。晚秋蚕出库时间在9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1·2倍。这种布局存在着蚕期间隔时间短、大小蚕套养、无法彻底消毒、小蚕共育无适熟叶,桑园治虫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导致秋蚕产量不高茧质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1·2饲养管理粗放引发蚕病而影响茧质。秋蚕农村…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我省桑园面积正处在老桑逐步更新改造、新桑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夏秋蚕期投产桑园面积大于春蚕期。而且夏秋期是桑树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只要肥培管理好,桑叶的增产潜力一定很大,加上苗叶的合理利用,可以分批大养夏秋蚕。夏秋蚕的饲养张数多,比重大,以1979年为例,全年发种1272000张,其中夏秋发种884581张,占全年发种张数的69.54%。所以说力争夏秋茧增产丰收,是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的关键。但从我省夏秋茧的生产情况看,张产量不高,地区之间,各期蚕之间开差很大,饲养比重和张产高低很不平衡。养  相似文献   

9.
桑园间作香葱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兴化市农村的蚕期布局中,春蚕期结束至秋蚕饲养前的时间长达3个月,秋蚕期结束至来年春蚕饲养将近间隔6个月,在这样长的时间中桑树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是导致单位面积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曾进行过多种桑园间作模式探讨。从2004年开始,在一些乡  相似文献   

10.
续春蚕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达 《蚕桑通报》2003,34(4):56-57
所谓续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的基础上,通过推迟桑园夏伐,恰当选留新稍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稍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由于其饲养期间,气候相对比较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续春蚕生产在江苏省起步较早,其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已于今年通过专家鉴定,但作为蚕业重点产区的浙江省在这方面尚无有关推广的报道。我县近几年正在发展规模桑园,培育了一批经营大户,显然对开发续春蚕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为推广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1.
蚕桑产业是平利县的传统产业,截止目前,已有桑园5060mh^2,其中密植丰产桑园1400hm^2,投产桑树3500万株。2005年养蚕发种44256张,产鲜茧1300t。由于农民鲜茧收入低,从而导致产量、质量、效益“三低”的蚕业局面。加之养蚕劳动强度大,蚕室、蚕具建设投资较大,传统上蔟营茧方法茧质得不到提高和外出打工人员猛增,已严重制约着蚕农增收和蚕桑产业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推行“桑园管理规范化、小蚕饲养共育化、大蚕饲养省力化、营茧蔟具优良化”综合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单位面积桑产茧量,提升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效益,加快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桑园1.05万hm^2,2011年饲养蚕种50万张,生产蚕茧1.94万t,行业产值近30亿元,蚕茧产量占江苏省的28%,桑园产茧量、蚕茧质量、单位面积桑园效益、生丝品质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全国前茅。栽桑养蚕已发展成为东台地区高效特色产业,更是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传统主导产业,东台蚕业之所以取得良性发展,并经受住市场波动的冲击,主要得益于东台以蚕业合作社为载体,全面推行“八统一”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提高桑园效益,2007年春金湖县蚕桑技术指导站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二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 1 推广饲养二春蚕的优势 1.1 二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 二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14.
桑树的春季管理是全年的基础工作,是养蚕的高产季节。春蚕期气温适宜,桑叶质量优,成熟度好,各龄蚕都能得到相应的适熟叶,种茧育更重春蚕的饲养。为获取春蚕的高产、稳产,必须加大桑园管理力度,提高桑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县秋蚕张产茧量一直徘徊在30~35kg之间,虽饲养品种、模式和春蚕一样,但张产茧量却比春蚕低10~15kg。分析其原因,除气候因素等客观条件外,秋季桑叶质量差是最主要原因。通过对秋季桑叶化验,发现主要是由于桑叶含水少、营养低、带毒等,蚕儿食下后导致蚕体虚弱,抗病力下降,从而引起发病多、发育不齐,蚕头损失率高,蚕茧产量迟迟上不去。所以,要提高秋蚕产量,应从提高秋蚕体质,提高抗病力着手,在加强秋蚕消毒防病工作的同时,采取措施,切实提高秋叶质量。1秋叶质量差的主要原因1.1不养或少养夏蚕由于夏蚕期气温高、饲养量少、茧价低、易…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饲养业中,病害是威胁生产的最危险地敌人,蚕茧生产是将家蚕幼虫从小到大都密集在限定的蚕座面积上群体饲养、传染性病害对于蚕作的威胁,更远远超过其它饲养业。据近几年多次调查证明,每张蚕种的收蚁头数春蚕一般可在2.2万头以上,秋蚕也在2万头左右,在中等饲养水平下,春茧每280~290粒可达一斤,秋茧斤茧粒数也不过330粒左右,饲养中即使淘汰和遗失15%的蚕头,春蚕张产可达65~70斤;秋蚕张产也在50斤  相似文献   

