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田间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批感染病毒病的辣椒样本,经摩擦接种技术将病毒接种于烟草叶片,以期进行病毒鉴定.结果表明:经摩擦接种后烟草叶片显示斑驳、花叶症状;采用CTAB法提取辣椒及烟草叶片总RNA,利用RT-PCR技术,以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特异引物,扩增出了预期大小片段,经测序证明其为PMMoV特异片段.  相似文献   

2.
甜瓜种子中种传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5,(6):10-15
为了建立葫芦科作物干种子主要种传病毒检测方法,在现有的TRIZOL法、CTAB法等提取植物总RNA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从富含有多糖的甜瓜干种子中提取高质量的总RNA。建立了18 S r RNA为内参基因的侵染葫芦科作物4种主要种传病毒的两重RT-PCR检测方法。应用改良TRIZOL法分别提取单粒和0.1 g(约20粒)带毒甜瓜种子的总RNA作为检测模板,分别对4种种传病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可分别从携带4种种传病毒的甜瓜种子上检测到对应的病毒,18 S r RNA基因能够很好的作为内参基因对病毒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几种果实不同组织总RNA提取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菊水梨为试验材料,通过2种改良CTAB法对果实不同成熟阶段提取的总RNA质量和产量的变化的影响,研究果实不同成熟阶段果皮和果肉总RNA提取的质量和产量,并针对梨果实不同成熟阶段采用不同的改良CTAB法,以较低的成本从果实中提取完整性好、质量高的总RNA。同时提取近成熟的红富士葡萄、富士苹果和丰香草莓3种果实总RNA。总RNA的质量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Ⅰ和Ⅱ分别适用于成熟度较低和较高梨果实总RNA的提取,方法Ⅰ也适用于其它3种近成熟果实总RNA提取。并通过RT-PCR验证,所提取的总RNA可以满足基因克隆和表达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小黑杨花粉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 gra)成熟花粉为试材,分别采用传统CTAB法、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及SDS法4种方法提取小黑杨花粉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及RT-PCR检测,研究比较了4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总RNA质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方法,且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提取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小黑杨花粉总RNA提取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CTAB法分离辣椒叶片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辣椒轻斑驳病毒中国分离物Hrb基因组不同区域片段。并经克隆、测序,证明其为辣椒轻斑驳病毒特异序列。经序列拼接,获得了6 290 nt的辣椒轻斑驳病毒中国分离物Hrb基因组全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其他辣椒轻斑驳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同源性为94.0%~99.6%。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辣椒轻斑驳病毒中国分离物Hrb与日本分离物(PMMoV-J、C-1421、Pa18、TPO-2-19)亲缘关系较近,与西班牙分离物Ia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从桃叶片中提取到高质量的RNA,以进行反转录、RT-PCR等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选取了改良硼砂-CTAB法、改良CTAB法、改良SDS-苯酚法、试剂盒法、Trizol法,以及在试验中探索的改良Trizol法Ⅰ和改良Trizol法Ⅱ对桃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总RNA进行提取,测定RNA样品的OD值,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样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1):8-10
针对辣椒根中富含多糖多酚的特点,比较了Trizol法、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3种方法对辣椒根总R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Trizol法、改良Trizol法能提取到辣椒根总RNA,但效果不理想;改良CTAB法提取到的辣椒根总RNA,28 S rRNA的亮度是18 S rRNA的2倍,OD260/OD280和OD260/OD230值分别为1.88和1.80,RNA质量浓度为254.0 mg·L-1;用提取到的RNA进行RT-PCR后可扩增出acting基因特异片段。因此改良CTAB法提取辣椒根总RNA的效果好、质量高、完整性好,能够满足后续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在辣椒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探索利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对病毒在辣椒组织中进行定位。利用改进的CTAB法从辣椒叶片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PMMoV的特异片段,并经克隆测序,证明其为PMMoV的特异片段。利用PCR技术,制备出了地高辛标记的特异cDNA探针。对原位RT-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经过切片制备(切片厚度7 μm、应用Superfrost plus正电荷防脱载玻片)、预处理(1 mg ? L-1蛋白酶K消化5 min)、RT-PCR(37 ℃反转录2.5 h、PCR退火温度为58 ℃)、杂交检测,建立了应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检测PMMoV在辣椒组织中分布的方法。原位RT-PCR结果显示,叶片组织中PMMoV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其次是海绵组织,表皮组织中也有少量阳性信号。此外,叶柄中可见少量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表皮组织。  相似文献   

9.
葡萄卷叶病毒3 RT-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二氧化硅吸附法和2组特异性引物进行葡萄卷叶病毒3(GLR aV-3)RT-PCR检测。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吸附法提取总RNA纯度好、浓度高、操作简便;随机引物合成cDNA能同时用于多种病毒及不同引物的PCR,可简化检测程序,降低检测费用;LC 1/LC 2引物进行RT-PCR检测,病毒检出率高于PU/PD引物和EL ISA方法。建立了规范、灵敏、稳定、快速、经济的GLR aV-3RT-PCR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种适宜于RT—PCR检测的辣椒病毒RNA微量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明华  王飞 《辣椒杂志》2008,6(4):30-32
以感染病毒病的辣椒叶片为材料,分别用改进的Trizol试剂提取法、异硫氰酸胍提取法、改进的酚一SDS提取法提取总RNA,经过RT—PCR,利用CMV和TMV的病毒外壳蛋白设计特异引物检测。结果表明:改进的Trizol试剂提取法能获得较高质量和产量的总RNA,可以单人大批次提取,并在辣椒病毒病检测中能稳定而准确地进行规模化RT—PCR检测。  相似文献   

