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主导产业的新农村绿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农村绿化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不同主导产业的发展,探讨了工业型农村、旅游型农村、传统农业型农村绿化的主要特征和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山东省潍坊市农村庭院绿化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7种典型的农村庭院绿化模式,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庭院绿化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园林小品型因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增加了垂直绿化面积,综合效益最高;生态旅游型综合效益位居第二,而且更能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也是很值得推广的一种绿化模式;其他5种绿化模式的综合效益依次为自然绿化型>果菜兼种型>林木林果型>花圃菜圃型>实用晒场型。该研究结果对新农村庭院绿化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州地区农村庭院绿化生态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江苏徐州地区8个典型村庄共160户作为调查对象,对农户的绿化面积、植物种类、院落结构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将徐州地区农村庭院绿化配置模式分为3种:材质型庭院绿化、观赏型庭院绿化、果蔬型庭院绿化。在此基础上对徐州地区农村庭院绿化存在的绿化趋于单一、植物病虫害防治较弱、蔬果食用安全性降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大力提高,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新农村逐步被社会所关注,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则是村庄的绿化,主要包括整体农村环境绿化、农村家庭中院落的绿化以及农民作物种植的绿化等多个方面。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有助于改善农村的整体生活环境,对农村农作物的推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利。本文主要围绕以村庄绿化来剖析其功能定位和设计原则,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环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农村环境的重视,加大和加快农村景观绿化规划和建设,对于提高和改善农村生活舒适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了乡村景观绿化的意义、特点、原则,然后深入分析了当前乡村景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做好乡村景观绿化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亚平 《花卉》2019,(10):151-151
村庄绿化是农村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新时代,国家已经开始了新农村绿化建设,对于农村绿化建设,需要相关企业加强绿化与管理,以所要绿化的农村基本特征与风俗习惯为依据进行建设。本文是笔者对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的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的技术进行简单概括,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农村城镇化后的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枉村城镇化如何进行绿化建设,使其维护农村合理的空间布局,确保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与环境条件;逐步实现绿化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安置的联动,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经济文明的综合效益。旨在引导农村城镇化绿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方向,使其在空间布局上符合其发展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尹翀  张健 《现代园艺》2023,(8):67-69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绿化景观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基于此,结合广西柳州农村地区绿化景观,从美丽乡村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建设路径等农村地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为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探讨北方新农村绿化的现状,认为新农村绿化应该不失农村本色,总结出新农村绿化应与当地农村特点相结合,与当地产业相结合,与农民的需求相结合,才能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有风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优美的村庄环境,加强村庄绿化现已成为体现"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村庄绿化工作,结合实践,分析了当前村庄绿化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玉  杨哲 《中国食用菌》2020,(3):132-134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食用菌作为近年来备受欢迎的食物之一,很多地区形成了以食用菌产业为中心的特色小镇,这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基于此对食用菌特色小镇助力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讨论,并通过其食用菌特色小镇的特色与发展以及建立原则与目标的论述,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康玉凡 《长江蔬菜》2013,(20):70-75
从宏观发展的视角分析我国现代芽菜产业链的内涵和概念、发展历程和特征,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分析现代芽菜产业链的构建及其功能效应,展望了现代生物科技系统地应用于规模化芽莱产业,对培植和提升我国现代芽菜产业主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生态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最根本要求。文章阐述乡村景观规划中的相关概念,介绍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从乡村景观选址、规划布局、建筑景观、装饰景观、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等方面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恒炜 《北方园艺》2012,(8):185-188
在分析了我国种业机制体制、从业人员和企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种业的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提出了逐步推进育种资源向企业聚集,抓大控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城市意象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5个元素的运用,结合马辛庄及周边村落乡村意象的调查分析及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出乡村空间意象—交流空间的集聚(节点Node)、路径的布局(路径Road)、村落边界围合(边界Edge)、空间整合(区域District)、风水林、祖坟(地标)和院落元素,并在老村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将意象元素运用于新农村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重要举措,也是利国利民重要战略。吉林市作为东北重要老工业基地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中药资源充足,中药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本文以从吉林市中药材采纳也扶贫现状出发,分析吉林市产业扶贫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图为吉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秸秆资源状况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减少对秸秆资源和林木资源的过度依赖,研究食用菌专用原料植物培育技术及其配套生产技术,构建食用菌生物反应器体系.利用栽培后的菌料开发家禽和鱼类的养殖饲料.加工、生产土壤有机肥料,使食用菌生物转化产业真正纳入生态经济和农村循环经济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核桃是我国主要油料经济林之一,果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既可食用又可榨油。在简述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甘肃省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及优势,发现近年来甘肃省核桃在向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方向发展,核桃种植面积、产量都有了极大提高,且在良种选育及引种试验研究中成果显著;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影响,甘肃省核桃表型性状多样、种质资源特征鲜明,再加上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科技单位对核桃产业的高度重视,这为甘肃省核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甘肃省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不够完善、产—供—销机制低下、相关技术人员缺乏、核桃产业远展意识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甘肃省核桃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曹斌  郭芸芸  尚团 《中国食用菌》2019,(7):85-90,97
以"波特五力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和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研究了日本香菇产业发展特点。认为影响日本香菇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呈现菌种品质稳定、替代食用菌增加、进口产品减少、消费市场预期萎缩的发展趋势,内部因素呈现鲜香菇供给量增加、市场集中度提升和外资生产主体增加的发展特点。建议我国应加强菌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食用菌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和加快开展工厂化生产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20.
城郊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以怀化市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农村第一产业的三产业化,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新亮点。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休闲基地,现已成为城乡居民交流合作、互通信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怀化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推进怀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