17.
<正> 提高桑园亩产茧量是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加速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关键。我省和其他省区一样,近年来已出现了许多亩产茧三百斤以上的社队,在以副促农,壮大社队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益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现举几个例子,以示一般。(见表)再从扬州地区看,目前平均亩产茧量只有62斤,而南通地区的亩产茧量为130斤。说明地区之间的亩产茧量差距还是大的,如与亩产茧三百斤比,则更大了,如果我们能积极总结和推广高额丰产典型经验,就是不增加桑田面积,也可成倍地增产蚕茧,亩产蚕茧三百斤以上的桑园,全年要产桑叶5000斤以上,其中春叶2000斤左右,约可饲养春蚕1.5张,张产茧量85斤,夏秋蚕饲养3.5张,张产茧量55斤。按照这个要求来分析研究其群体结构(长相)及肥培管理措施,以便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一、群体结构所谓群体结构就是指单位面积桑园的株数、拳数、条数及条长,其中重点是条数和  相似文献   

18.
一、宿豫县蚕桑生产现状我县有蚕桑生产的乡、镇、场计24个,现有桑园面积5273.6公顷(1998年6月26日丁咀会议上统计),1998年全县发放5批蚕种计192430张.年发种量超万张的乡镇有8个,桑园面积达到20公顷以上的重点村有126个.高产典型很多,如丁咀乡继先村楼东组,大兴镇卢集村二组,蚕种场蚕桑村六组,桑园面积均在10公顷以上,公顷产茧达到2250公斤以上,每公顷收入超3万元.蚕茧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98年秋蚕,由于气候条件好,饲养技术到位,加之宣传和实施仪评定价,蚕茧质量有很大提高,平均上车茧率在80%以上,50克干  相似文献   

19.
春蚕合理分批饲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耀 《江苏蚕业》2000,22(2):11-12
春蚕相比秋蚕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但由于春蚕饲养量多,用工集中,技术措施难以及时到位,致使春蚕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可否参照秋蚕分批饲养春蚕,我们对比作了试验。经过二年的实践,分批饲养春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1增产增效春蚕合理分批饲养,延长了桑树的生长时间,增加了桑叶的收获量,每亩桑可增养0.15张~0.2张蚕种,增加亩桑产茧量。同时由于用工充足,技术处理及时到位,提高了张产茧与茧质,提高了蚕茧价格,从而达到增产又增效,亩桑增收10kg茧,增加100多元的纯收入。2减缓劳动…  相似文献   

20.
彭晓虹 《江苏蚕业》2007,29(3):24-25
<正>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结束后,桑园不进行夏伐,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桑叶而饲养的一批蚕。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蚕区,该技术在丝茧育中进行了广泛的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2006年江西省蚕种场借鉴丝茧育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江西省蚕种生产实际,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将二春蚕饲养技术应用于蚕种生产上,在省内的修水、万年两个原蚕基地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近年来的实践,就二春蚕在江西省蚕种场种茧育上应用及其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