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森林旅游发展的趋势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森林旅游的概念及现状1.1森林旅游的概念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景观作为旅游景点、景区或旅游目的地的观赏、休闲等方面的活动。与城市、海洋、田园等旅游环境相比较,森林旅游是一种在特定森林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是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2.
森林旅游具有联合生产特性,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时,应该考虑其它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最终产品具有无形特性和消费者逆向流动特性。森林旅游的最终产品是旅游者的心理满意,是一种无形的产品;旅游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消费者必须逆向流动到林地去消费这些“商品”。森林旅游包括准备、出发、游乐、返回、事后再现阶段,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决定森林旅游的整体交易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对森林旅游的认知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不同时期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态度,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国际上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国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森林文化的表露。在现代,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人类生态文化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森林认识的新飞跃。森林旅游是指一切能为旅游者提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典型、物种丰富度高、水体丰沛、黎苗文化浓郁,具有良好的森林旅游开发前景,但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建设中,公园可以将重点放在独特的低地雨林景观和瀑布群的开发,以及养生和黎苗风情文化等方面,打造有别于其他热带雨林景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为吊罗山森林旅游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刺激人们的旅游动机以进行旅游活动,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产生良好效益的各种客体和因素的总和。森林景观是陆地上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剖析影响森林景观旅游吸引力的因子关联.并引入心理物理学方法与模糊评价方法,建立森林景观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①森林景观具有旅游吸引物撞击旅游者的吸引力场域,主观上体现着旅游者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消费偏好;②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在客观上反映了森林景观本身的奇特度、完整度、组合度等特性;③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因旅游者文化层次、民族风俗、个人偏好产生差异性。只有在考虑客源特征一致的前提下,旅游吸引力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伊力 《辽宁林业科技》2001,(2):33-34,38
根据国家发展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的政策,并结合辽宁省森林公园和森林资源实际,分析了辽宁森林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的指导思想、原则、条件和措施等,对未来15年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森林旅游赵海泉,赵建林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起源于美国。1972年美国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首开现代人类森林旅游之先河。之后,美国国会于1960年通过森林资源多用途法,明确规定林地和草原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展森林旅游;1987年开始制定...  相似文献   

8.
涪陵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向赤忠(涪陵市林科所)森林旅游业是一项有广阔前景的新型产业,森林旅游是森林的多种功能之一。亚森林旅游的价值森林旅游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潮和发展方向,前景广阔。我国每年2亿多旅游者申有20%进行了森林旅游。在国外,如每年美国有1...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秦皇岛海滨旅游资源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开发新的旅游点和旅游资源是未来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秦皇岛北部的柳江盆地及周边的响山、后石胡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山上的森林资源为新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本文提出了该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旅游是指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对观赏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需求为内容,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旅游方式。黟县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本人通过对该县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旨在寻找一条既适合本县地域经济发展又符合人们对生态保护要求的旅游之路。  相似文献   

11.
北京森林国际旅行社是经国家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批准,北京市首家以组织接待森林旅游为特色的国际旅行社。本社组织中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民族风情等常规线路的旅游,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行业优势,承办具有森林特色的专项旅游活动。本社有自行经营管理的饭店、出租汽车公司(备有高、中档大、中、小型旅游车)及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区的高、中、低档饭店、招待所、餐厅。本着“宾客至上、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标准的旅游一条龙服务的单项委托服务。业务范围:1、组织接待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代办出境旅游、商务考察…  相似文献   

12.
刘邓 《林产工业》2023,(9):96-96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森林资源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开发逐渐从单一的砍伐转向旅游等多元化开发方向。森林旅游满足了人们在新时代下的精神追求,不仅科学地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开发与利用,还极大地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森林旅游利用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型活动方式,探究森林旅游的发展路径也成了保护森林资源、推广特色农产品、促进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学习美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多效益经营管理等先进技术,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广西林学会组织的广西森林资源保护和多效益经营赴美培训团一行16人,于1998年10月到美国进行了对天的培训考察。培训团在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林学院进行理论培训,并参观考察了得州农工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林水良种研究室及繁育场,得州林务局的印地安土丘苗圃、林木采伐场,森林防火协调中心和病虫害防治协调中心,得州州有森林,美国萨姆一休斯敦国家森林,私有林造林地,路易斯安娜太平洋木材厂等。森林资源保护1森林防火美国的森林分国有林、州有林…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森林资源现状及新世纪森林经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依据,对江西省森林资源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现状分析,从提高森林质量及林地生产力、调整商品林内部结构、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加强森林资源的价值的价值算研究等方面提出森林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研究义乌市赤岸镇开发城镇森林游憩的可行性,提出在实现森林资源与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应坚持政府主导原则、规划先行而带动旅游发展,使其更好的满足居民和旅游者的游憩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桥山林业局店头林场森林资源丰富质优,紧邻国家旅游知名景点黄帝陵和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在区位、交通、客源、资源等方面具有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存在经费不足、森林资源安全受威胁等问题,应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因林施策、统筹安排等原则,选择中蜂养殖、绿化苗木培育、森林旅游等项目,保障林场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扬  赵慧 《中国林业》2011,(20):59-59
森林旅游资源指的是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由于要素较多,各评价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难以直接用精确的量来衡量,具有明显的“模糊”特征。因此,从影响森林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对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差异性出发,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可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做法是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从而可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8.
资源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该县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县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四大优势和三方面的不足,提出资源县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应狠抓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科学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重点景区龙头作用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正>我国森林旅游迎来发展新契机日前,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国家林业局牵头森林旅游工作,主要任务是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国有林场等为重点,完善森林旅游产品和设施,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助推精准扶贫。《规划》要求,国家林业局应当在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发展等方  相似文献   

20.
甘肃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开发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是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基础。文章根据调查资料和教学体会,对甘肃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沙漠绿洲、祁连冰雪、黄河风情、草原风光、伏羲文化、黄土风情等6种类型。提出了开发甘肃森林生态旅游必须树立的四个观念:整体旅游观念、特色旅游观念、PPT旅游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