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滇优34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以云南省农科院育成的优质长粒型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为资源,采用云南农业大学滇型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历经9年时间选育而成的第1个长粒型杂交粳稻组合,于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在嵩明、大理、龙  相似文献   

2.
滇型杂交水稻是云南农业大学独创的一种杂交稻类型。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滇型杂交稻的应用研究。继2002年“滇杂31”、“滇杂32”通过省级审定之后,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新近选育成功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3”于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滇杂32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0~2001年连续两年参加全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76t/hm2,位居参试组合第3位.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王德生 《油气储运》2006,(11):29-29
辽星8号(珍珠2号///辽粳454//珍珠稻/丰锦)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运用核心种质理论,采用复合杂交和系普选育方法,历经12年潜心研究之后育成的长粒型优质粳稻新品种,已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1、滇杂32 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200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粳型三系法中熟杂交水稻,株高95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单株有效穗10~14万穗,穗粒数150~190粒,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滇优34”于2007年11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滇优34是云南农大稻作所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组配而成的一个长粒型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的选育是在昆明市科技局、市农业局、云南农业大学开发基金的共同  相似文献   

7.
辽优1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采用三系育种法,走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过人工杂交之后,历时8年选育成功的优势杂交粳稻良种,在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出来的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禾优615、滇禾优34在大理州山地的生产性能,进行2个品种田间试验,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适应性、群体结构以及成熟期等进行观察记载,同时对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在大理州海拔2000 m左右光、温、水丰富的山地,通过覆膜种植滇禾优615与滇禾优34均可以正常的生长、成熟,但田间表现和产量表现滇禾优615均优于滇禾优34。因此,滇禾优615相比滇禾优34更适合在大理州山地覆膜栽培模式下种植。在杂交粳稻覆膜栽培时,应尽可能保证在雨水来临前出苗保苗,其次要注意地下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10多年连续刻苦攻关选育研究,由文山州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主持选育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文优198",今年7月份终于通过了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水稻品种,填补了云南省没有国家级审定水稻品种的空白。该品种是文山州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于2007年7月采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文香28A"和四川正兴  相似文献   

10.
<正>滇杂701是云南农业大学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期选育的一个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糙米红色、产量高、适应性好,适宜在云贵高原粳稻区和四川部分稻区推广种植。2010年和2011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和抗逆性,2012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12024号)[1]。滇杂701自2012年引入大理示范种植,较主栽  相似文献   

11.
辽优2015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用辽20A做母本,以C4115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旱稻新品种,已在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早香粳1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南粳46/武运粳21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粳稻类型新品种,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23)。介绍优质粳稻早香粳1号的选育经过,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早香粳1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13.
辽优2015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用辽20A做母本.以C4115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早稻优良新品种.在200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楚粳29号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4预46作母本、以滇系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米质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0723;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004135E.  相似文献   

15.
滇杂31、滇杂32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选育的粳型杂交水稻.于2002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审定编号分别是DS004—2002和DS005—2002。  相似文献   

16.
楚粳28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水稻育种栽培站,以楚粳26号为母本,96Y-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品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稻200722,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2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楚粳28号抗性好、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是目前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中科8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科804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育种,采用吉粳88/南方长粒粳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提出申请,2017年6月29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080。  相似文献   

18.
滇杂31和滇杂32是由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两组合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两个组合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生育期和落粒性适中,繁殖制种产量较高,种子质量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辽优18是由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采用三系育种法,经过人工杂交,历时8年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多抗强优势杂交粳稻良种,已于2001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20.
早香粳1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南粳46/武运粳21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粳稻类型新品种,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90023)。本文介绍了优质粳稻早香粳1号的选育经过,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早香粳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