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苹果三倍体品种乔纳金、陆奥及其母本金冠的花粉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及其胚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乔纳金、陆奥的花粉量均少于金冠,且畸形率均高于金冠。三倍体苹果花粉侧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角形,具3纵沟孔;花粉表面为纵向条状纹饰,有穿孔。乔纳金花粉P/E值为1.90,陆奥为1.85,与金冠1.82相比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均为蓼型胚囊,乔纳金、陆奥的胚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包括双胚囊,珠心细胞异常,极核位置异常和胚囊发育停滞。  相似文献   

2.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来源的31份莲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外部形态均呈近球形,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极面观大部分呈三裂圆形,少量种质有近圆形。所有莲种质除都具3条萌发沟外,在5个种质中还首次发现具有散沟的花粉(六沟花粉)。不同种质间花粉形态特征具有差异,尤其是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细部特征的差别,体现了不同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可为种质间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单奇  张琴  闫春霞 《北方园艺》2021,(16):83-89
以32个栽培牡丹品种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栽培牡丹品种的花粉进行形态学比较,以期为栽培牡丹品种在花粉形态的分类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32个栽培牡丹品种的花粉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花粉均呈单粒存在,均具有三拟孔沟,在赤道轴、极轴长、萌发沟长、网脊宽、网孔直径、极面观、赤道面观以及外壁纹饰上均有很大不同,通过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32个栽培牡丹品种进行品种群分类.通过对花粉形态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发现花粉外壁纹饰、花粉粒大小以及花粉萌发结构能够作为品种群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石蒜属(Lycoris Herb. ) 1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均为两侧对称, 赤道面观呈舟形或肾形, 极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具有单萌发槽或萌发沟, 槽长几乎达两端; 花粉的外壁具网状纹饰, 可划分为粗网状纹饰和细网状纹饰两种类型; 根据扫描电镜清楚观察到在网眼底壁及网脊上是否附有小乳突或小瘤状突起, 又划分为无乳突粗网、乳突粗网和无乳突细网、乳突细网4个亚型。通过花粉形态特征结合其他性状的比较分析,对石蒜属植物的种间分类与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虎舌红种内花粉形态与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虎舌红及其2个新品种红虎舌和绿虎舌的花粉形态特征,并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测定其花粉的活力,比较了虎舌红种内花粉形态及活力的差异,为虎舌红的杂交育种等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花粉均为N3P4C5型,单粒,等极,辐射对称,椭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赤道面观椭圆形,萌发孔为3孔沟,沟纵长,直达两极,大部分形成合沟;外壁纹饰为虎舌红呈穴网状,红虎舌呈颗粒状,绿虎舌呈网纹状,依据3种花粉的大小和外壁纹饰的差异,推断出红虎舌的性状较为原始,而绿虎舌的性状较为进化;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对3种花粉的活力大小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一致,均为红虎舌>绿虎舌>虎舌红,3种花粉最佳的贮藏方式均为在4℃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7.
鸢尾属12种(变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鸢尾属12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白花马蔺和马蔺花粉大小相似,形状、萌发孔、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脊宽度不同;(2)四川鸢尾、薄叶鸢尾和锐果鸢尾的花粉形状、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均无明显萌发孔,锐果鸢尾花粉较小,表明这3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3)蝴蝶花和扁竹兰花粉大小基本相同,前者形状为扁球形,后者为近球形;萌发器官、表面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眼内无颗粒,表明这两物种亲缘关系较近;(4)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二者相比,在花粉粒大小,表面纹饰均上均有较大差异,表明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的亲缘关系较远。讨论了鸢尾属5个亚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玫瑰品种资源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我国37个玫瑰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根据穿孔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条纹的有无,可以将玫瑰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穴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3个类型;玫瑰品种间花粉形态类似,但外壁纹饰、穿孔形态和数量等有较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9.
明确黄皮花粉的形态特征及种质间的亲缘关系可为其系统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以福建省11个产地的33份黄皮种质花粉为试材,经固定、清洗、逐级脱水、干燥、喷金镀膜等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分别对花粉群体(放大800倍)、花粉个体(放大3500倍)、花粉赤道面中部的外壁纹饰(放大8000倍)等超微形态特征进行照相和相关指标测定,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黄皮花粉为近球形或长球形,极轴长17.97~23.76μm,赤道轴长17.11~20.55μm,均有3条萌发沟,辐射对称,分布均等,3条沟在极面不会交汇,有沟界极区,属于赤道三沟类型(NPC),外壁纹饰为网状突起。33份种质花粉间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外壁纹饰和萌发沟性状等方面,花粉形态特征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在遗传距离10处可将这些种质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0.
