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朝辉 《广东园林》2001,(4):24-25,23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北靠白云山,南泊珠江水,有“云山珠水”水称,为建成生态城市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生态城市也称为山水城市。依山傍水的城市可以称为山水城市,但不一定是生态城市。具有生态城市内涵的山水城市应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碧水工程,整治好环境污染,使之具有蓝天、绿荫、碧水、既美丽、又宜人,达到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碧水工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自然、人文、产业、社会、文化等各个有形和无形的要素长期有机结合所反映出的某种特殊属性,是公认的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规划部门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按照“显山、露水,展示历史,彰显文化”的要求,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突出山水、生态、文化个性,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一座儒家文化与古越文化融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园林型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在浙西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3.
韦摘 《广东园林》2001,(4):21-23
一、建设“山水城市”的提出“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 ,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摘自 1990年给北京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所谓‘山水城市’即将我国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将来更应发展的、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 ,我称为‘山水城市’”。———摘自 1992年给美术界王伸的信二、建设“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您说 :‘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主要是 :‘尊重自然生态 ,尊重历史文化 ;重视科学技术 ,重视环境艺术 ;为了人民大众 ,面向未…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宜都市自然概况、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生态安全评价及城市特色,明确了规划期限、范围、定位、目标及指导思想,提出了基于宜都市自然山水、人文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以及重点实施的森林城市建设特色工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按照“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建设自然山水城市”的战略构想,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积极营造最宜人居的城市环境。依水而建,伴绿而荣,凸显自然山水优势。三门峡拥有丰富的山水文化和森林绿地资源,在自然生态环境上既有黄河流域特色,又有北国江南风韵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设大发 展,绿化美化应先 行。近些年来,岳阳 城在绿化建设上取 得了较好成绩,如新 改建的邕园路、北环大道,大树名花,稀密有序,草石点缀,美观雅致,路区林园化,野趣入城市,使人顿觉心旷神怡。但是,也有美中不足之处,笔者沿街考察后,认为有“六重六轻”现象亟待改进。 一是不要重常绿,轻落叶。城市绿化树种应多样性,不宜单一化,否则缺乏生机,同时也易诱发病虫害。法国梧桐是优良的行道树种,树魁叶大,遮荫降温突出。但岳阳市仅东茅岭路和洞庭北路有些这样的大树,其他街道则很少见:纵观全市,到处香樟林立,虽四季常…  相似文献   

7.
<正>"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茶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茶,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历史上的贡茶。碧螺春的原产地吴中区地处苏州古城南部,吴中人进行了积极地  相似文献   

8.
赤峰市森林城市建设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赤峰市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提出了"龙乡山水林城,塞外宜居赤峰"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努力使赤峰成为"森林进城、车行林中、人走树下、出门见绿、林水相依"的自然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9.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淳安县城千岛湖镇拥有独有的自然山水生态与历史人文资源建设与众不同的生态园林城市不可多得的优势。“城中湖、湖中城”的地理特征使青山、绿水和城市有机融合.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园林城市风貌已经自然形成。近几年,淳安县连续不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并相继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千岛湖镇的生态绿化建设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到2004年底,千岛湖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人,城区绿地率达43.7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8%,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基础。但千岛湖城市建设还在发展中,城市生态绿化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的最北端,占地面积约680公顷,是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生态区域,被誉为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公园总体规划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主题——将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老文明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消融在自然山水之中。公园的功能定位是"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和休憩大自然"。  相似文献   

11.
岭南园林以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特质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其不同时期的造园创作都有传承和创新。借创作岭南和园为契机,梳理现存的广府岭南园林实例,发现岭南园林的风格和形式既有统一的传承,又在明清、清末民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个历史阶段各具时代特色。顺德北滘岭南和园的设计探索,以“山水、街市、人家”为主题,遵循“北山南水、负阴抱阳”的传统山水格局,荟萃4个历史阶段的岭南园林设计语汇,创作“和园六景”,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与城市和谐共融的水乡生活画卷,探索了岭南园林精髓的传承和设计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何昉 《广东园林》2011,33(6):11-1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次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构想,这是以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理论提出的,是对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的科学设想。钱老说“要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城市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建造的。城市的核心主体是人。因此,发展和建设一个有利于人...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使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其次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构筑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相融合的生态网络系统,另外还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开发。在建设生态园林过程中,还要有建设节能环保型园林的理念,限制园林建设的盲目投资,更多地运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在园林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不宜盲目求大。形成绿色廊道与绿色节点有机结合的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结合广州市“山、水、城、田、海”自然格局式的山水城市建设实践,特别是近十年广州在城市环境建设优化和生态建设保护方面的做法和成就,从三个方面阐述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理论的核心,强调城市建设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相互交融,并借用佛家“不争、无相、舍得”六个字说明山水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使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其次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构筑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相融合的生态网络系统,另外还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开发.在建设生态园林过程中,还要有建设节能环保型园林的理念,限制园林建设的盲目投资,更多地运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在园林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不宜盲目求大.形成绿色廊道与绿色节点有机结合的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他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的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避秦佳境原型,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择水而居、依水建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如此,世界亦然。 水的状态,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水的变迁,定格了城市的历史。 在各个年代,中国都涌现了一些山水名城,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水去城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翟鹏 《国土绿化》2020,(2):53-54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廊道,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作用明显,既是串联山水与城市的连接线路,也是观赏山水景观的最佳视廊。而山水城市中的绿道,更加具有游憩空间的丰富性和线路变化的多样性。文中主要针对鞍山市汤岗新城绿道的地理特点以及绿道中的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特点,进一步阐述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淳安县城千岛湖镇拥有独有的自然山水生态与历史人文资源,是建设与众不同的生态园林城市不可多得的优势。“城中湖、湖中城”的地理特征使青山、绿水和城市有机融合,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园林城市风貌已经自然形成。近几年,淳安县连续不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并相继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千岛湖镇的生态绿化建设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到2004年底,千岛湖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人,城区绿地率达43.7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8%,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基础。但千岛湖城市建设还在发展中,城市生态绿化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树种规划是道路园林绿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承德市要建设布局合理、融自然山水为一体的开放型生态系统,必须做好树种规划,通过富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树种间的合理搭配,形成有季相变化、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