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商茄1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自育的‘牛心2009-16’自交系和‘七叶2010-39’自交系进行交配育成的一代杂交品种。该品种生长强健,商品性好,高产优质,抗病性强。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商茄1号"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998.99kg,较对照减产6.83%,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4 788.20kg,较对照增产9.45%;2015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商茄1号"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为1 139.19kg,较对照减产5.92%,每667m2平均总产量达5 490.15kg,较对照增产11.99%。  相似文献   

2.
‘商甘蓝一号’露地越冬栽培的高产技术要点:适播期9月底至10月上旬,667 m2栽植3 300株,莲座期和结球初期2次追肥,或莲座期、结球初期和结球中期分期追肥为好,667 m2追施尿素30~35 kg为佳。  相似文献   

3.
张掖市娃娃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6,(8):38-41
为筛选适应张掖市露地栽培的娃娃菜品种,引进15个品种,以‘金玉黄’为对照,在露地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品种中‘春宝黄’‘金娃娃’‘金娃2号’‘娃娃黄’的田间长势、生育期、产量、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较好;‘春宝黄’667 m~2折合产量7 765.15 kg,较对照‘金玉黄’增产1 992.11 kg,增产幅度34.51%;‘金娃娃’,667 m~2折合产量7 546.63 kg,较对照增产1 773.59 kg,增产幅度30.72%。‘春宝黄’‘金娃娃’可在试验条件下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兆虎  王神云  王红  于利  李建斌 《蔬菜》2014,(10):53-54
日光温室春甘蓝栽培从定植到采收只需要50 d左右,春节前上市效益高,每667 m2产量为3 000~4 000 kg。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春甘蓝日光温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不断优化甘蓝氮肥适宜用量,建立景泰县甘蓝施肥指标体系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开展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P2O5每667 m~2用量10 kg、K2O每667 m~2用量8 kg的情况下,每667 m~2施用N 20 kg时,甘蓝每667 m~2产量最高,为11 072.2 kg,较对照不施N肥每667 m~2增产56.4%。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应张掖市露地栽培的甘蓝品种,引进20个品种,以‘中甘21'为对照,在露地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园丰'、‘美绿'的田间长势、生育期、产量、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较好。‘园丰'折合产量6 906.23 kg/667 m~2,较对照‘中甘21'增产1750.88 kg/667 m~2,增产幅度33.96%;‘美绿'折合产量6 204.4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 049.14 kg/667 m~2,增产幅度20.35%。‘园丰'、‘美绿'可在试验条件下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个辣椒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因素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162~166 d,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明显,增产幅度315~584 kg/667 m~2。其中,‘辣丰3号’和‘香辣美玉’品种的产量分别为1 464 kg/667 m~2、1 38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65.8%、56.7%,且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适宜在余庆县示范推广;‘卓香27号’和‘长辣7号’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对照品种‘三棵树贡椒’产量最低,为883 kg/667 m~2,且不抗疫病;‘卓香27号’品种抗性较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文远 《西南园艺》2010,(5):50-50,55
苍溪县地处四川东北部,引进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园四号’甘蓝已有15年栽培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甘蓝种植面积50%以上。‘西园四号’甘蓝为一代杂交种,早中熟,生育110天左右,长势强,抗病毒病,叶球扁圆形,结球紧实,单球2kg左右,每667m2产4000-5000kg,可作夏、秋甘蓝种植,田间表现抗热、抗病力强,整齐度高,产量稳定,品质优,口感回甜,可炒食或作汤,深受消费者喜爱,售价同比其他甘蓝品种高出20%。  相似文献   

9.
1春甘蓝—早稻—水芹菜1.1种植效益“二经一粮”,一年三熟。667m2春甘蓝产量1000kg,净效益850元;早稻产量480kg,净效益400元;水芹菜产量5000kg,净效益3500元。每667m2年净效益4750元。1.2栽培技术①春甘蓝选用春丰、牛心等品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2月中旬定植。畦宽240cm(包沟),行距60cm,株距38cm,每667m2栽2900株,翌年4月上市。严格控制播期防未熟抽薹。当幼苗茎粗0.6cm,叶龄7叶,最大叶宽超过6cm时就能感受低温,完成春化阶段的时间为45~50天。带土定植,不需护根。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复合肥25kg;莲座后期追施复合肥…  相似文献   

10.
惠丰 1号甘蓝系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90 0 4-3 -2 -5和 9117-7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 ,叶球扁圆球形 ,结球紧实 ,叶质甜嫩 ;高抗病毒病 ,抗黑腐病 ;冬性、耐热性较强 ;适宜我国大部分地区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 ,从定植到商品成熟 80~ 85d(天 ) ,单球质量 3~ 4kg ,平均每 667m2 产量 70 65kg ;秋季栽培 ,从定植到商品成熟 75~ 80d(天 ) ,单球质量 2kg左右 ,平均每 667m2 产量 463 6kg  相似文献   

