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阐述促生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铁皮石斛促生内生真菌功能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广西百色野生青钱柳为试材,采用真菌形态学、rDNA-ITS、抗菌试验的方法,研究广西百色野生青钱柳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抗菌活性,以期了解广西百色青钱柳内生真菌的不同种群结构,筛选出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结果表明:从青钱柳植物中分离获得76株内生真菌,隶属于2门5纲12目19科25属,镰刀属(Fusar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间壳座属(Diaporthe)为优势菌属;根、茎与韧皮部、木质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茎部内生真菌的Shannon index(H′=1.605 6)、根部(1.016 7),远高于韧皮部(0.209 7)和木质部(0.266 7)。5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病原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其中,Pezicula sp.8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Pezicula sp.927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效果最强。综上可知,青钱柳植物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及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兰科野生植物羊耳蒜为试材,采用常规无菌培养技术分离其根部的内生真菌,同时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研究了所获得的内生真菌菌株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羊耳蒜的根中共分离获得43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7个属,其中丝核菌属占优势。筛选得到4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3%,抑菌活性集中在油菜菌核病菌。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这4株菌株分别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柱孢霉属菌株Cylindrocarponsp.、轮枝菌属菌株Lecanicilliumsp.和胶膜菌属菌株Tulasnella sp.。  相似文献   

4.
以连城冠豸山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为试材,把内生真菌(瘤菌根菌属)菌液浇灌到铁皮石斛盆栽苗中,并共同培养6个月后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后铁皮石斛的表型、存活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揭示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瘤菌根菌属)与铁皮石斛抗旱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接菌共培养后的石斛苗长势较好,干旱胁迫后存活力高,与未接菌的对照呈显著差异;接菌后的石斛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而质膜相对透性(PMP)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这表明了接菌能够降低膜脂过氧化的伤害,提高了铁皮石斛的存活率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枣树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不同品种整个生育期健康枣树的树皮、枣股、枝条、花、叶、果实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511株,共鉴定出15个真菌属,其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茎点霉属(Phoma)、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黑孢霉属(Nigrospora)。结果表明,健康枣树组织中内生真菌分布普遍,种类丰富;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光叶珙桐(Davidia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为研究对象,分离了62株珙桐内生真菌,并根据菌株形态学方法,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种属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2株珙桐内生真菌分属于6个属,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52。  相似文献   

