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索诱杀蚂蚁防治菠萝洁粉蚧的可行性,为菠萝洁粉蚧和菠萝凋萎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对菠萝洁粉蚧共栖蚂蚁的种类进行调查,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分别对施用蚂蚁毒饵及对照果园菠萝洁粉蚧种群消长动态和菠萝凋萎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毒饵诱杀蚂蚁可以明显降低菠萝园菠萝洁粉蚧的种群数量,试验区菠萝凋萎病发病较轻,菠萝枯萎率为2.38%,而对照区菠萝凋萎病发病较重,菠萝枯萎率为15.73%.[结论]通过诱杀蚂蚁控制菠萝洁粉蚧种群数量,是防治菠萝凋萎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菠萝粉蚧种群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菠萝粉蚧刺吸寄主汁液,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霉烟病,是菠萝凋萎病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菠萝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隔行跳跃式及定点调查分别对雷州半岛菠萝粉蚧大田空间分布、自然种群消长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菠萝粉蚧在菠萝中自然种群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其空间格局是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对菠萝粉蚧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对菠萝粉蚧有高毒力的菌株,为菠萝粉蚧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菠萝粉蚧为目标昆虫,从自然感病虫体和土壤中分离获得3株绿僵菌菌株,在室内用喷雾法测定这3株绿僵菌对菠萝粉蚧的致病力。[结果]在室温下,用绿僵菌MA4、J813、J86C接种后,菠萝粉蚧的的死亡率随着绿僵菌孢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在同一孢子浓度(108,107,106)中,绿僵菌3个菌株对菠萝粉蚧的致病力顺序均为J813(MA4(J86C。感病的粉蚧行动迟缓,死亡2~3 d后,形成僵虫。僵虫经保湿培养3~4 d后,虫体表面长出绿色的粉状孢子。[结论]绿僵菌J813菌株在室内对菠萝粉蚧有强致死力,拥有良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菠萝粉蚧具有繁殖速度快、藏身隐蔽等特点,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我国在菠萝粉蚧的防治上依然以传统高毒化学农药的防治为主。为了适应菠萝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通过种苗浸泡和大田喷雾两种方式就一批高效低毒农药对菠萝粉蚧的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苗浸泡对于菠萝粉蚧的防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以吡虫·噻嗪酮、吡虫啉、杀扑磷(速扑杀)等低毒化学农药代替氧化乐果等传统高毒化学农药,对于建立菠萝无公害生产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菠萝灰粉蚧的种特异性ITS引物,以快速准确鉴定该虫,可为口岸快速通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方法,首次测定分析了11种粉蚧39个样品的新菠萝灰粉蚧及其他粉蚧的rDNA ITS全序列.基于ITS区序列差异设计了针对新菠萝灰粉蚧的特异性引物,通过筛选引物退火温度、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新菠萝灰粉蚧的快速分子鉴定方法.[结果]种特异性ITS引物只对新菠萝灰粉蚧有扩增条带,能有效扩增出约665 bp的DNA片段,其余种类均未有扩增条带.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灵敏度高,其检测限可达0.1 ng/μL.[结论]采用设计的ITS区种特异性引物可以对新菠萝灰粉蚧进行快速分子鉴定,该方法可为口岸一线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剑麻新害虫——新菠萝粉蚧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年在湛江雷州半岛地区严重危害剑麻的害虫——新菠萝粉蚧的发生情况,指出需要研究解决该虫的分布区域、传播模式、是否严重危害其他作物及引起病毒等问题。提出了抑制新菠萝粉蚧虫口密度、轮用化学药剂、改变种植制度和采取生物防治等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菠萝灰粉蚧是一种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力强的热带和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随着世界各国水果和苗木的相互引进,使得新菠萝灰粉蚧已相继迅速蔓延扩散至世界各地,其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综述新菠萝灰粉蚧在分子鉴定、风险分析、遗传进化、寄主、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新菠萝灰粉蚧的防控对策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外盆栽和苗圃及大田跟踪观察研究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气候因子、剑麻龄期及长势、立地环境、剑麻品种、天敌等对其发生危害的影响.[结果]据鉴定,新菠萝灰粉蚧是外来物种,整年在田间为害,对剑麻威胁大.该虫体长为0.8~3.0 mm,卵形而稍扁平,若虫触角及足发达、活泼;成虫披白色蜡粉,其触角退化,行走缓慢.孤雌生殖,世代重叠,27~34 d一世代,每雌虫繁殖倍数为36 ~ 85倍,平均55倍;高温致死温度为48℃,低温致死温度约为3℃.传播途径为种苗、风、雨、蚂蚁及自身爬行迁移.剑麻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粉蚧危害严重;低温干旱有利于其暴发蔓延,大雨、暴雨对其有较大杀伤力,但其隐蔽空间较大,可避过灾害.48%乐斯本600倍稀释液等扑杀有特效;主要天敌为草蛉;利用控氮增钾和生物多样性进行防治有较好防效.[结论]为生产中新菠萝灰粉蚧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由选择法、非自由选择法以及主要化学组分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新菠萝灰粉蚧在不同寄主上的选择性.明确了新菠萝灰粉蚧的最适偏好寄主及寄主主要组分与其关系.结果表明,新菠萝灰粉蚧的最适偏好寄主为剑麻,且与寄主的单宁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别存在负相关和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农业部农药田间试验准则,安排特丁硫磷、生石灰、40.00%氧化乐果3种药剂对剑麻新菠灰萝粉蚧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药剂防治剑麻新菠萝灰粉蚧试验中,生石灰药剂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防治周期长,防治成本低,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以菠萝栽植主要土壤类型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粘土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粘土)含水量为13.39%时,菠萝出现枯萎症状,叶片出现红紫色;当土壤含水量为6.60%时,菠萝出现严重枯萎症状,大部分叶变为红紫色,干旱胁迫的菠萝D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34.2%,D叶长度下降18.5%,宽度下降8.8%,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菠萝生长。  相似文献   

12.