11.
PCR检测草莓镶脉病毒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优质的草莓总DNA,可以稳定地进行草莓植株中SVBV的PCR检测。对PCR检测草莓植株中SVBV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romega公司的Taq酶与TaKaRa公司的PCR反应缓冲液配合使用效果较好,适宜引物浓度为0.5μmol/L,退火温度为53℃。20μLPCR反应液中包含0.001μL总DNA时能扩增出SVBV特异谱带,相当于能够从不足1μg的草莓新鲜叶片中检测出SVBV。基于对SVBV中国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比较,设计并筛选了检测SVBV的理想引物,提高了利用PCR检测草莓植株中SVBV方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草莓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周厚成  何水涛 《果树学报》2003,20(5):421-426
综述了草莓皱缩病毒(SCV)、草莓斑驳病毒(SM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轻型黄边伴随病毒(SM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了23种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控制手段。应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检测草莓病毒病仍是特异、灵敏的标准方法,但更快捷、准确、灵敏的血清学检测(ELISA)和分子生物学检测(PCR)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草莓病毒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培育无病毒苗木、选育抗蚜虫、抗病毒品种和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植株。  相似文献   

13.
草莓不同器官中microRNA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croRNA(mi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CTAB法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设计茎环反转录引物,利用实时RT-PCR技术对草莓根系、花托、茎尖和叶片4种器官中的6种miRNA进行了表达差异研究。以草莓叶片中6种miRNA的表达量为1,差异表达结果显示miR164在草莓花托中高度表达,达到6.615,明显高于根系(0.485)、茎尖(0.371)和叶片(1.000);miR172在茎尖和花托中的表达量都较低,分别为0.029和0.020,在根系中的表达量更低,只有0.0008454;miR167在根系中表达也很低,只有0.053;miR156,miR159和miR165在4种草莓器官中的表达差异不明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验证miRNA基因在草莓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草莓镶脉病毒的PCR检测及特异片段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TAB法从感病的草莓叶片中提取总DNA,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长约600bp的扩增产物,同时优化PCR反应程序,获得单一特异条带;通过总DNA浓度梯度稀释,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能检测到2.5μg叶组织中病毒的存在。回收PCR特异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进行转化、重组克隆的筛选、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扩增片段序列与已报道SVBVCP基因序列(序列号:Nc_001725)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2%,氨基酸同源性为96.3%。该特异片段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记号为AY862389。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改良SDS-酚法、改良CTAB法和改良Trizol法3种RNA提取方法,提取"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芽、叶片和果皮RNA的质量及浓度,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较高质量的RNA。结果表明:改良SDS-酚法与改良CTAB法适用于芽和叶片的提取,可以获得较好质量、高浓度的总RNA,其28S与18S亮度极高,5S清晰可见,完整性较好;改良Trizol操作环节较少,省时,质量好,条带锐利,可清晰看出28S与18S亮度比为2∶1,虽提取的样品浓度较低,但足以供下一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NASBA技术检测草莓斑驳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 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技术是以cDNA为中介体在等温条件下直接扩增单链RNA特异序列的核酸扩增技术,研究探索利用NASBA技术检测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在对14个SMoV分离物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筛选出适于SMoV检测的NASBA引物。NASBA检测SMoV的适宜反应温度为40℃。在9份草莓样品上检测SMoV的结果显示,NASBA检测结果与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这表明初步建立了利用NASBA技术检测SMoV的技术体系。这是利用NASBA检测SMoV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引起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利用小干扰RNA(si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茄子样本中的病毒序列,发现存在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为了验证该结果,对待测样品中TMGMV和ToMMV的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全长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系统进化分析,分别得到500bp的TMGMV-CP和482bp的ToMMV-CP特异性条带,与GenBank中TMGMV和ToMMV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98%~100%和100%,说明待测样品中确实存在TMGMV和ToMMV。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河北等地的23份疑似斑驳紫花病茄子样品,分别采用特异性引物524-F/R和ToMMV-F/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均含有TMGMV,20份样品中含有ToMMV,复合侵染检出率为86.96%。对茄子、番茄和辣椒幼苗的致病性检测显示,接种后茄子花表现出与田间相同的症状,茄子、番茄和辣椒的叶片表现典型的病毒侵染症状,在接种发病组织中检测到病毒ToMMV和TMGMV。结果表明,茄子斑驳紫花病样中鉴定出TMGMV和ToMMV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重RT - PCR检测草莓斑驳病毒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多重RT - PCR同时检测草莓斑驳病毒( SMoV) 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SMYEV) 的技术体系, 对草莓田间植株和试管苗都可以有效进行检测。多重PCR引物根据引物之间的互补性及引物的Tm值进行筛选。适宜的PCR缓冲液的浓度为2 ×, 退火温度为57℃, 延伸温度为66℃。分别利用单一PCR和多重PCR对微茎尖培养获得的草莓品种宝交早生的11个株系进行了脱毒效果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