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的发展史,几乎同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总结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能更好地激发社会大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热心公益、履行义务,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义务植树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大家都知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也是我们今天纪念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节点。同样是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5月25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纪念林植树活动在昌平区举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和来自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直机关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全军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各区相关人员以及驻地部队志愿者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是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也是丰台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关键之年,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近日,丰台区首家社区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在丰台区太平桥街道丽湾社区建设落成。  相似文献   

4.
正春暖花开,风和日丽。4月3日,北京迎来第37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首都市民走出家门,植树栽花、认养树木、抚育林木、清理绿地,全民齐动手,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北京市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为适应北京的地理及气候特点,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1985年3月18日,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规定全市人民"义务植树日"的建议,每年四月的第一个休息日为首都义务植树日。今年正逢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朝阳区温榆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极大鼓舞了首都各界植树播绿的热情。连日来,  相似文献   

5.
正5月25日,首都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植树活动在昌平区蟒山脚下举行。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直机关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全军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各区相关人员以及驻地部队志愿者150余人参加活动,共栽植白皮松、油松、国槐、元宝枫、银杏、栾树、金枝槐等1000余株。此次活动现场举行"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四十周年"纪念碑揭幕仪式,并为参加人员颁发了 "纪念证书"。  相似文献   

6.
<正>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6周年,北京也在4月6日迎来了第40个首都义务植树日。全市129万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植树栽花、清理绿地、抚育林木、认养树木,全民齐动手,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推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春意盎然,万象更新,北京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按照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公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或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首都市民可以通过参与植树、林木抚育、清理绿地等多种形式尽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有数据显示,自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40年来,全国共有170亿多人次参与,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全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5周年,4月1日又是北京全民义务植树日。4月1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胡锦涛在植树时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  相似文献   

9.
《绿化与生活》2011,(9):4-7
"十一五"以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市共有40个中央单位、200个市属单位、700个区属单位和60个驻京部队与京郊700个村结成对子,以支持农村绿化的形式尽植树义务,累计投入共建资金6274.5万元,植树283.6万株,这是九月一日召开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工作推进会上公布的数字。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7年9月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批复北京等4省市为全国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市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目前,北京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数量居全国之首,国家、市级、区级、街乡级、社村级五级基地体系建设骨架初步成型。为做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配合好纪念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系列活动各项工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工作会。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是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首批试点省市,经过1年的发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近日,笔者走进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房山)基地,探访首都全民义务植树"互联网+"发展状况。沿着碎石子铺成的林间道路前行,穿过喻意"互联网+"的手机屏幕造型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银杏叶广场中间一株2米多高的油松。油松树冠茂密,像一把张开的太阳伞,更像是张开的臂膀,欢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在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刘东生。记者:今年是全国人大颁发《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40周年,请您介绍一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刘东生: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3月12日,纪念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2019年全民义务植树系列宣传活动在南宁启动。启动仪式上举行了全民义务植树标识揭牌、植树节纪念邮票首发、"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广西项目上线等系列宣传活动。小学生代表、运动员代表、解放军和公安代表、企业代表等宣读《义务植树承诺书》。中国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国际森林年,也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周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30年来,首都参加义务植树的总人数达6950万人次,完成总株数达1.81亿株,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在3·12植树节到来之际,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刘东生。记者:今年是全国人大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40周年,请您介绍一下全民义务植树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刘东生: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是新中国设立植树节40周年。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义务植树的系列重要指示,培养广大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新疆各地扎实开展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新疆"为主题的纪念植树节40周年暨2019年全民义务植树系列宣传活动,迅速掀起全民参与国土绿化的热潮。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2009年、2018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并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融媒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自中国植树节设立40年以来,全市已有超过1亿人次通过多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05亿株。2019年,全市计划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抚育树木1100万株。为推动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开展,将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再建设5处区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  相似文献   

18.
北方四月春阳送暖,义务植树热火朝天。连日来,随着气温回升,春意见浓,京城内外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掀起高潮,喜讯不断:中央领导义务植树,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军委将军义务植树……在党政军领导的带动下,北京数十万干部群众前往各个植树地点,植树造林、绿化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我国首创,现已持续25周年。25年来,每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都以其特有的公益性、全民性、义务性、法定性,声势浩大地由全民参与。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都十分重视,无不当成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来完成。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每年都能形成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国庆节前夕,全国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四个试点之一的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落户北京市房山区南白岱村。自此,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由传统的单一植树实体尽责迈入了网络+实体的"互联网+"时代,全民义务植树形式将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为贯彻全国政协"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精神,湖南省三级政协联动,把植树造林与乡村绿化美化、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广泛组织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添植新绿,开展"优化提升义务植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