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主伐、清理林地、整地、补植、幼林抚育等方面对黄沙坑林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石台县杉木人工林更新和科学经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计算机辅助经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应用计算机技术探讨杉木人工林经营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以辅助福建省杉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使杉木人工林经营效果达到收获最大、效益最佳.本辅助经营系统是在福建杉木人工林特殊的整地方式和抚育措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立地指数、竞争、不同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及间伐次数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而建立的,该系统能对杉木人工林生长进行动态预测,并反馈在合理最优密度下的间伐时间和间伐强度,通过及时抚育间伐控制立木株数来保证林木始终处于最优生长空间;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从而辅助指导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活动.用80块模外样地调查资料对生长模型进行了F检验和U检验,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以林分生长模型为基础,将林分蓄积量年平均生长量作为目标函数,应用三次设计的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控制系统,以辅杉木人工林造林设计及其经营过程的最优决策管理.利用此控制系统只需输入立地指数(s)即可对杉木人工林在该立地条件下的最佳初植密度、间伐次数、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主伐年龄进行最优决策.该控制系统既可对杉木人工林林分进行生长预测,也可为制定经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会同杉木人工林成熟阶段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了定量研究杉木人工林成熟阶段的生物量特征和生产力特性,以改进营林技术措施,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为合理经营成熟阶段的杉木人工林提供依据,根据湖南会同生态定位站31年生杉木林的定位实测数据,采用分级取样测定法,对杉木人工林成熟阶段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分别为53种、85种、39种和77种;皆伐和间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皆伐8a后迹地群落与皆伐2a后群落相似性较小,而与间伐8a后群落相似性较大;杉木人工  相似文献   

6.
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对林地土壤质地、通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动态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在0~10cm、10~20cm土层中,不同季节,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层次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杉木人工林地的变化却不明显;与杉木林地相比,自然更新林地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程度更为显著,说明针阔叶混交林能够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将溪芦前水库杉木人工纯林采伐与更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将乐县将溪采育场芦前水库周围杉木纯林生长过程的分析、择伐强度试验以及栽阔萌杉经营模式的实践 ,提出采伐与更新技术措施 ,为中小型水库周围人工林的高效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奉化市尚田镇广渡村的1片14年生杉木人工林分的短轮伐期与更新技术。认为杉木短轮伐期经营,缩短了培育周期,经济效益显著,适宜边缘产区以及中小径材销路广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杉木作为长江以南的造林当家树种,出现二代或三代连作经营,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该文主要以杉木二代迹地更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例,介绍了从种苗选择、林地准备、造林、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及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技术。以期为南方地区采伐迹地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林仁忠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86-87,129
杉木人工纯林化改造是当前人工林经营难点之一.本试验以提高森林质量为目的,对杉木人工林分进行强度间伐,并结合林下套种闽楠,进行了为期8年的生长调查监测,以探讨杉木人工林异龄复层混交技术的可行性与经营技术要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杉木人工林采取突破常规规程的强度间伐与合理施肥,杉木人工林在进入近熟林阶段后,其胸径生长量仍能保持每年≥1cm、蓄积生长率≥10%的快速生长率,其林下套种闽楠地径和苗高生长量亦保持良好的生长效果,由此验证了强度间伐与林下套种闽楠是营造杉木人工林复层异龄林的有效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目标树经营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14年生杉木中龄林为对象,设计目标树经营(TM)、目标树施肥经营(TF)、传统经营对照(CK)3种经营模式,开展目标树经营对杉木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M、TF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年均增量,其中,杉木单株材积年均增量分别显著增加0.030 6、0.031 6 m3。目标树经营模式显著影响0~10 cm土层肥力指标,均呈现出TF>TM>CK。其中,TM模式下的土壤水解性N、有效P、速效K分别比对照增加7.1%、9.2%、24.9%,而TF模式下分别增加15.2%、9.5%、30.7%。同时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综上所述,目标树经营模式能够改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提高杉木的生长质量,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尤溪县杉木生产经营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结合杉木蓄积生长预测模型,运用净现值法计算不同收益率时有无造林补助政策条件下的杉木净现值,开展了造林补助政策对杉木人工林经营效益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收益率时,造林补助政策较非补助政策的收益有明显的增加,且随着收益率的提高,造林补助政策将使杉木经营收益净现值得以大幅度提高,并有利于提高其经营抗风险能力,延长经营周期,促进林农对杉木人工林的营造积极性,从而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杉木人工林主要以实生苗造林为主,不仅造林成本高,而且会造成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与此同时,森林经营目标也发生变化,由过去那种高投入、高产量、低效益,转而注重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萌芽更新不仅造林成本低,而且可以避免因整地等带来的种种弊端,在这种情形下,萌芽更新又受到人们的青睬。本文分析了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工具对杉木萌芽林培育的影响,并从林地清理、补植、幼林抚育、成林抚育等方面提出了人工杉木林萌芽更新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闽北栓皮栎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浦城县党溪国有林经营所36年生栓皮栎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性状和较强的养分供应能力,表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9.99%,土壤有机质比杉木人工林高0.695%;栓皮栎人工林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持水量比杉木人工林高10%。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质量维持变得十分紧迫。针对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维持这一热点问题,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化感作用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众多研究表明,中国杉木人工林主要产区普遍存在土壤肥力质量退化,生产力持续降低等问题,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不可持续的营林措施。同时从轮作经营、混交复合造林、林分密度调节、肥力补偿、可持续森林管理等方面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维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维持研究进行了展望。表1参48  相似文献   

16.
闽北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收集闽北杉木人工林248块标准地资料,应用连续状态的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闽北杉木人工林种群密度决策模型.决策模型模拟表明该模型既反映闽北杉木人工林的种群密度,又符合杉木生长的一般规律,可应用于指导闽北杉木人工林的抚育间伐等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自然林是实现我国人工林经营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林更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造林成活率低是影响当前社会营造阔叶树特别是乡土珍贵阔叶树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介绍了人工林炼山更新、不炼山更新及近自然林业、近自然恢复、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结果。在借鉴婺源县天然阔叶林天然更新、刨花楠天然更新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的更新方法,并以婺源县生态林场人工栽植刨花楠近自然恢复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例,指出了人工栽植阔叶树近自然恢复人工林采伐迹地为人工纯林向乡土珍贵阔叶树近自然林的转变提供了简易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不同的除萌方式促进杉木迹地人工林萌芽更新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采伐次年采用2次除萌、1次除萌与不除萌3种方式,对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生长产生显著性差异,2次除萌最有利于促进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生长,其次是1次除萌,不除萌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经营模式下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种类和生物量.[方法]选择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近自然经营模式Ⅰ、近自然经营模式Ⅱ、常规经营和封育对照4个不同经营模式处理,对不同经营模式杉木林林下植被种类和生物量进行了2年的定位观测.[结果]近自然经营方式相比常规经营方式在增加林地植被丰富度和生物量上有较大的优势.在近自然经营9个月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均较之前有所增加,而常规经营9个月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分别降低了0.06和0.02.[结论]在杉木人工林实施近自然经营是更贴近自然规律且优于常规经营的营林方式.  相似文献   

20.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堵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吉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番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番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