菠萝真菌病害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迄今已报道的50余种菠萝真菌病害分为心腐、果腐、凋萎及叶斑四类,并对它们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等分别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扶桑绵粉蚧是我国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农林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我国于2009年把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文章详细概述了扶桑绵粉蚧在国内外的的分布、寄主植物和危害特点及其生活史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提出了包括加强检疫、加强对发生区的控制等防控措施,并指出今后须对扶桑绵粉蚧的分子鉴定、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间种内的关系、早期预防及预测方法适生区及潜在发生区域的风险评估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心腐病是对菠萝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之一,是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土传病害,较 难防治.为筛选出可在生产或育种中利用的抗病材料,采用离体叶片法鉴定了117 份菠萝材料对心腐病的抗性.结 果显示:不同菠萝材料之间的抗性差异较大袁鉴定出高抗材料38 份尧抗病材料24 份尧中抗材料17 份尧感病材料38 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2.48%尧20.51%尧14.53%和32.48%袁这表明现有菠萝材料中有丰富的抗心腐病资源,可供菠萝 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15.
麻竹枯萎病是福建省南平麻竹生产基地一种毁灭性的新病害。经测定,抗冻性强不感染枯萎病的南平品系麻竹与抗冻性弱严重感染枯萎病的漳州品系麻竹,在水分、电导率、酶活性、蔗糖含量及pH值等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阐明两个不同品系麻竹抗病性的机理;冻害是诱导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土壤中兼性寄生的半裸镰孢霉(Fusarium Semitectum)是在麻竹遭受严重冻害之后,才能从竹杆基部的节间伤口侵染为害。选用抗寒品种(品系)是防治麻竹枯萎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Fusarium wilt caused by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in cucumber production worldwide.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in cucumber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Fusarium oxysporum,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ucumber,the heredity of resistance,and the location of resistance genes.Following works should be the location and cloning of resistance genes with molecular biologic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菠萝(Ananas comosus)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长期连作会导致严重的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菠萝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海南省琼海市不同连作年限(4、6、8、10、12 a)的菠萝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连作菠萝园的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物防治是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选用新农药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开展了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药剂抑菌和田间药效试验。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显著,防效达76.10%,减轻了病害发生程度,同时还能提高烟草的株高、茎围、产量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坏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共培养法和悬滴法分别测试其对棉花枯萎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YUPP-10菌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以尖镰孢菌土为基质种植棉花,生长1周后,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的YUPP-10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为1×108、1×107和1×106 cfu/mL)的生防菌剂灌根处理棉苗,于温室中进行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通过Fosmid文库筛选到了YUPP-10关键抑菌物质为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EC 2.4.1.19),研究其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拟南芥花序侵染法将其转化拟南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Tase的转基因株系,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以及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结果】YUPP-10菌株发酵液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升高,对尖镰孢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越高,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41%和51.65%。低浓度的YUPP-10菌液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地上部分的生长。YUPP-10发酵液灌根处理后,棉苗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显著降低,其中,1×107 cfu/mL的YUPP-10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45.11%。YUPP-10菌株的关键抑菌物质CGTase能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和葡甘聚糖,表明其具有破坏β-1,4糖苷键的能力,进而检测了其对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GTase对尖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2.63%和30.83%。转CGTase的拟南芥提高了对枯萎病的抗性,过表达CGTase的拟南芥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蜡状芽孢杆菌YUPP-10菌株能抑制尖镰孢的生长、促进棉花部分生物量指标的增长并控制枯萎病的危害,CGTase能够抑制尖镰孢的生长,转CGTase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