11.
目前衡阳地区春甘蓝主栽品种为熟性晚、叶球大的京丰一号等扁球型甘蓝,缺少早熟优质的圆球型结球甘蓝品种。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圆球型春甘蓝新品种,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引进了6个春甘蓝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中甘628、中甘D22和YR中甘21平均产量达3 000 kg/667 m2以上,且植株生长整齐,纯度高达100%,叶球绿色坚实,较耐裂球,叶质脆嫩,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最近选育出几个有希望的甘蓝一代杂种,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湖北等南方省份栽植反映良好。 春宝早熟春甘蓝,4月底至5月初收获,叶球牛心型,结球紧实,品质好,耐运输。叶色深绿、较厚,冬性较强。每 666.7m2栽植 2 500~3 000株,产量 2 500~3 000kg,比牛心品种增产20%~25%。 满春中熟春甘蓝,5月中旬收获,叶球圆球形,结球紧实。叶色深绿,冬性强,不易先期抽。生长势强,株型中等偏大,故栽植密度宜稀,一般每 666.7m2栽植 2 000~2 500株,产量 3 000~4 000kg。 浙丰1号植株生长势强,叶球紧实,扁圆形,黄绿色,品质嫩、甜、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自2005年开始推广秋甘蓝直播栽培技术,2007年全区秋甘蓝直播栽培种植面积30多hm2,每667 m2产3 500kg以上,平均每667 m<'2>收入3 200元.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怀仁县位于雁门关以北,无霜期短,传统的一年一茬种植模式限制了土地产出效益。农技人员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摸索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越冬葱苗复种夏秋甘蓝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越冬葱苗出售给葱农培育大葱,葱苗每667m 2 平均产量为6 000 kg,产值2 400 元,夏秋甘蓝每667 m 2 平均产量为4 500 kg,产值1 800 元,一年两茬作物每667 m 2 除去成本支出800 元左右,净利润为3 400 元左右。自2006 年以来,该模式累计种植面积已达3 500 hm 2,产值逾2.24 亿元。  相似文献   

15.
甘蓝新品种苏甘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甘8号的亲本之一9103是利用国外引进的资源通过基因重组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另一亲本9405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L-49中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该一代杂种耐热,在夏秋季32℃以上的高温下正常生长,对黑腐病、病毒病的抗性强。露地越冬作春甘蓝栽培,冬性强,平均单球质量2 kg,每667 m2产量约3 500 kg。适宜于我国南方地区春、夏、秋季栽培,已在长江流域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1试验目的与经过越冬甘蓝在甘蓝类蔬菜的周年供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摸索越冬甘蓝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其经济效益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2002年 ,我们从山东省荷泽市高新农业科研所引进冬春1号、寒绿和寒宝 ,从山东省单县农作物良种研究所引进寒春 ,从浙江省温州市蔬菜种子公司引进超级冬丰 ,共5个越冬甘蓝新品种 ,均为杂交一代。试验以超级冬丰为对照。试验设在我县农技总站青珠农场某地 ,土壤肥力中等 ,8月30日播种育苗 ,10月10日定植 ,行株距40×40cm ,667m2种植3200株。667m2施三元复合肥 (N15:P2O515:K2O15)80kg作基肥 ,…  相似文献   

17.
春冠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开展度60 cm,株高25 cm.叶色翠绿,蜡粉中,叶缘微翻,外叶数12片.叶球桃型,球形指数1.1,叶球紧实度0.61,中心柱7.2 cm,占球高的45.0%,帮叶比为1/4,单球重1.5kg左右.春冠比对照(春丰、争春)早熟7天,667 m2产量3 500 kg.  相似文献   

18.
甘蓝新品种‘豫甘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5,(6):36-38
分别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纯系‘C28-23’为母本、‘C55-17’为父本,育成早熟甘蓝杂交1代新品种‘豫甘5号’。‘豫甘5号’早熟、丰产,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病害,适应性强。叶球近圆形,生育期65 d左右,紧实度0.67,中心柱长度5.1 cm,不超过球高的1/2,平均667 m2产量3 582.1 kg,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2010年3月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应性较广,以华北地区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初步筛选适合漳浦县种植的牛心甘蓝新品种,引进牛心甘蓝新品种18个,以当地主栽品种‘快绿’为对照,进行牛心甘蓝品种简比试验.结果表明, ‘青岛D3’、‘绿包’、‘绿王3号’和‘大坂速成’4个品种,田间表现整齐一致,结球紧实,球形好,产量高,商品性佳,建议第2年继续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便进一步筛选适合漳浦县种植的牛心甘蓝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张新旭 《蔬菜》1999,(9):8-9
秋甘蓝生育期短、易管理、投入少、见效快、很适台农场大面积栽培。1998年本场推广种植秋甘蓝130余hm2,平均667m2产量为3560kg,最高单产达4050kg,667m2产值达800-1000元。现将其关键技术环节作如下简介。一、品种及播期选定1品种选择本场早秋雨水多、温度高,秋甘蓝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