7.
赵欢 《北方园艺》2017,(13):170-175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丰富,通过与药用植物的"协同进化",可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产生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病毒、促进植物生长和促进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作用。该研究对近5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菌根真菌对华石斛幼苗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菌根真菌在华石斛栽培和保育中的应用,将从野生华石斛分离获得的5株内生真菌接种华石斛组培苗和盆苗.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成功侵入华石斛根内形成菌根;供试菌株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华石斛幼苗成活率,生物量及促进华石斛幼苗根系生长;并能提高华石斛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进而提高其光合性能.综合来看,对组培苗生长和光合性能促进作用较为突出的菌株为S7、S9、S12,对盆苗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是S3、S9、S10菌株.因此,这几株菌根真菌对华石斛的人工繁殖、栽培和保育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植物伴生的微生物是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微生物类群,而植物的内生真菌主要分布于没有外在感染症状的健康植物组织内。野生的榧树因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受到关注,本次研究以云南榧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保藏,为药用相关活性物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石斛属是兰科大属,其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依种群差异、环境变化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景天酸代谢特征。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碳代谢途径的传统方法是气体交换的方式,然而对于具有景天酸代谢特征的植物来说,由于受到气孔开闭的限制,以气体交换方法测定光合作用显然存在巨大缺陷。叶绿素荧光探针因其非损伤、高效率、不受气孔限制而显示出独特优势,是研究景天酸代谢植物的利器。结合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可以对石斛属植物的介于C3和景天酸代谢之间的多种碳同化类型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菌根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显微技术探讨铁皮石斛与茵根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从野生铁皮石斛根中分离出的YSH101、YSH502、YSH131、YSH133 4株菌株,接种到铁皮石斛组培苗上进行接菌试验,结果表明:接菌处理组培苗与对照生长情况有明显差异,并筛选出YSH131菌株为铁皮石斛的优良茵根真菌.因此,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茵根化是解决铁皮石斛人工大量繁殖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美花石斛优势内生菌根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口琼北火山岩地区及广西雅长采集的美花石斛中分离、筛选出的4株美花石斛的优势内生菌根真菌进行纯培养,在不同温度、DH值和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观测茸根菌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4株真菌在5~35℃均可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28℃;真菌对pH值适应范围较广,在中碱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对酸性条件适应性较低;在低浓度PEG胁迫处理条件下(10%,-0.20MP.),4种内生菌根菌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抑制,PEG胁迫达到30%(-1.53MPa)时,真菌的生长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蓝莓内生真菌BB01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麻江县蓝莓种植基地的"粉蓝"蓝莓为试材,通过分离纯化、生物学鉴定、对峙试验、菌丝生长试验及刃天青微量平板稀释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蓝莓内生真菌BB01的抗菌活性,以期为开发绿色生物保鲜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蓝莓健康组织(茎、叶、果实)中分离纯化出41株内生真菌,其中BB01、BL22、BF27、BB01及BF41可抑制全部4种病害菌生长;发酵培养BB01获得肉汤乙酸乙酯粗提取物(broth ethyl acetate extract,BE)、菌丝体正己烷萃取物(cell hexane,CH)和菌丝体乙酸乙酯萃取物(cell ethyl acetate,CE)。提取物CH对青霉孢子抑制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64μg·mL-1;提取物BE对枝孢菌、尖小丛壳菌及葡萄孢菌孢子抑制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56、128μg·mL-1,同时,提取物BE终浓度500μg·mL-1时,可有效抑制4种病害菌菌丝生长(抑菌率分别为98.067302%±3.813437%、92.187892%±0.828473%、94.251883%±0.368539%、96.909029%±5.769104%)。采用PCR扩增内生真菌基因组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BB01为枝孢菌属。  相似文献   

14.
美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局及相关行业网站发布的产业数据、新闻报道和研究报告,对美国食用菌产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梳理。结果发现,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美国食用菌产量和产值逐年提高,但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食用菌生产者的数量明显下降。在政府组织和行业自发的行业组织和协调下,美国食用菌行业竞争有序,食用菌价格稳定,食用菌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美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强国,研究美国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变化趋势,了解食用菌产业组织的活动和经验,有助于引导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种内生真菌与大花蕙兰共生对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从兰科植物出的内生真菌与大花蕙兰接种,均能形成菌根,其中GC941和GC945两种菌只侵染根的表皮细胞,在细胞内呈菌丝结结构,而GC934菌在侵染前期同前两和种真菌,后期菌丝可部分侵染皮层细胞,并呈疏松的分枝状结构。3种内生真菌可使幼苗茎叶干重比增施矿质营养但不接种真菌的处理(CK2)提高173.2%-250.1%,并对植株吸收N,P,K养分有促进作用,其中GC945菌使幼苗吸收N和K的量比CK  相似文献   

16.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食用与药用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拥有食用与药用菌共32科60属92种,其中食用菌26科46属72种,药用菌24科36属55种;食药双重价值类真菌18科24属35种;腐生真菌70种,菌根菌25种;该区食用与药用真菌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越桔菌根真菌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东  张大鹏 《园艺学报》1996,23(2):133-138
综述了越桔菌根真菌的研究历史、菌根菌种类、影响其发育的因素及菌根真菌对越桔生长、结果、养分吸收的生理作用,并提出了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食用菌种类及其分布、产值、食用菌企业、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粤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菌种问题突出,品牌意识缺乏;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资源浪费严重;精深加工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对代替原材料栽培食用菌以及用作肥料、饲料、基质、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