十二个李品种的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12个李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花粉均属于中等大小的花粉(25~50 μm),花粉粒两端均为圆弧状.一些李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差异明显,赤道面观分别呈长球形和扁球形之分,扁球形花粉的萌发孔在赤道面凸出角端;极面观有三裂片圆形和三角形之分;均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条纹孔穴型,具平行分叉条纹或平行条纹呈皱波状,脊表面有或少或多的孔穴.不同李品种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形态上均表现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李品种的区分、引种、选育和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桃92个品种的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条件下,以92个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单个花药的花粉量变化范围为0 ~ 3 500粒,可萌发花粉量为0 ~ 2 696粒,花粉萌发率为0 ~ 89.33%,花粉管生长长度为0 ~ 1.56 mm,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上述指标品种出现频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对上述各项因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中可萌发花粉量少且花粉管生长速度慢的品种相对较多,占45.65%,这类品种在生产上应合理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12.
梨43个品种花粉生活力及4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比较了43个梨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从中选择花粉相对生活力低、中、高3组6个品种(今村秋和雪花梨、金二十世纪和丰水、青松和满天红)的花粉,采用I-KI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MTT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染色法4种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以花粉离体萌发法为对照。结果表明,花粉培养24h后,43个梨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平均为66.15%,其中花粉萌发率≥60%的品种约占84%,满天红萌发率最高为82.79%;花粉管长度平均为1.77mm,花粉管长度≥1mm的品种约占89%,其中奥萨二十世纪最长为3.25mm,说明多数梨品种花粉生活力较强。与对照相比,4种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中I-KI染色法的测定值极显著偏低,MTT(噻唑蓝)染色法的测定值显著偏高,二者不适于梨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测定值与对照差异显著,也不适宜用来测定梨花粉生活力;蓝墨水染色法测定值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可用于梨花粉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宽皮桔类野生种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庚峰  李文斌 《园艺学报》1992,19(3):203-208,T001
  相似文献   

14.
肖建洲  陈玉萍 《长江蔬菜》2002,(Z1):107-108
对几种芸薹属蔬菜花粉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细胞学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以此为依据计算不同蕾长、瓣药比中单核靠边期和二核期的花粉细胞占总花粉细胞的比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瓣药比在1左右时,三种蔬菜花药中所含的单核靠边期和二核期花粉粒占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5个已开花的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观察表明,它们的花粉染色活力在0-90.18%之间。其中4个体细胞杂种的花粉育性介于双亲之间,偏向高值亲本;种间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产生7.18%-18.59%的小花粉,这类花粉只有正常花粉粒的1/3左右大小、内空。脐橙与红桔的体细胞杂种不产生花粉。墨西哥来檬与伏令夏橙的体细胞杂种花粉育性稳定,年份间无显著差异;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的体细胞杂种无性繁殖后代之间,花粉育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41 个切花小菊品种的散粉特性及影响散粉量的关键指标,旨在为培育散粉少或不散 粉切花小菊奠定基础。结果发现:(1)供试的切花小菊品种每花序管状花数的变化范围为85.6 ~ 320.2 个, 绝大多数品种单花花药数为5 枚,花药含粉量变幅为0 ~ 1 017 粒,花序含粉量变幅为0 ~ 807 840 粒;(2) 9 个品种未散粉(其中8 个品种的花药内有花粉,但花药不开裂,仅‘Kingfisher’一个品种花药内没有 花粉),11 个品种散粉量较少,9 个品种散粉量中等,12 个品种散粉量较多。应用聚类分析分别对各品种 花药含粉量和花序含粉量进行了评价,将花粉量聚类为多、中等、少、无4 类,其中,中等和少的品种 占80%。试验结果表明,切花小菊散粉量不仅与花序中管状花数和花药含粉量成正比,而且与花药开裂 速度和开裂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紫薇属与散沫花属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紫薇属的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L. caudata)分别与散沫花属的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亲本的花粉和柱头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紫薇属与散沫花属杂交存在受精前障碍。散沫花的花粉可以在紫薇品种‘Bicolor’、‘XTSC3’和尾叶紫薇柱头上萌发,但花粉萌发滞后,花粉管的伸长受到阻碍,难以在72 ~ 96 h内伸入子房完成受精。而散沫花作母本时,不亲和性表现为花粉与柱头间在形态上不匹配,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柱头胼胝质的生成阻碍了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18.
平阴玫瑰花粉生活力及其贮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2个平阴玫瑰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及贮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玫瑰品种以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粉生活力和耐贮藏能力不同。采收当日‘紫枝玫瑰’的花粉萌发率最高(90.0% ) , ‘朱紫双辉’花粉萌发率最低(9.5% ) ; 花粉适宜贮藏条件为干燥、低温环境。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5月份室内自然温湿度条件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下降较快, 30 d后绝大多数品种花粉活力降为零; 冻藏( - 4~- 6 ℃) 的花粉生活力下降较慢, 60 d后仍然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一年后多数品种仍有一定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